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2)
- 2023(14342)
- 2022(12458)
- 2021(11759)
- 2020(9881)
- 2019(22782)
- 2018(22568)
- 2017(43084)
- 2016(23512)
- 2015(26984)
- 2014(26737)
- 2013(25816)
- 2012(23504)
- 2011(20994)
- 2010(20674)
- 2009(18458)
- 2008(17744)
- 2007(15197)
- 2006(13045)
- 2005(10935)
- 学科
- 济(91082)
- 经济(90989)
- 管理(71373)
- 业(66527)
- 企(55466)
- 企业(55466)
- 方法(45784)
- 数学(40118)
- 数学方法(39560)
- 农(24268)
- 中国(23659)
- 财(22277)
- 业经(19845)
- 学(19562)
- 技术(19434)
- 地方(17275)
- 理论(17150)
- 农业(16982)
- 和(15545)
- 贸(15146)
- 贸易(15141)
- 环境(14995)
- 易(14725)
- 务(14523)
- 财务(14444)
- 财务管理(14416)
- 教育(14400)
- 制(13871)
- 企业财务(13675)
- 划(13197)
- 机构
- 大学(329567)
- 学院(324650)
- 管理(133696)
- 济(125364)
- 经济(122582)
- 理学(117392)
- 理学院(116127)
- 管理学(113899)
- 管理学院(113307)
- 研究(102928)
- 中国(72959)
- 京(69260)
- 科学(65320)
- 财(54275)
- 业大(49800)
- 所(49659)
- 农(49376)
- 中心(47327)
- 研究所(45816)
- 财经(45144)
- 江(45048)
- 范(44808)
- 师范(44409)
- 北京(43211)
- 经(41362)
- 农业(38651)
- 院(37960)
- 经济学(37212)
- 州(37074)
- 师范大学(35974)
- 基金
- 项目(234450)
- 科学(185326)
- 研究(172201)
- 基金(169959)
- 家(147370)
- 国家(146165)
- 科学基金(127047)
- 社会(107862)
- 社会科(102231)
- 社会科学(102201)
- 省(92083)
- 基金项目(91073)
- 自然(83569)
- 自然科(81573)
- 自然科学(81555)
- 教育(81072)
- 自然科学基金(80064)
- 划(77256)
- 编号(70965)
- 资助(69605)
- 成果(56135)
- 重点(52057)
- 部(51931)
- 创(49397)
- 发(49017)
- 课题(48160)
- 创新(45916)
- 大学(45327)
- 教育部(44885)
- 科研(44776)
- 期刊
- 济(127131)
- 经济(127131)
- 研究(91926)
- 中国(60068)
- 学报(51636)
- 管理(47499)
- 科学(47419)
- 教育(44871)
- 农(43289)
- 财(40506)
- 大学(40323)
- 学学(36631)
- 技术(31911)
- 农业(31064)
- 业经(21344)
- 财经(21235)
- 融(20433)
- 金融(20433)
- 经济研究(20224)
- 图书(20198)
- 经(18126)
- 科技(17527)
- 技术经济(16919)
- 问题(16564)
- 资源(16027)
- 业(15900)
- 理论(15338)
- 版(14754)
- 实践(14188)
- 践(14188)
共检索到453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宁静 顾新 曾婷
本文采用以大学为让与人的专利交易数据,基于大学体制、声誉、是否获得专项建设支持,并考虑地域差异,从克服省域界限能力以及地理辐射范围两方面针对大学技术转移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技术转移辐射半径具有"合理"的范围,且大学体制、声誉和专项建设支持都是影响大学技术转移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东中西部地区大学具有不同的技术转移特点:东部地区大学倾向于省内转移,西部地区大学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据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应考虑地域特点,基于产业地理规划合理布局大学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云波 和金生
企业在技术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完善自身的知识基础,实现技术能力的发展。借助知识发酵机理,建立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模型,将技术转移的过程分为引进学习、消化吸收、知识重构和知识内隐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知识发酵机理中的四个知识发酵吧,以此来探讨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曼 朱常海 邵翔 石宁宁
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技术转移机构的能力提升,是推进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能力的视角,将技术转移机构划分为交易服务型、技术孵化型、资源整合型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的技术转移机构正好构成了技术转移机构能力升级的路径。技术转移机构的能力升级,并不是技术转移机构的自主选择,而是来自技术自身特性和技术转移活动特性的客观要求。能力缺乏是中国技术转移机构的核心问题,而进行能力升级,是中国技术机构发展策略的核心内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史宗凯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社会服务、推进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 ;比较了中外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中模式的差异 ,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最后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开展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提出了需要注意和规范管理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社会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桂林
本文从技术商品化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运作现况,结合美国的先进经验,进出一个理想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运作模式,以提高我国大学的技术转移绩效,将研发的丰硕成果与产业界共享。
关键词:
研发 技术转移 技术商品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陈绮 Andrea Piccaluga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
专利 技术转移 大学 中国 欧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孟浩 周立 吴玉鸣 李应博
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对于推进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是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四大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实现大学向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转移的有效支撑,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并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大学科技园是整合大学优势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凝聚创新人才、实现研究型大学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研究型大学、政府、企业、中介机构都应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创新能力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阶段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几类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虽然不同,但都在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关于大学技术转移及其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国家新型技术转移体系中,大学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意义重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促进行动 科技中介 发展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单丽曼 冯华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立足于实践中技术转移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学术研究中金融对技术转移影响分析不足现状,理论分析发现技术转移不同阶段存在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利用DEA-Tobit模型对2008-2015年中国29个省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及其与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金融规模却阻碍了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国玮 左阿琼
企业大学是能够实现知识转移的重要组织。本文根据企业大学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探讨企业的知识转移,构建了企业大学的知识螺旋交互模型,然后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举证企业大学与传统企业各自管理下的知识转移的不同,以论证企业大学在知识转移方面的优势,最后为企业大学的知识转移提供了4点建议。
关键词:
知识转移 企业大学 螺旋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虞惠 唐恒
本文对10所大学的校友会及技术转移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和解释结构模型(ISM),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剖析影响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校友资源因素的逻辑关系及层级结构,并以江苏大学的案例揭示了ISM模型在实践中的表征。研究发现,校友资源是开展大学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社会资本,明确了影响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直接、间接、基础和根本校友资源因素,为大学技术转移理论研究做了有益补充,也为大学利用校友资源提升技术转移绩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薛云奎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举世闻名的未来三部曲1的第三部———《力量转移》一书中集中论述了左右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的力量。他认为“因为力量转移时代已经破晓。把世界维系在一起的整个力量结构现在正在分崩离析。一种大不相同的力量结构正在形成”。而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必要性,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分析了它与技术转移的区别,设计了相应的判别标准,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转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明彬 李玲娟
基于技术转移的相关文献,从技术转移方和接收方的双边视角分析产学研技术转移推进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以技术转移方和接收方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转移方的推动作用对于可替代程度低的技术更为显著,而技术接收方的推动作用则对于可替代程度高的技术相对更为显著。这一分析结果为寻找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提供帮助,为技术转移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方 技术接收方 错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名 王茤祥
目前缺乏从技术转移本质与特征理论视角研究技术转移发展对策,为此,系统分析技术转移的驱动因素、运动机理、构成要素与过程等4个本质维度,以及利益性、势差性和重复性等3个特征维度,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转移发展实践。研究显示,美日韩政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案、法律和计划等,保护有关参与者利益,制约技术转移的无限制重复;长期稳定的较高水平R&D投入产生大量可供转移转化的技术成果,并在国家宏观层面整合的科研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技术转移势差;通过建立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商业孵化器等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多主体联合,驱动技术转移运动。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技术转移逻辑框架,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制度创新等推动中国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