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2)
- 2023(10307)
- 2022(8786)
- 2021(8223)
- 2020(7127)
- 2019(16165)
- 2018(15991)
- 2017(30672)
- 2016(16473)
- 2015(18357)
- 2014(17975)
- 2013(17545)
- 2012(15872)
- 2011(14188)
- 2010(13749)
- 2009(12383)
- 2008(12350)
- 2007(10274)
- 2006(8616)
- 2005(7320)
- 学科
- 济(63744)
- 经济(63674)
- 管理(52322)
- 业(50023)
- 企(40155)
- 企业(40155)
- 方法(34663)
- 数学(31319)
- 数学方法(30878)
- 财(20157)
- 中国(16932)
- 农(16825)
- 务(14525)
- 财务(14482)
- 财务管理(14449)
- 企业财务(13795)
- 业经(13057)
- 制(12706)
- 学(12024)
- 银(11802)
- 银行(11782)
- 农业(11101)
- 行(11039)
- 险(10961)
- 保险(10868)
- 融(10532)
- 金融(10530)
- 贸(10419)
- 贸易(10415)
- 环境(10352)
- 机构
- 大学(227629)
- 学院(225914)
- 管理(93374)
- 济(92781)
- 经济(91035)
- 理学(81250)
- 理学院(80454)
- 管理学(78942)
- 管理学院(78530)
- 研究(70332)
- 中国(57719)
- 京(46735)
- 财(44578)
- 科学(43558)
- 农(38107)
- 财经(36437)
- 业大(34775)
- 中心(34666)
- 所(34000)
- 经(33529)
- 江(32315)
- 研究所(31349)
- 农业(30194)
- 经济学(29045)
- 北京(28246)
- 财经大学(27900)
- 范(26950)
- 师范(26628)
- 经济学院(26512)
- 院(25669)
- 基金
- 项目(163645)
- 科学(130537)
- 基金(122948)
- 研究(116064)
- 家(108025)
- 国家(107215)
- 科学基金(93407)
- 社会(75858)
- 社会科(72117)
- 社会科学(72092)
- 基金项目(65706)
- 自然(62445)
- 省(62384)
- 自然科(60946)
- 自然科学(60925)
- 自然科学基金(59858)
- 教育(53316)
- 划(53077)
- 资助(50169)
- 编号(45339)
- 部(37309)
- 重点(36889)
- 成果(34779)
- 创(34165)
- 发(33636)
- 国家社会(32607)
- 科研(32607)
- 教育部(32159)
- 创新(32119)
- 人文(31276)
共检索到315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淑萍
资源配置效率是提升粮食生产潜能的主要源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改进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的经济基础。耦合市场和政府力量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而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调控机制、农村要素市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粮食主产销区的利益调节机制等因素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基于此,中国可能面临粮食产能、粮食市场、粮食产业和粮食政策等风险。防控未来的粮食安全风险,必须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配合政府纠正在粮食生产中的市场不完善与粮食流通、粮食国际贸易中的分配性失灵。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资源配置效率 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伟铮 宋聚国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实施全球资源配置方法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粮食企业存在较弱的产业规模化和投资能力、低附加值的参与配置能力、制约的政策环境等全球资源配置难题,进一步提出实施全球资源配置需加强整体规划、同步外交手段、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国企激励考核机制的政策顶层设计,以及倡导"全球责任"的粮食安全理念、发挥龙头优势、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加快人才建设、完善支持体系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全球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牛文元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仿真模拟了我国2010、2015和2020年的粮食需求。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口粮和种子粮的需求相对稳定,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增长明显,粮食总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在95%和100%两种粮食自给标准下,通过对我国粮食需求与耕地配置的模拟发现,粮食需求与耕地供给呈现出一种紧平衡。确保有效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实现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三重"底线。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需求 耕地配置 调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我国因粮食需求总量大、供给压力大、世界粮食市场和资源利用难而导致粮食安全只能走依靠自己的资源生产自己需求的绝大部分粮食之路,但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主要资源耕地、水、劳动力、科技等在粮食生产中的配置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以致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供求关系变化的角度看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危机。本文提出应该科学诊别粮食生产资源的功能和特点,保护和培育粮食生产资源;加强资源管理,高效合理配置资源;实施粮食保护支持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吸引资源投向和配置于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英 李树超 周蕾 孙巍
提高生活水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保证这一主题实现的必要手段。文章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将资源配置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要素可处置度,分析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以来,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变化态势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其三大流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平均水平是上升和改善的;中国及其三大流域制约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是产出规模效率。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消除制约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效益;同时还应根据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粮食生产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适时做出进一步激励粮食生产、最大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安排,同时这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稳定粮价、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雄化 钟若愚
文章基于1978-2012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其效率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农业资源利用特征的现状,通过采用DEA-MALQUIST-TOBIT三步法,进行了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测算、效率分解和效率影响因素的调查,反映了自然资源非合理利用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问题,得出粮食生产中自然资源需求虽旺盛但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的基本结论。针对粮食生产中农业资源的重新分类和整体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结果,文章给出中国应建立土地、水和气候一体化的GIS地理信息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土地、水和气候资源的流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效率 粮食安全 农业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孙瑞 张晓琳 李寒冰 周寅康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孙瑞 张晓琳 李寒冰 周寅康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德春 房泽伟 冯同祖
首先,阐述了水资源和能源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约束关系。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粮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粮食安全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粮食安全风险较低,但不同区域粮食安全风险有差异,对应的投入系统薄弱点也不同。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合理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海平 王妍华 朱勤勤
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我国面临粮食供给与需求、国内外粮食市场以及农业生态资源等多个维度和层次的粮食安全压力,粮食安全的生态安全问题突出。水资源、土壤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性的粮食安全战略。为此,需防范粮食安全的生态风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集中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农业生态承载力,通过农田生态治理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粮食安全 生态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晏莹 龙方
本研究以美国、日本、韩国3国为研究对象,从配置目标、配置制度和配置模式3个方面对国外粮食安全保障资源国际配置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科学分析及综合评价。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和障碍,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资源国际配置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旨在保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晶 臧星月 李天祥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交汇之际,全球粮食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保障与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本文聚焦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领域双循环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并在研判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内外部主要风险点和压力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发展格局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在于畅通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该进就得进"和"该保必须保"双目标的协调统一,推动双循环"内外统筹,协调互促"。围绕粮食安全领域连通国际循环中的可能"断点"、治理国内循环中的内在"压力点"、抵御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潜在"冲击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可着重从五个方面发力:一要转型粮食安全保障既有思维,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动力;二要筑牢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能力基础,激发国内循环运行活力;三要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外部粮源供应体系,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四要升级既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化解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冲击压力;五要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治理能力。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双循环 风险防范 全球治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农业水资源风险治理中的局部风险管理思维,不能有效防范化解农业水资源风险。其治理难点表现为:食物消费升级引发的回弹效应使得农业水资源生态风险扩大,小农户利益未得到充分保护导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迟滞,地下水污染仍然严重且防治困难,特别是过于依赖农业用水效率提高而催生了农业水资源系统性风险。由此提出以风险耦合思维灵活调整农业水资源管理目标和工具,强化控制灌溉水回弹效应的经济激励、建立农业水价多元化形成机制、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保护工程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粮食安全 风险耦合 风险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 赵秀梅
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粮食生产的量和自给率,还取决于可获性,包括"买得起"和"买得到"。当前中国粮食总量安全,但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日渐向优势区域集中,主销区的粮食消费日益依赖于主产区的粮食调运,粮食运达的及时性对于粮食安全愈发重要。粮食调运必然面临长距离运输问题,这其中尤以在粮食运输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关键节点的平稳有序运行最为关键。当前实现粮食调运的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水路以及铁水联运,但是这一运输网络存在运力不足、物流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风险因素,与粮食运输量的增长速度以及运输的顺畅性、及时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亟待通过加快铁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粮食物流方式变革和健全粮食物流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粮食安全。
关键词:
北粮南运 关键节点 风险识别 运输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鹏 徐家鹏
在粮食市场化愈来愈明朗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和粮价波动会对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无法预期的影响。文章收集了1991~2006年中国大陆的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零售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价格、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是粮食价格和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大于粮食面积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