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0)
- 2023(17380)
- 2022(14800)
- 2021(13755)
- 2020(11623)
- 2019(26622)
- 2018(26316)
- 2017(50971)
- 2016(27380)
- 2015(30829)
- 2014(30256)
- 2013(29850)
- 2012(27300)
- 2011(24324)
- 2010(24186)
- 2009(22328)
- 2008(21965)
- 2007(19196)
- 2006(16865)
- 2005(14850)
- 学科
- 济(116075)
- 经济(115951)
- 业(101837)
- 管理(93746)
- 企(91520)
- 企业(91520)
- 方法(53323)
- 数学(43114)
- 数学方法(42547)
- 业经(34065)
- 农(33813)
- 财(33753)
- 中国(28115)
- 务(24661)
- 财务(24588)
- 财务管理(24554)
- 农业(23863)
- 企业财务(23255)
- 技术(22457)
- 理论(21572)
- 和(21559)
- 地方(21300)
- 制(21080)
- 贸(20592)
- 贸易(20582)
- 学(20248)
- 易(20036)
- 划(19039)
- 策(18296)
- 环境(17508)
- 机构
- 学院(389105)
- 大学(385674)
- 管理(161485)
- 济(158526)
- 经济(155267)
- 理学(139576)
- 理学院(138177)
- 管理学(135990)
- 管理学院(135267)
- 研究(123447)
- 中国(94516)
- 京(81616)
- 科学(74830)
- 财(72242)
- 所(60207)
- 农(60074)
- 财经(58375)
- 江(56595)
- 中心(56335)
- 业大(55885)
- 研究所(54684)
- 经(53172)
- 北京(51137)
- 范(48751)
- 师范(48364)
- 农业(46868)
- 经济学(46512)
- 州(46026)
- 院(45402)
- 财经大学(43423)
- 基金
- 项目(264617)
- 科学(209833)
- 研究(196244)
- 基金(192837)
- 家(166258)
- 国家(164817)
- 科学基金(143999)
- 社会(123979)
- 社会科(117596)
- 社会科学(117564)
- 省(103328)
- 基金项目(102385)
- 自然(93615)
- 自然科(91413)
- 自然科学(91393)
- 自然科学基金(89774)
- 教育(89664)
- 划(85872)
- 编号(80792)
- 资助(79204)
- 成果(63734)
- 部(58388)
- 重点(58359)
- 创(56881)
- 发(56483)
- 课题(54305)
- 创新(52507)
- 国家社会(50798)
- 教育部(50418)
- 项目编号(50220)
- 期刊
- 济(173847)
- 经济(173847)
- 研究(111711)
- 中国(70047)
- 管理(63568)
- 财(57491)
- 学报(55465)
- 农(54586)
- 科学(53658)
- 大学(42983)
- 学学(40428)
- 教育(40132)
- 农业(38282)
- 技术(36674)
- 融(32211)
- 金融(32211)
- 业经(30472)
- 财经(28338)
- 经济研究(26876)
- 经(24293)
- 问题(22734)
- 业(22258)
- 技术经济(20992)
- 图书(19883)
- 科技(19569)
- 现代(18915)
- 理论(18290)
- 商业(17939)
- 资源(17849)
- 财会(17613)
共检索到56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菲琼 孙晓光
从资源观的角度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道路。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战略和模式。选择模式和战略的原则就是能力,根据资源观,能力的基础是资源,由此提出几个应该考虑的变量,变量和战略结合提升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资源观 民营科技企业 国际化成长 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准 王国顺
企业与国际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以信任、合作和互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互动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网络嵌入性的理论根源。通过将网络资源纳入到资源基础论的分析体系,构建了关系网络视角下企业国际化的"关系网络→网络资源→企业国际化"理论框架,最后结合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验证了这一框架的合理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光亚 严晓静
中国家电业是中国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家电企业进行国际化成长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家电产业特点,国际化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路径,并将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分为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国家电企业 国际化成长 路径 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晖 许燕玉
2005年1月配额取消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应如何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多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但当前其假设和环境条件都已发生变化,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纺织企业优势资源的识别,建立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模型,从而为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
后配额时代 纺织企业 资源观 国际化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明 曹钰
该文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首先得出集群企业是基于"分工-合作-营销-服务"价值链的共生体,并从环境、动力和阻尼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企业的共生机制构成;其次,沿价值链,分别剖析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外部环境诱导与内部动力因子;最后,从消除共生阻尼视角,阐述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共生环境诱导-共生动力因子的耦合。
关键词:
价值链 集群企业 国际化成长 共生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准 王国顺
文章在与传统的企业国际化视角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关系网络视角下企业国际化行为的本质特征,认为企业从关系网络中获取国际化经验知识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机制,并据此构建了企业在关系网络视角下的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模型。
关键词:
关系网络 经验知识 企业国际化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光亚 杨瑛
全球化的加快对我国IT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实现IT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努力增强IT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对IT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IT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框架,并通过分析得出: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成长,通过国际化谋求某种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利用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可采取国际化成长的合作繁殖、复制繁殖和个体进化三种模式。
关键词:
IT企业 国际化成长 动因 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仁峰 孙世勇
企业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资源基础论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角度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市场竞争中却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在分析资源论的基础上,从资源的角度提出我国创业型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创业型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战略管理 资源基础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海英
随着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如何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增加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作用,并针对当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 战略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和产业革命的发展,世界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服务贸易主体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转变。许多国家普遍认为,扩大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探讨我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发展与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基础上,就中国服务贸易拓展的战略思路及服务型企业国际化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服务企业 国际化战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娅 汪节高
对比分析中国大型承包商与世界一流承包商在国际化程度、国际业务发展阶段、国际业务组织结构、国际业务风险管理机制及国际业务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进而提出大型承包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承包商 对标分析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莉
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后发型特征。利基战略是一种后发战略,适合于中国企业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起点,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长适用战略。中国后发型企业通过寻找利基市场,以差异性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消费需求,有效避免与大型企业的过早恶性竞争,并不断做大做强,以壁垒强化其竞争优势,以多元化分散风险,扩大规模,从而营造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后发型 企业国际化 利基战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光亚 倪见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成长战略要相互协调,在开展国际化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成长。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特点,在一般企业的SWOT分析框架基础上,拓展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环境两个维度,即构建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SWOT分析框架。在SWOT分析基础上,针对企业内外部的优劣势以及国际市场环境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可以分为相应的七种战略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拓
文章在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研判得出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结论;总结分析国际能源电力企业、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和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现状,提出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跨国企业 国际化经营 能源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金城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与支撑,是国家重大工程的主要承担者,在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探索海外经营等方面发挥着"排头兵"和"顶梁柱"的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当前,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