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5)
2023(14662)
2022(12317)
2021(11629)
2020(9776)
2019(22822)
2018(22505)
2017(42507)
2016(22764)
2015(26042)
2014(25608)
2013(25501)
2012(23258)
2011(20910)
2010(20883)
2009(19382)
2008(18676)
2007(16184)
2006(14546)
2005(12969)
作者
(63663)
(53354)
(53184)
(50567)
(34522)
(25417)
(24216)
(20839)
(20395)
(18920)
(18364)
(18064)
(17127)
(17116)
(16545)
(16521)
(15852)
(15620)
(15460)
(15098)
(13474)
(12885)
(12834)
(12297)
(12046)
(12006)
(11716)
(11418)
(10847)
(10325)
学科
(112896)
经济(112803)
管理(71652)
(62879)
(52387)
企业(52387)
方法(47899)
数学(42666)
数学方法(42032)
中国(27777)
(24892)
(24628)
地方(23316)
业经(21543)
(19871)
(18426)
贸易(18413)
(18028)
(17876)
农业(16801)
(16132)
(15606)
财务(15535)
财务管理(15498)
环境(15437)
理论(15312)
(14918)
银行(14905)
企业财务(14628)
地方经济(14413)
机构
大学(322372)
学院(321655)
(145585)
经济(142897)
管理(128625)
研究(110770)
理学(109703)
理学院(108548)
管理学(106684)
管理学院(106034)
中国(87366)
(67488)
(64779)
科学(64316)
(54809)
财经(51304)
中心(50822)
研究所(49814)
(47738)
(46969)
(46850)
经济学(45958)
业大(42935)
北京(42606)
经济学院(41129)
(40312)
(40002)
(39543)
师范(39091)
财经大学(38199)
基金
项目(215273)
科学(171116)
基金(159306)
研究(156869)
(138880)
国家(137843)
科学基金(119279)
社会(102407)
社会科(97360)
社会科学(97334)
基金项目(82858)
(81552)
自然(76625)
自然科(74835)
自然科学(74814)
自然科学基金(73487)
教育(72198)
(69082)
资助(67204)
编号(61483)
成果(48872)
(48860)
重点(48547)
(46983)
(44667)
国家社会(43867)
教育部(42360)
课题(42303)
创新(41914)
科研(41454)
期刊
(161325)
经济(161325)
研究(95781)
中国(64020)
管理(52140)
(51853)
学报(45230)
科学(44593)
(40399)
大学(34950)
学学(32792)
技术(31886)
教育(29367)
(28912)
金融(28912)
农业(27897)
经济研究(27014)
财经(26388)
(22890)
业经(22658)
问题(20432)
技术经济(18316)
统计(18140)
(17715)
(17072)
世界(16710)
(16087)
资源(15642)
国际(15534)
图书(14756)
共检索到488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宁  王茂剑  吕振波  徐炳庆  王四杰  涂忠  李凡  
利用2011年莱州湾中国对虾放流回捕生产调查统计和生物学测定数据,构建了包括资源模块、经济模块、决策模块的资源-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管理决策对放流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流规模和捕捞强度不变时延迟开捕,总成本降低,渔民捕捞收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先增加后减少,存在一个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开捕日期:例如,当放流规模为738亿尾、捕捞死亡系数为0.03时,10月8日开捕可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30万元;放流规模和开捕日期不变时扩大捕捞力量,总成本增加,同样存在一个最优捕捞规模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但并非捕捞规模越大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开捕日期和捕捞规模不变时,社会经济效益与放流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吴强  谢周全  
为了解增殖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分布、摄食和食物竞争等状况,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其中仅4个航次的调查捕获了中国明对虾。体重瞬时增长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7月份是莱州湾放流中国明对虾的快速生长期,7月底至8月初达到生长拐点,以后生长减慢。其活动和分布规律表明,中国明对虾放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适应后才开始溯河,8月初移出河道向深水扩展,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部,8月中旬主要集中在莱州湾的西部和湾口,9月初至10月中旬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湾口和湾外。中国明对虾成虾的摄食范围较广,是偏重摄食底栖动物饵料的杂食性种类,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强  金显仕  栾青杉  陈卫  左涛  陈瑞盛  王俊  
根据2011年及2013年6个航次的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莱州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及二者敌害生物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的长期变化,研究了目前二者的饵料生物密度以及饵料生物与敌害生物的数量分布。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以及二者敌害生物的cpue均呈历史低位水平。放流期间,莱州湾浮游植物饵料等级为Ⅴ级(很丰富),底栖动物饵料等级为Ⅳ级(丰富);中国对虾的饵料生物密度分别以莱州湾东北部(5月)和中东部(6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忠义  金显仕  吴强  栾青杉  陈瑞盛  王俊  
为优选青岛市沿海中国明对虾的港湾增殖放流点,本实验于2010年6月至9月采用拖网调查,对鳌山湾渔业资源生物背景、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量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5个航次拖网调查的渔获物组成中与中国明对虾食性类似的口虾蛄捕获量最大,占总捕获量的46.66%,中国明对虾的天敌虎鱼和鲬的捕获量很少,占总捕获量的1.28%。浮游植物生物水平评价等级为Ⅴ级;(2)中国明对虾的资源调查回捕率约为0.10%,偏低,港口码头走访调查回捕率为1.20%,属正常值,但相对偏低;(3)中国明对虾生长速度较快,具有雌雄差异,最大体质量日增长量分别为0.88和0.47 g。生长初期雄虾生长较快,但后期雌虾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袁伟  林群  王俊  孙坚强  陈瑞盛  
为了评价崂山湾中国对虾的增殖效果,2012年5月在崂山湾分两批次放流中国对虾15673万尾。2012年7–9月开展了中国对虾跟踪与回捕调查,进行了中国对虾放流苗种存活生长状况、洄游分布及回捕情况的研究,并应用"Bhattacharya"法区分了中国对虾的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结果显示,8月中旬中国对虾放流苗种主要生活在崂山湾中部海域,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44.9、130.5 mm,随着水温的降低,作季节性短距离的由浅水向深水区移动,放流种群和自然种群分别占总群体的92%和8%;由于受到竞争生物及栖息地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对虾放流群体的回捕率仅为0.58%。虽然相比其他海域中国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邓景耀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1982~1984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象山港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信敬福  王四杰  王云中  王树田  刘忠海  张本成  连春生  
根据 1984~1992年乳山湾、塔岛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放流增殖结果,对增殖适宜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流数量的增加,增殖对虾体长瞬时生长速度参数下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关系式为:kL=3.727e~-4.032×10~-5N,(R~2=0.802)。从开捕时增殖对虾平均体长、资源量与放流数量的关系式分析,乳山湾。塔岛湾增殖中国对虾数量以 8 000万尾为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金錶  陈涛  陈琳  杨渡远  胡佐楚  黄国光  
探讨恢复业已衰退的大亚湾对虾资源的可行性。1992至1994年在大亚湾放流体长10~57mm的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墨吉对虾(P.merguiensis)共为2947万尾,标志放流体长51~109mm以上的三种对虾14688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日本对虾的回捕率为9.3%,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的回捕率为5.0%。大亚湾内放流的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日本对虾的标志放流在国内尚属首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忠义  王俊  赵振良  周军  吕振波  董婧  刘茂利  金显仕  
根据2009年5~10月底的调查和统计资料,对在渤海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的分布、生长、资源量以及捕捞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6月中旬放流的中国对虾多集中在水深1~2m以内和河口附近的浅水区,到7月下旬,分布水深为5~18m,密集分布区在10~15m,之后一直生活在较深水域。6月中旬,中国对虾平均体重为2.5g;7月上、中旬,平均体重为7.0g;7月下旬,平均体重为20.0g;7月底、8月初,平均体重为27.0g;8月中旬,平均体重为36.0g;9月上旬,平均体重为41.0g。8月上、中旬渤海中国对虾的资源量为1 665t;10月下旬,生产捕捞后的资源量减少为137t。8月份中国对虾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陆嫔  黄硕琳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但在基础研究,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增殖放流管理现状和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的完善方向,并初步构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和增殖放流管理框架,以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效益,增强放流管理科学性。研究亮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研究,技术层面的较多,管理层面的较少。该文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增殖放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澄茂  叶泉土  
根据 198 6~ 1995年在东吾洋放流的 97948万尾中国对虾种苗资料 ,研究了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只要掌握好种苗放流技术 ,加强海区管理 ,直接放流未经中间暂养培育 ,平均体长在 10mm以上的仔虾种苗 ,年平均回捕率可达 5 .2 6 % ,增殖效果十分显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益昌  李瑞娇  问思恩  张军燕  陈媛媛  余斌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17项指标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赋值、权重一致性检验、评价等级确定以及评价模型的构建,用生态安全评价黄河陕西段鱼类增殖放流效果,分析生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黄河陕西段2013年增殖放流生态安全度(ESI)评价等级为Ⅱ级,为良好状态;2014年评价等级为Ⅲ级,处于一般状态;2015年评价等级为Ⅳ级,处于较差状态,属于临界不安全状态以下水平。生态安全形势呈现出逐年下降局势。不安全状态受到影响较大的前3个指标是:黄河径流量变化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瑞玉  陶峰  郭禹  吴一桂  王静  孙金辉  秦传新  
珠江口渔场是我国四大著名渔业水域之一,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水域之一,为分析增殖放流对河口水域生态系统及生态容纳量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历史和近年调查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6.5软件,构建了2005年、2016年—2020年南朗水域生态通道模型,对该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总体特征和各食物网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16—2020年南朗水域的营养结构基本一致,能量流动主要聚集在营养级Ⅰ-Ⅳ,初级生产者的能量利用率较高,总能流转换效率较低,水域生态系统处于发育阶段,牧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是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通道,与2005年相比,2016—2020年渔业资源生物量、营养级、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均有增加,系统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比值( TPP /TR) 逐渐接近1,系统连接指数( CI) 和杂食指数( SOI)略有提高,生态系统趋于成熟,生态系统整体规模扩大,与此同时,2020年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的生态容纳量分别是2005年的5倍和94倍。增殖放流不仅有利于改善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复杂性和成熟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水域的生态容纳量,相关结果可为下一步增殖放流生态容纳量的动态管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瑞玉  郭禹  李金明  孙金辉  于刚  吴一桂  秦传新  
增殖放流是增殖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效果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引入EnhanceFish模型,从生态容量、种群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中山市南朗水域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EnhanceFish模型在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中山市南朗水域黄鳍棘鲷最大的放流数量为160万尾,最佳放流规格为全长6 cm,可获最大净现值6.2万元,可适当提高捕捞努力量,增加渔民人均收入;EnhanceFish模型能弥补其他评估方式功能单一的劣势,在生态容量评估中结果更精确,在种群结构评估中考虑更全面,在经济效益评估中更节约成本。因此,EnhanceFish模型在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活动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腾  张贺  张虎  张硕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优质渔业资源、改善种群结构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而增殖生态容量的研究是科学实施增殖放流的前提。为确定海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态容纳量,根据2013年连云港海州湾渔业生态修复水域的调查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中的Ecopath模块,构建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易模型,计算了放流种类中国明对虾的增殖生态容纳量。结果表明: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在1~4.42。系统总流量9335.191 t·km~(–2)·a~(–1),系统总初级生产力3892.630 t·km~(–2)·a~(–1),系统初级生产力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1.331,连接指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