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4)
- 2023(16166)
- 2022(14027)
- 2021(13043)
- 2020(10893)
- 2019(25305)
- 2018(24949)
- 2017(48361)
- 2016(26034)
- 2015(29287)
- 2014(29087)
- 2013(28442)
- 2012(25699)
- 2011(23229)
- 2010(22950)
- 2009(21106)
- 2008(20627)
- 2007(17720)
- 2006(15505)
- 2005(13559)
- 学科
- 济(102918)
- 经济(102771)
- 管理(81957)
- 业(74248)
- 企(63690)
- 企业(63690)
- 方法(49763)
- 数学(42924)
- 数学方法(42323)
- 财(29478)
- 农(26588)
- 中国(25837)
- 业经(23697)
- 学(22369)
- 制(22023)
- 务(18827)
- 理论(18822)
- 地方(18790)
- 财务(18746)
- 财务管理(18708)
- 企业财务(17782)
- 农业(17655)
- 和(17546)
- 环境(17065)
- 贸(16947)
- 贸易(16940)
- 技术(16534)
- 易(16444)
- 银(15701)
- 银行(15660)
- 机构
- 大学(370812)
- 学院(367366)
- 管理(148975)
- 济(146215)
- 经济(143061)
- 理学(129966)
- 理学院(128576)
- 管理学(126267)
- 管理学院(125587)
- 研究(117697)
- 中国(86923)
- 京(77764)
- 科学(72687)
- 财(69310)
- 所(57333)
- 财经(55881)
- 农(55114)
- 业大(54181)
- 中心(53725)
- 研究所(52412)
- 江(52051)
- 经(50873)
- 北京(48500)
- 范(48039)
- 师范(47601)
- 经济学(44714)
- 院(43219)
- 农业(43085)
- 州(42239)
- 财经大学(41954)
- 基金
- 项目(257929)
- 科学(203977)
- 研究(188822)
- 基金(188787)
- 家(163895)
- 国家(162608)
- 科学基金(141024)
- 社会(120097)
- 社会科(113903)
- 社会科学(113873)
- 基金项目(100386)
- 省(99754)
- 自然(91863)
- 自然科(89668)
- 自然科学(89649)
- 自然科学基金(88027)
- 教育(87132)
- 划(83856)
- 资助(77182)
- 编号(76904)
- 成果(61491)
- 重点(57429)
- 部(57369)
- 发(53822)
- 创(53672)
- 课题(51974)
- 创新(50103)
- 国家社会(49719)
- 教育部(49669)
- 制(49575)
- 期刊
- 济(154602)
- 经济(154602)
- 研究(105231)
- 中国(66752)
- 学报(57391)
- 管理(54266)
- 财(53917)
- 科学(52703)
- 农(48929)
- 大学(44175)
- 学学(41417)
- 教育(39866)
- 农业(33830)
- 技术(32391)
- 融(28233)
- 金融(28233)
- 财经(27437)
- 业经(25128)
- 经济研究(24193)
- 经(23385)
- 问题(20226)
- 图书(19528)
- 理论(17779)
- 科技(17348)
- 技术经济(17277)
- 资源(17086)
- 业(16917)
- 版(16917)
- 实践(16254)
- 践(16254)
共检索到521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川瑾 左美云 陈禹
通过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研究CIO制度,认为CIO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出了组织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及其原则,确定了CIO制度的内容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基于资源配置的CIO制度应该包括:CIO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沟通机制以及针对CIO的选拔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风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标准卫生资源配置,从广义上讲就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部门间的分配及其流动。为了深入研究问题的需要,我具体把卫生资源配置分为初次配置和再配置。卫生资源初次配置其含义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部门(指全国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分配,它是以卫生生产要素增量分配为其主要特征。卫生资源再配置其含义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部门间的转移,它是以卫生生产要素存量流动为其主要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敬东 周绍东
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核心,采用逻辑实证方法,探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生产函数和价值占有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于资源配置的含义,重构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架构。本文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资源配置的过程决定,商品价值的形成不能独立于资源配置过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改变反过来也会影响资源配置。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的分析,揭示出需求分析在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函数 资源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光荣
以诺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从微观企业层面看,经济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微观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本身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制度对企业微观生产率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1)制度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改善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微观生产率。(2)制度可以使投入要素更多地由低生产率企业流动到高生产率企业,从而改善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减少资源误置现象。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企业生产率 资源误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丽 陈旭东
干旱缺水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水的永续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供给日益短缺,尤其是当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可利用的农业用水日趋减少。面临这样一个矛盾的状况,本文着重研究农业水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配置制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配置 制度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连玉 眭依凡
公立大学内部资源配置实践纷繁复杂,受到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市场竞争和人情社会的直接影响。探讨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需要厘清各配置主体的人性假定及其所持配置逻辑,而大学作为整体有其符合教育规律的应然资源配置逻辑。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的绩效是各配置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实践中大学内部资源配置存在"行政主义"、"管理主义"和"关系主义"等偏差。大学内部资源配置在制度选择上需要强调配置制度的刚性,用制度抑制偏差;允许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博弈,以平衡资源配置各影响因素,使配置整体逻辑符合教育规律;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
关键词:
资源配置 配置逻辑 配置绩效 制度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定元
古典经济学派一贯强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能实现真正的资源配置效率。但是,由于古典理论的基础假设与资本主义现实的基本因素相差甚远,因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普遍性的“市场失效”。因而资本主义政府也在进行制度修正。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派 市场失效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志红
将社会资本配置到产出效率较高的部门并且有效的利用,是证券市场效率的内在涵义,也是各国对证券市场功能的基本定位。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制度缺陷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根源。制度缺陷只能源于制度设置本身,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也只有通过制度创新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方青军
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高波动性是不争的事实,股指暴涨暴跌、个股换手频繁表明股价的波动幅度和交易的频率都远远超过了基本面变动的速度,是过度噪声的直观证据,其内在本质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缺陷,尤其是股权集中和股权分置。笔者借鉴Mishkin(1983)和Sloan(1996)的做法,采用理性预期定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从样本期间(1995 ̄2001)整体来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的,但是个别年份却是无效的。这说明中国的制度缺陷确实损害了资源的配置功能。提出制度的缺陷还必须由制度创新来弥补,非流通股的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郁俊莉 余洪 孔维
文章以制度环境为视角,发现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政绩考核取向造成了地方政府解决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所能动员的资源和所背负的重担之间的尖锐矛盾,因而促使地方政府将干预的触角伸向了银行信贷资源。文章对此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政府干预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映惠
文章以泰尔指数编制为基础,从主体结构和效率结构两方面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和产业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显著,其中,在三大区域之间股权融资的地区差异变化呈U型特征,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差异持续下降;在三大区域内部,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与结构内部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的分布差异有所缓解,而股权融资的波动率较高。第三,在区域结构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均表现出配置的非效率,不利于经济增
关键词:
金融资源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供给侧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映惠
文章以泰尔指数编制为基础,从主体结构和效率结构两方面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和产业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显著,其中,在三大区域之间股权融资的地区差异变化呈U型特征,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差异持续下降;在三大区域内部,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与结构内部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的分布差异有所缓解,而股权融资的波动率较高。第三,在区域结构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均表现出配置的非效率,不利于经济增
关键词:
金融资源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供给侧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建华 曹瑞丹
本文基于2011~201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从差异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衡量了不同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下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评估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会通过税收优惠差异化和信贷扶持差异化作用于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效率降低;相对国有企业,产业政策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相对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产业政策对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差异化资源配置 投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映惠
文章以泰尔指数编制为基础,从主体结构和效率结构两方面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和产业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显著,其中,在三大区域之间股权融资的地区差异变化呈U型特征,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差异持续下降;在三大区域内部,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与结构内部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的分布差异有所缓解,而股权融资的波动率较高。第三,在区域结构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均表现出配置的非效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中,股权融资的非效率配置显著,对产业产值增加具有负面影响。基于此,合理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我国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资源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供给侧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玉冰
基于传统的金融资源理论,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特点与趋势,对金融资源配置赋予新的界定。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普惠金融四个维度,对2000—2013年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动态与系统分析。总体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功能不断增强。但是,目前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金融资源配置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的金融资源产出效率趋于下降。对此,提出促进中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普惠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