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1)
2023(17318)
2022(14925)
2021(14123)
2020(11742)
2019(27324)
2018(26899)
2017(51281)
2016(27640)
2015(31203)
2014(30874)
2013(30422)
2012(27462)
2011(24782)
2010(24486)
2009(22338)
2008(21527)
2007(18237)
2006(15749)
2005(13581)
作者
(77598)
(64813)
(64152)
(61185)
(41083)
(30963)
(29181)
(25577)
(24564)
(22742)
(21913)
(21803)
(20346)
(20324)
(20107)
(19708)
(19243)
(18974)
(18436)
(18411)
(15872)
(15808)
(15493)
(14672)
(14395)
(14286)
(14128)
(13944)
(12901)
(12609)
学科
(115250)
经济(115136)
管理(78537)
(72584)
(60036)
企业(60036)
方法(55609)
数学(49327)
数学方法(48552)
中国(30645)
(29382)
(26309)
业经(24201)
(23892)
地方(23529)
(21200)
贸易(21189)
(20633)
环境(20024)
农业(19682)
理论(18595)
(18209)
(18153)
技术(17228)
(16653)
财务(16570)
财务管理(16537)
(16253)
企业财务(15659)
(15607)
机构
大学(388225)
学院(387710)
(158225)
管理(155450)
经济(155147)
理学(136418)
理学院(134929)
管理学(132234)
管理学院(131558)
研究(129468)
中国(96018)
(82311)
科学(81064)
(67848)
(63533)
(59982)
研究所(58738)
中心(58409)
业大(57975)
财经(56097)
(52723)
北京(51913)
(51378)
(51066)
师范(50592)
经济学(48371)
(47676)
农业(46981)
经济学院(43737)
(43210)
基金
项目(276509)
科学(219049)
基金(202825)
研究(200283)
(177513)
国家(176151)
科学基金(152085)
社会(127384)
社会科(120852)
社会科学(120818)
基金项目(107144)
(106331)
自然(99855)
自然科(97580)
自然科学(97557)
自然科学基金(95766)
教育(92712)
(90218)
资助(84372)
编号(80573)
成果(63419)
重点(62221)
(61274)
(59027)
(57548)
课题(55175)
创新(53741)
国家社会(53117)
科研(53023)
教育部(52696)
期刊
(161826)
经济(161826)
研究(108729)
中国(67793)
学报(60603)
科学(57146)
管理(55445)
(53196)
(49574)
大学(46427)
学学(43851)
教育(41898)
农业(37863)
技术(35102)
(28177)
金融(28177)
经济研究(27257)
财经(26417)
业经(26299)
(22636)
问题(20887)
(20512)
统计(18938)
资源(18938)
技术经济(18781)
科技(18706)
图书(18543)
(17553)
(17209)
理论(17025)
共检索到54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真玲  
资源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采用超效率DEA的方法,对中国2003年~2012年间30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生态效率的全面评估,从中探究区域生态效率的变动趋势和时空特征,构建MAlMquist指数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水平考察影响区域生态效率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没有呈现东、中、西的区域格局,而是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东、西、中的发展趋势。从影响生态效率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收益来看,技术进步已成为生态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规模收益呈现递减趋势。最后针对以上研究提出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敏慧  杨传喜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存在的差异性,为配置效率的提升寻求有效措施。[方法]运用超效率DEA,对20012014年间中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评估,从中探究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趋势和时空特征,构建Malmquist指数以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水平考察影响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变动的因素。[结果]中国各地区整体的配置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超效率平均值从2001年的0.520上升到2014年的0.76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综合技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应元  庹婧  
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分区域生态效率进行计算与分析,发现整体生态效率偏低,但下游区域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上游区域;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地区差异的演化特征,又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分区生态效率收敛检验,结果并未出现明显的收敛态势,但不同区域的表现不同。提醒我们在注重提升生态效率较低区域的整体效率的同时,缩小生态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差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冉  孙涛  
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绿色经济发展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由此,绿色经济效率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论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关键因素环境规制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全国样本及分样本东中西部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水平。通过研究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关系,可以较好分析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从而为全国节能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使用1995-2008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三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各指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能源效率普遍要高于环渤海区域;2007年经济危机导致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降低,同时却迫使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增长较快。另外,能源效率的改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风光  
文章首先介绍了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测算了中国1998~2007年各省区的技术效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中西部则相对较低,但所有地区技术效率水平均呈现稳步下降趋势。技术效率的核密度分析显示,我国技术效率主体呈"单峰"分布趋势,省区间技术效率差距没有明显扩大倾向。同时还发现,我国省区技术效率普遍恶化,且恶化的省区在不断增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碳排放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进行相互比较。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从横向来看,各省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差距逐年增大,碳排放效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额增大趋势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丛日杰  韩洁平  
文章从行业生态系统和生态效率等理论出发,结合新常态下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主要特征及发展状况。在综合考虑技术创新、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能源、经济、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出我国各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对区域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省际间高耗能产业生态效率的差异寻找原因。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给出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健  杨佳伟  崔海洋  
采用2012~2013年统计数据建立两阶段网络DEA模型,首先对中国30个省级微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中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比较,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生态效率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呈阶梯型递减趋势,区域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程度也具有此特点,东部高生态效率区域省级之间的差距较大,中西部低生态效率区域各省之间的差距较小;最后在全国宏观层次上对生态效率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玉苗  
基于2004_201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笔者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城市间的差异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Malmquist指数在2004—2013年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指数的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是抑制Malmquist指数增长的主要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玉苗  
基于2004_201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笔者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城市间的差异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Malmquist指数在2004—2013年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指数的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是抑制Malmquist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消费效率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则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基于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我国29个省份1990~2012年全要素电能效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电能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我国电能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地域性特征。省域之间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FDI依存度、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和实际电价水平有利于改善电能效率;而政府影响力与电能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金华  孙琼  郭明晶  徐文赟  
采用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中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854-1.050之间,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0-2011年生态效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21,0.559和0.381,生态效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油翠英  苏振民  侯海泉  董年才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区域公司运营效率的评价是描述企业运营状态的关键环节,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评价建筑企业区域公司运营效率的动态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建筑企业的八个区域公司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对区域公司的有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