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3)
- 2023(15256)
- 2022(13583)
- 2021(12840)
- 2020(10753)
- 2019(25170)
- 2018(24946)
- 2017(49017)
- 2016(26412)
- 2015(29851)
- 2014(29549)
- 2013(29039)
- 2012(26205)
- 2011(23178)
- 2010(22968)
- 2009(20720)
- 2008(19780)
- 2007(16870)
- 2006(14536)
- 2005(12144)
- 学科
- 济(100692)
- 经济(100579)
- 管理(75612)
- 业(70714)
- 企(59705)
- 企业(59705)
- 方法(51249)
- 数学(45382)
- 数学方法(44617)
- 财(28911)
- 农(26515)
- 中国(24501)
- 业经(22119)
- 税(21831)
- 学(20725)
- 税收(20375)
- 地方(20350)
- 收(20204)
- 理论(18072)
- 农业(17785)
- 务(17741)
- 财务(17658)
- 财务管理(17625)
- 贸(17187)
- 贸易(17178)
- 易(16668)
- 企业财务(16626)
- 和(16505)
- 制(16337)
- 技术(16101)
- 机构
- 学院(358449)
- 大学(357796)
- 管理(145178)
- 济(137861)
- 经济(134864)
- 理学(127556)
- 理学院(126200)
- 管理学(123586)
- 管理学院(122947)
- 研究(111107)
- 中国(81921)
- 京(74803)
- 科学(70570)
- 财(67086)
- 所(54012)
- 财经(53736)
- 业大(53608)
- 农(53607)
- 中心(51410)
- 江(50813)
- 研究所(49354)
- 经(48956)
- 北京(46590)
- 范(46376)
- 师范(45943)
- 农业(41992)
- 经济学(41631)
- 州(41481)
- 院(41034)
- 财经大学(40193)
- 基金
- 项目(254316)
- 科学(200309)
- 研究(185693)
- 基金(184766)
- 家(160524)
- 国家(159231)
- 科学基金(138283)
- 社会(115725)
- 社会科(109657)
- 社会科学(109627)
- 省(99338)
- 基金项目(98397)
- 自然(91639)
- 自然科(89555)
- 自然科学(89535)
- 自然科学基金(87891)
- 教育(86444)
- 划(83592)
- 编号(76963)
- 资助(76941)
- 成果(60875)
- 重点(56212)
- 部(55768)
- 创(53192)
- 发(53175)
- 课题(51608)
- 创新(49570)
- 科研(48863)
- 教育部(48278)
- 大学(48074)
- 期刊
- 济(140128)
- 经济(140128)
- 研究(103919)
- 中国(61092)
- 学报(55347)
- 财(51041)
- 管理(50909)
- 科学(50184)
- 农(47267)
- 大学(42229)
- 教育(40024)
- 学学(39739)
- 技术(33486)
- 农业(33147)
- 融(24464)
- 金融(24464)
- 财经(24177)
- 业经(23577)
- 经济研究(23013)
- 经(20536)
- 图书(18483)
- 问题(18410)
- 业(17254)
- 技术经济(17113)
- 科技(16823)
- 版(16439)
- 务(16383)
- 理论(16251)
- 统计(16247)
- 资源(15988)
共检索到502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香菊 郑春华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工具,其边际税率的设定备受关注,现行45%的最高边际税率更是争议颇多。本文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运用赛斯的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理论,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以年收入为研究对象,以工资、薪金为例,计算和分析不同收入分布情况、不同社会福利函数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社会分配目标下现行45%的最高边际税率存在下调空间。赛斯的思路具有通用性,对我国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勇
为使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更科学,文章研究推导出了一个纳税筹划模型。该模型是依据税法的基本政策,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坐标分析,结果通俗易懂,操作简便快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滕风华
虽然实行以家庭为征收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年征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个税的税负不公问题,提高个税参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效率。以月为纳税期限存在的问题工薪所得以月为纳税期限,是与我国工资、薪金按月支付的习惯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分配方式也层出不穷,如月薪、年薪、双薪、绩效工资等,工薪收入不仅以货币形式存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建东 夏太彪 李江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CHFS)提供的2013年城镇居民的微观收入数据,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率及级距设定与其他三种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四种设计下的不同收入群体的税负率。研究表明,本文列举的四种税率及级距的设定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有限。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 税率 级距 税负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谷佩云
费用扣除标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态势的不断扩大,费用扣除标准过低的弊病日益突出。由于收入及基本支出、物价水平等因素发生变化时,立法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繁杂的程序才能完成费用扣除标准的修订,这种模式显得僵化,易导致"隐形征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试图从影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因素出发,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动态扣除机制进行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武 刘振亚 李升
本文在最优税制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高收入者收入的帕累托分布现状,并使用我国现实收入数据对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工资、薪金所得"的最高税率45%偏高,应适当降低至35%~40%。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并不会对我国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而最高税率的降低会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和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 最高税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宜
本文通过在EXCEL中建模,使用VLOOKUP函数和MAX函数工具,在工资薪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优化了月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分配方案,从而使个人所得税纳税总额最小。这种分配方案能帮助企业优化薪金分配决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泽禹
我国现行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存在一些技术性缺陷。本文通过举例计算,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税制完善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
工资 薪金 个人所得税 税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毛华初
从维护切身利益,减轻税收负担的角度出发,企业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越来越受到纳税人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使纳税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税负,获得最大收益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也显得越来越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志勇 吴艳红 蒋昕
本文以《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为例,运用多视角教学方式思想,一方面从手工直接计算和间接计算、Excel软件IF函数和MAX函数等多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综合利用数学几何图形、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 个人所得税 多视角教学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敏
"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下一个五年工作的中心是扩大内需,调整居民收入公平分配,保障居民收入合理增长。而作为政策调整的主要杠杆——个人所得税成为政府决策、居民个人以及各类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制度的新变化,指出其在调整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效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效用 居民收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洪 严红梅
本文对1982~2007年间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相关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定基物价发展速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齐性检验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当CPI上升1%时,费用扣除标准应上升0.71%;同时,应允许各地区在基准费用扣除标准的30%以内,实行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费用扣除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聂海峰 刘怡
工资薪金按照年度综合征收个人所得税后,各次工薪发放时源泉扣缴由直接扣税转变为预扣的性质。本文分析比较了累计预扣、逐次预扣、年末调整的逐次预扣和累计平均预扣四种模式,结果显示,年末调整的逐次预扣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按照该模式,月度收入乘以12后对照年税率表计算的应纳税额除以12确定为月度预扣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预扣应当结合纳税人的年度收入确定预扣税率和预扣税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