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3)
2023(15881)
2022(13012)
2021(12360)
2020(10122)
2019(23223)
2018(22411)
2017(42673)
2016(22366)
2015(25059)
2014(24518)
2013(24057)
2012(21786)
2011(19381)
2010(19217)
2009(17751)
2008(16478)
2007(13793)
2006(11717)
2005(10622)
作者
(60065)
(49973)
(49513)
(47531)
(31876)
(24066)
(22683)
(19352)
(19264)
(17641)
(17137)
(16883)
(15779)
(15598)
(15561)
(15500)
(14839)
(14423)
(14358)
(14310)
(12487)
(12078)
(11855)
(11522)
(11296)
(11210)
(10975)
(10470)
(9959)
(9865)
学科
(92063)
经济(91962)
管理(62613)
(61220)
(50949)
企业(50949)
方法(43750)
数学(38713)
数学方法(38264)
中国(31833)
(28317)
金融(28316)
(26799)
(26151)
银行(26137)
(25226)
(23606)
(20435)
业经(20190)
(18672)
贸易(18656)
(18273)
(17836)
(17425)
财务(17382)
财务管理(17345)
地方(16998)
企业财务(16664)
理论(16026)
农业(15876)
机构
大学(308276)
学院(306071)
(136196)
经济(133823)
管理(118584)
研究(103387)
理学(103292)
理学院(102207)
管理学(100563)
管理学院(99990)
中国(86030)
(63464)
(62900)
科学(58887)
财经(51212)
中心(49925)
(49030)
(47018)
(45459)
经济学(45193)
研究所(44963)
(41925)
业大(41412)
经济学院(40874)
北京(39701)
财经大学(38830)
(38301)
师范(37872)
(37636)
农业(35605)
基金
项目(212875)
科学(170302)
基金(159439)
研究(157110)
(138613)
国家(137511)
科学基金(119447)
社会(103812)
社会科(98784)
社会科学(98764)
基金项目(83376)
(79545)
自然(75423)
自然科(73771)
自然科学(73750)
教育(72985)
自然科学基金(72489)
(67876)
资助(65033)
编号(61029)
(49239)
成果(48958)
重点(48525)
(45542)
(45490)
国家社会(45163)
教育部(43293)
创新(42628)
课题(41882)
人文(41416)
期刊
(135820)
经济(135820)
研究(91576)
中国(57125)
(48967)
学报(44762)
管理(43559)
科学(42897)
(41538)
金融(41538)
(40268)
大学(35698)
学学(33801)
教育(30973)
农业(26937)
技术(26760)
财经(26116)
经济研究(24304)
(22620)
业经(20073)
问题(18149)
(16294)
(14933)
世界(14710)
国际(14556)
统计(14155)
技术经济(14048)
理论(14041)
(13626)
(12895)
共检索到446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黄佳卉  
基于资金循环视角,从杠杆率定义推导出资产收益率是连接微观杠杆率与宏观杠杆率的纽带,进而从理论上论证我国经济部门结构性微观杠杆率差异在于各部门之间的资产收益率的差异。依据该理论考察我国现实杠杆率结构,结果发现:当前我国一些部门与行业的现实杠杆率与理论分析相悖,造成了资金的错配,严重冲击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因此,在保稳定、防风险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精准识别不同部门、不同领域杠杆率的性质,科学施策,避免"一刀切"的金融去杠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元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金融脆弱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金融机构流动性错配的视角,对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金融机构吸入流动性、配置流动性、放大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以及从金融脆弱到金融危机的演绎过程,并结合我国有关数据,报告了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现状,通过采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当前金融体系脆弱性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错配的程度更高、金融机构与企业合谋放大流动性的动机更强。新投资渠道增多使金融机构吸收流动性的成本增加,由此导致的金融资产被迫投向高风险、长期限领域,同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凯  李容  
家庭财务脆弱性影响居民财富福利,债务杠杆对家庭财务变化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数字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模式改善了金融获得环境。利用2014年、2016年及2018年三轮CFPS调查数据,探究债务杠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由于具有相同债务杠杆的家庭,其财务陷入困境的可能不同,因此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在缓解债务杠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负面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债务杠杆升高加剧了家庭财务脆弱性,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债务杠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负面冲击,且其对正规渠道借贷的杠杆率具有更大的缓释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债务杠杆与家庭财务脆弱性关系的调节可以通过降低资金流动性约束实现,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数字金融的投融资功能。同时,在传统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城市以及教育水平、资产水平较高的优势家庭中,数字金融更容易发挥其缓释效应,体现了破除弱势群体“数字鸿沟”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奇  何帆  刘明兴  
近年来有关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之间关系的讨论在文献中屡见不鲜。本文认为金融自由化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一个独立效应,与此同时,金融自由化政策是否与政府其他经济政策协调一致也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换言之,金融自由化作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不仅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而且也会显著地影响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经验证据也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伍志文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 ,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论研究和量化分析也越来越多。金融制度学认为金融脆弱性就是金融制度的脆弱性 ,归根结底金融制度自身的特点和缺陷是其脆弱性之源 ,是内因和外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 1991- 2 0 0 0年中国金融脆弱性程度的量化分析结果发现 :近 10年来中国金融脆弱性水平大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10年中有 6年处于脆弱性程度令人关注的状态 ,金融脆弱性状况不容乐观。积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 ,实施金融分化战略 ,转变金融活动管理方式是当前中国减轻既有金融脆弱性 ,防止金融脆弱性的进一步加剧的关键所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长江  罗静  
通过理论分析,区分了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包含金融稳定两种情况下的政策效力以及框架选择。在分析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不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借鉴Ball模型,构建了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的最优利率不仅取决于当期的产出与通胀缺口,同时还取决于资产价格变化及其随机扰动项,并就传统货币政策框架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新货币政策框架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通过对Agur(2009)、Ague and Demertzis(2010)模型框架的修正与扩展,详细分析金融稳定对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长江  罗静  
通过理论分析,区分了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包含金融稳定两种情况下的政策效力以及框架选择。在分析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不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借鉴Ball模型,构建了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的最优利率不仅取决于当期的产出与通胀缺口,同时还取决于资产价格变化及其随机扰动项,并就传统货币政策框架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新货币政策框架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通过对Agu(r2009)、Ague and Demertzis(2010)模型框架的修正与扩展,详细分析金融稳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不考虑金融稳定目标,将导致最优利率出现系统性的低估,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或许在于未能长远考虑金融脆弱性所带来的通胀成本和潜在产出损失,造成货币政策决策的狭隘性与滞后性。因此考虑现实的金融脆弱性,现行的货币政策应该将金融稳定纳入其目标框架。相应政策启示是:建立科学的货币政策引导规则、加强社会沟通,发挥好市场预期引导作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振兴  
从企业融资与治理结构的视角出发研究金融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在此基础上,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危机前东南亚国家不合理的企业融资体系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是危机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从微观主体出发研究我国金融稳定内在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该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股权和债权约束,进而促进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本文对日见流行而又很模糊的一个概念———“金融脆弱性”展开研究。金融脆弱性 ,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 ,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来自于借款人的高负债经营和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的合力。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波动性的联动效应。信息不对称对两个市场上的脆弱性起着根源性作用。金融工具发行单位的清偿力是衡量金融脆弱性程度最直接指标。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膨胀发展 ,金融脆弱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种自增强的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章容洲  李程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表外流动性创造作为门槛变量,表外杠杆对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高,表外杠杆对脆弱性的加剧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章容洲  李程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表外流动性创造作为门槛变量,表外杠杆对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高,表外杠杆对脆弱性的加剧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彭幼霞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会波及国际资本市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剧烈波动甚至"突然停止"。运用面板Probit模型考察1976-2012年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一国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具有显著的负影响;金融开放会放大一国的金融脆弱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仁祥  刘孟飞  
随着科技与金融耦合的不断深入,对其负向作用及脆弱性的研究不容忽视。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006—2020年省际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引入金融结构,检验金融结构对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各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总体而言,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改善系统脆弱性;(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效果不同;(4)全国层面,金融结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会加剧周边地区系统脆弱性;分地区层面,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占比增加会带动相邻省份系统脆弱性改善,而中西部地区反而起到加剧作用。因此,应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中介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残酷的经济泡沫与频发的金融危机现实不断提醒货币当局,传统的以稳定实体经济为唯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不合时宜。借鉴现有文献,在传统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体系内增加了金融稳定目标。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模型推导表明,中央银行增加金融稳定目标后,能有效避免最优利率被系统性低估,从而发挥中央银行最优利率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基准价格的引导作用。同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最优利率水平与中央银行设定金融稳定目标权重的偏好程度、与社会福利损失水平同向变动,与银行损失成本反向变动。同时央行设定不同金融稳定目标权重后,面对外界不同冲击,实际产出与货币供给增速会发生显著性变化。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给出的政策启示一是建立"双稳定目标"货币政策新框架,二是构建"双支柱"宏观调控新格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国松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财政稳定是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财政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财政不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等现象。为确保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中国必须实施稳定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