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7)
2023(10584)
2022(9181)
2021(8375)
2020(7424)
2019(17247)
2018(17143)
2017(33160)
2016(17992)
2015(20396)
2014(20427)
2013(20096)
2012(18349)
2011(16384)
2010(16044)
2009(14723)
2008(14407)
2007(12803)
2006(10574)
2005(9011)
作者
(52159)
(43790)
(43656)
(41491)
(27301)
(21151)
(20172)
(17329)
(16433)
(15383)
(14849)
(14635)
(13780)
(13711)
(13506)
(13417)
(13374)
(13071)
(12609)
(12499)
(10815)
(10605)
(10449)
(9941)
(9857)
(9662)
(9587)
(9574)
(8846)
(8814)
学科
(76167)
经济(76091)
管理(51944)
(50067)
方法(42867)
(41346)
企业(41346)
数学(38731)
数学方法(38201)
(20143)
(19222)
中国(16451)
(15157)
业经(14743)
(13652)
贸易(13650)
(13596)
财务(13551)
财务管理(13516)
(13267)
地方(12978)
企业财务(12824)
农业(12698)
(11728)
环境(11493)
理论(11311)
技术(11199)
(11160)
(9882)
(9839)
机构
大学(258265)
学院(257710)
(105853)
管理(103864)
经济(103802)
理学(91333)
理学院(90380)
管理学(88657)
管理学院(88192)
研究(79905)
中国(59032)
(52551)
科学(51150)
(46028)
(45210)
业大(42182)
(39615)
中心(38844)
财经(38261)
(36728)
研究所(36576)
农业(36170)
(34798)
经济学(32812)
北京(31862)
(31750)
师范(31377)
经济学院(30005)
(28853)
(28737)
基金
项目(182303)
科学(144105)
基金(134278)
研究(128225)
(117662)
国家(116759)
科学基金(101188)
社会(81828)
社会科(77821)
社会科学(77792)
(71931)
基金项目(71893)
自然(67890)
自然科(66405)
自然科学(66386)
自然科学基金(65217)
(60596)
教育(60245)
资助(55385)
编号(51113)
重点(41037)
(40698)
成果(39657)
(38245)
(38120)
科研(36240)
创新(35722)
教育部(34866)
计划(34497)
课题(34282)
期刊
(102658)
经济(102658)
研究(65359)
学报(42515)
中国(41451)
(38673)
科学(38160)
(36899)
管理(34739)
大学(32012)
学学(30513)
农业(26437)
技术(24267)
教育(22138)
财经(18389)
(17960)
金融(17960)
业经(17075)
经济研究(16979)
(15742)
统计(15546)
(14345)
问题(14183)
技术经济(14003)
(13795)
(12885)
决策(12688)
理论(12143)
商业(11697)
资源(11628)
共检索到349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金颖  成云雪  
运用在C2R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超效率DEA模型,以能源消费量、劳动力、资本存量作为输入指标,以GDP产出作为输出指标,分析了1998~2008年河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问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有效提升河北省的能效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师博  沈坤荣  
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运用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市场分割的视角检验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1995~2005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在东部水平最高且较为平坦,但在中西部却展现出螺旋型的演进态势。对能源利用效率模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效率高投入的河北、山西和四川省应是国家实施节能计划的重点地区。(2)表面上看,能源禀赋相对充裕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扭曲了资源配置,阻碍了地区工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损失。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尤济红  高志刚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角度,以劳动力、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为投入端,实际GDP为产出端,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新疆1995—2010年间生产活动的DEA超效率值,并对其变化历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5—2010年间,新疆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缓慢波动的态势,以1999年为分界点,前后年的能源效率均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总体来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不十分明显,而且呈周期性变化特点。因此,提高新疆能源利用效率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水平。通过研究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关系,可以较好分析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从而为全国节能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使用1995-2008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三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各指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能源效率普遍要高于环渤海区域;2007年经济危机导致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效率降低,同时却迫使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增长较快。另外,能源效率的改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关爱萍  师军  张强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2000~2011年中国西部11个省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能源效率差距较大,其中,内蒙古、重庆和青海的能源效率较高,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的能源效率比较低;样本期间,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了0.4%,技术进步是能源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煤炭消费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上升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抑制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沈璇  张力菠  
考虑到能源与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间普遍存在的替代效应,本文通过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考察我国能源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各分解部分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自2001年起出现了退化现象,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显著,且有扩大趋势;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密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能源效率的改善均具有促进作用,"软"技术的贡献甚至已超越了传统科技进步的功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海峰  葛林  王美昌  
借鉴多阶段DEA模型原理,构建三阶段空间计量SBM模型,以管理和环境双重视角对我国2001-2012年276个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评价和解析,并对其外生环境进行了识别,提出了改善能源效率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以省域作为评价单元,多阶段DEA模型忽略了评价单元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全要素能源效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依然偏低,节能潜力可达34%-46%,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和区域不平衡特征,管理无效率和环境无效率是能源低效的原因,而不断恶化的外生环境是主要原因;空间集聚性、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和能源禀赋是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环境劣势地区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方向;东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勇  许秀丽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避免了传统衡量能源效率的单要素指标的局限性。文章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作为能源效率的衡量指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重庆市直辖以来的经济产出、劳动力、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费等数据,测算了1997~2008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年的能源效率处于较稳定的位置,期间共有4年处于相对较优状态。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能源效率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商传磊  张悟移  陈俊营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发现,在静态角度:(1)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还处于很低的水平仅为0.64,总体呈现出"东高、中次、西低"的现状;(2)通过对我国能源效率最低的云南省做投影分析发现,云南省的能源效率有75%的提升空间。在动态角度:(1)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在这十年间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了3.2%,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2)能源效率下降趋势呈现出"中快、西次、东慢"的现状;最后,对改善和提升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秋莲  黄愿  
针对目前机械加工车间制造系统能源效率评价需要基于大量的机械加工试验来分析能量消耗,需要基于经验公式来获得能源效率指标,以及没有实现基于能效评价后的能效优化等问题,基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提出一种制造系统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机械加工车间制造系统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使用能源效率优化分析方法构建能源效率函数关系,从而提出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定量科学方法。最后以某变速箱装配车间为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评价及优化方法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忠昕  郭翔宇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效率较低、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或不足、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未能达到最优配置等问题。超效率DEA投影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严重不足,耕地红线问题需要被高度关注。保障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横向协调机制;除经济直补外适当考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和补偿,探讨实施粮食虚拟水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补充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优化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粮食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传清  董旭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L指数法,考察长江经济带1999~2013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下降2.9%,而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下降幅度仅为0.4%,污染是导致能源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整体层面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发展演变基本呈"双峰一谷"的"M"形分布,表现为两个"上升—下降"周期,而省际和上中下游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演变特征迥异;从空间差异看,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远远大于上中下游差异,但近年来这种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来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践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立  杨玉春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沿线国家节能减排的现状,因此测算能源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GML指数法测度了沿线各国2006-2015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趋势,并从区域差异、收入水平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效率水平不高,只有少数国家达到效率最优,国别差异较大。从区域来看,东南亚地区能源效率最高,南亚和西亚北非次之,中东欧和中亚地区最低;其GML指数变动呈现相似的空间格局。从收入水平来看,沿线不同收入组国家的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U型关系,且近年来不同收入组国家能源效率差距存在缩小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李春琦  
研究目标:厘清能源效率测算的理论依据,完善其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及生产经济学理论分析,指出现有的测算能源效率的文献中指标选择存在的两大问题并做相应的修正,利用DEA方法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发现:广泛使用的单要素指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正确理解节能含义;现有的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文献中,投入产出指标均存在重复或遗漏。修正后的测度方法对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与单要素指标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政策含义是应在指标体系完善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含义下理解、施行节能降耗政策。研究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的方法进行了修正,构建了一套正确的能源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提出了能源消耗额度交易制度。研究价值:推进能源效率研究的科学性,为实践中测算能源效率、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完善、科学的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璋  江金荣  周彩云  
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视角,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DEA方法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法分别测算了我国1978~2007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然后在对两者关系初步评判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最优计量模型,最后得出,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要降低环境污染必须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