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9)
2023(9738)
2022(8272)
2021(7915)
2020(6813)
2019(15765)
2018(15557)
2017(29930)
2016(16056)
2015(18259)
2014(18067)
2013(17688)
2012(15759)
2011(13742)
2010(13533)
2009(12716)
2008(12653)
2007(11187)
2006(9796)
2005(8802)
作者
(41761)
(35000)
(34820)
(33146)
(22471)
(16545)
(15939)
(13594)
(13336)
(12468)
(12008)
(11684)
(11005)
(10923)
(10921)
(10634)
(10428)
(10294)
(10270)
(10095)
(8566)
(8365)
(8301)
(8072)
(7824)
(7777)
(7762)
(7627)
(6993)
(6675)
学科
管理(63650)
(63145)
经济(63074)
(58755)
(54594)
企业(54594)
方法(34137)
数学(29067)
数学方法(28664)
(25997)
(19106)
财务(19048)
财务管理(19006)
企业财务(18216)
(16990)
业经(14790)
(14574)
中国(14391)
理论(12648)
(11997)
(10905)
(10864)
银行(10861)
(10688)
技术(10623)
(10605)
体制(10201)
(10085)
(9928)
贸易(9919)
机构
大学(220077)
学院(217543)
管理(95969)
(89894)
经济(87976)
理学(81781)
理学院(81064)
管理学(79981)
管理学院(79511)
研究(60170)
中国(51667)
(47430)
(44660)
财经(36983)
(33748)
(33420)
科学(33091)
中心(31689)
财经大学(27918)
经济学(27474)
业大(27426)
北京(27348)
(26879)
(26319)
(26074)
商学(25936)
商学院(25720)
(25560)
师范(25325)
经济学院(24712)
基金
项目(143694)
科学(115829)
基金(107892)
研究(107256)
(91655)
国家(90896)
科学基金(81466)
社会(69963)
社会科(66497)
社会科学(66481)
基金项目(57270)
(54458)
自然(53025)
自然科(51859)
自然科学(51849)
自然科学基金(50927)
教育(50912)
(45759)
资助(44003)
编号(43285)
成果(34442)
(33332)
重点(31722)
(30647)
教育部(29939)
人文(29439)
国家社会(29139)
创新(28590)
(28556)
大学(28211)
期刊
(97569)
经济(97569)
研究(62162)
(43341)
中国(40809)
管理(40196)
科学(27019)
学报(26926)
大学(22718)
(22592)
金融(22592)
教育(21734)
(21573)
技术(21156)
学学(21111)
财经(19389)
(16571)
业经(14952)
经济研究(14160)
财会(14049)
农业(13843)
会计(12800)
问题(12627)
图书(11497)
理论(11257)
技术经济(11080)
实践(10192)
(10192)
现代(10068)
(9811)
共检索到32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德光  
产权理论把产权归属作为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无疑有失偏颇。超产权理论则认为:企业的效益主要是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利用利润激励去驱动经理人提高努力水平要以市场竞争为前提,市场竞争有放大利润激励的作用。基于超产权理论的思想,本文认为对产权拥有所形成的利润激励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在于经理人必须持有足够大比例的股权;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由于经理人所购股权比例不大,使得产权激励不够大,而竞争激励又大幅下降,导致经理人的能力和努力水平下降,MBO将严重影响其业绩的提高。因而,MBO不是其改革的途径;小企业实施MBO是利大于弊,MBO不失为其改革的途径之一,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翔  徐邓耀  
本文首先全面归纳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然后深入剖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详细提出了规范发展管理层收购的相关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山  王静梅  
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MBO)对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建立高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MBO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收购价格不合理、国有资产的流失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程  范文垚  
以1997至2009年管理层收购进行私有化的66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存在负向作用的倾向,而在长期内影响并不显著。考虑到管理层持股变化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持股变化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若持股变化率处于+31%~+50%,-31%~-50%,公司业绩指标将呈现正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反映出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宣锋  
全文对我国企业实施MBO的现状、现阶段国内MBO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及如何加强我国企业MBO的外部环境建设进行了再思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婉萍  
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MBO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 响,必须予以清理和整顿。在我国现有条件的约束下,信托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避开收购主体 的政策性限制、提供合法的资金来源、化解MBO的还款压力和拥有专业化服务,因此利用信托 对已MBO企业进行清理与整顿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兆平  夏洪胜  
根据国内管理层收购(MBO)现状,特别是针对随着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所引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状况,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的新的问题与态势,并提出相应之解决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才良  
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是当代世界各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MBO所引发的股权结构变动特征进行了概括,重点对MBO的股权激励和股权约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MBO是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改进的有效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波  
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崔团结  
西方对MBO绩效的规范分析可从代理成本、激励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多个角度展开。其主流观点认为MBO是有效率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其中能较充分解释MBO绩效来源的,大致可归结到代理成本、防御剥夺、企业家精神以及决策效率提高与税收优势四个理论中。本文试图将这些理论观点作以总结,意在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多中  
一、对MBO的理论解释 MBO的实质是公司控制权从原来的股东手中转移到了原公司的管理层手中,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MBO之后的公司资本结构具有高比例负债的特点。现代企业理论正是基于这两点MBO做出解释。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契约(合同)的组合,主要包括资本与管理劳动之间、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贵荣  
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管理层并购的特点,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管理层并购的设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莉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的MBO过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将保证我国MBO过程向着规范、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