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7)
- 2023(14292)
- 2022(11843)
- 2021(10956)
- 2020(9507)
- 2019(21942)
- 2018(21816)
- 2017(42205)
- 2016(22773)
- 2015(25713)
- 2014(25473)
- 2013(25300)
- 2012(23153)
- 2011(20651)
- 2010(20651)
- 2009(19339)
- 2008(19583)
- 2007(17556)
- 2006(15142)
- 2005(13638)
- 学科
- 济(103370)
- 经济(103265)
- 业(94712)
- 企(85476)
- 企业(85476)
- 管理(83078)
- 方法(48944)
- 数学(39937)
- 数学方法(39476)
- 财(31388)
- 农(31191)
- 业经(31091)
- 务(23675)
- 财务(23625)
- 财务管理(23588)
- 中国(22828)
- 企业财务(22347)
- 农业(22122)
- 技术(19990)
- 制(19177)
- 和(19026)
- 贸(17815)
- 贸易(17808)
- 地方(17727)
- 理论(17699)
- 易(17331)
- 划(17192)
- 策(16896)
- 学(15825)
- 环境(14528)
- 机构
- 学院(333095)
- 大学(326643)
- 济(140550)
- 经济(137821)
- 管理(137674)
- 理学(118734)
- 理学院(117623)
- 管理学(115855)
- 管理学院(115236)
- 研究(101759)
- 中国(79876)
- 京(67445)
- 财(64098)
- 科学(61093)
- 农(54536)
- 财经(51709)
- 江(50527)
- 所(50293)
- 中心(48506)
- 业大(47763)
- 经(46851)
- 研究所(45431)
- 农业(42978)
- 经济学(41928)
- 北京(41564)
- 州(39920)
- 范(39494)
- 师范(39125)
- 财经大学(38117)
- 经济学院(38106)
- 基金
- 项目(220014)
- 科学(175403)
- 研究(161492)
- 基金(161264)
- 家(138762)
- 国家(137547)
- 科学基金(120842)
- 社会(103569)
- 社会科(98332)
- 社会科学(98302)
- 省(87371)
- 基金项目(85713)
- 自然(78916)
- 自然科(77055)
- 自然科学(77032)
- 自然科学基金(75700)
- 教育(74443)
- 划(71945)
- 编号(66088)
- 资助(65918)
- 成果(51384)
- 部(49124)
- 重点(48937)
- 创(48275)
- 发(47590)
- 创新(44403)
- 业(44174)
- 课题(44050)
- 国家社会(42576)
- 教育部(42442)
- 期刊
- 济(154169)
- 经济(154169)
- 研究(90057)
- 中国(58530)
- 管理(54493)
- 财(54130)
- 农(49679)
- 学报(45559)
- 科学(44891)
- 大学(35006)
- 农业(34067)
- 学学(33195)
- 技术(32607)
- 教育(28372)
- 融(27745)
- 金融(27745)
- 业经(27730)
- 财经(25922)
- 经济研究(23859)
- 经(22320)
- 业(20977)
- 问题(20627)
- 技术经济(19551)
- 财会(17026)
- 统计(16389)
- 商业(16368)
- 现代(16300)
- 资源(15952)
- 贸(15832)
- 策(15591)
共检索到482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红渠 赵奕
当今许多企业已经将外包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手段。战略理论发展历程中有一支重要的理论观———资源观。文章在介绍了关于企业外包战略的兴起以及外包动因的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企业资源观这一学派的理论来分析企业外包战略的动因,对企业实施外包战略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资源观 外包 动因 竞争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齐建民
企业成本受多种因素驱动,本文在分析现行战略成本动因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结合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一般原理和石油企业生产特点阐述了石油企业的战略成本动因,进而引入DEMATEL法对石油企业战略成本动因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确定了六项关键战略成本动因,最后对石油企业的关键战略成本动因逐一进行了优化分析,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
战略成本 成本动因 石油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云波
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采用战略外包所能为其带来的竞争优势,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的战略外包策略着手,分析非核心业务与核心业务的战略外包模式,得出企业采用战略外包这种方式可以为其带来一定的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价值链管理的企业倾向于使用战略外包模式进行经营,同时,企业采用战略外包可以为企业带来差异化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战略外包 竞争优势 价值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明贵
日本企业自 80年代后期从美国引进业务外包的方法 ,虽然目前还达不到美国的水平 ,但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也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探索 ,是日本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向。
关键词:
日本企业 业务外包 竞争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达
业务外包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流行的管理模式 ,其管理思想是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充分发挥优势 ,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合作企业来完成。正是基于这种背景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外包战略对其成长的重要影响 ,其次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业务外包的内在条件。同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常用的业务外包模式以及企业如何更好地使用业务外包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外包战略 科技型中小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供法 魏拴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斌斌
内部审计外包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本文将经典管理学理论中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小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研究,探寻小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原因,并结合小微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力图寻求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内部审计外包形式,以此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论 小微企业 内部审计外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长丰
企业内部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演化成不同层次的结构体系,而不同层次的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投入要素只能带来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会随着技术、信息、产品的同质化和流动性而逐渐丧失;战略资产这些资源仍然具有稀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模仿性,在一定时期内仍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只有独特能力才能为企业带来可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认清其资源演化所处的阶段,运用战略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确立竞争优势。
关键词:
企业资源 投入要素 战略资产 独特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雯雯 金旸
近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业主行为不够规范,招投标价格偏低,致使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有下滑的趋势。相对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施工企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建筑科技本身的发展步伐也不快,国内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尚未完成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占据竞争优势的条件尚不成熟;大多数建筑企业为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莉平
多角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在新的产品领域和新的市场领域形成的战略。本文从阐述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的动因入手 ,分析了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应考虑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 多角化经营 战略 动因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锦林 李胜
本文针对国内外大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和失败,分析了多元化经营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以及实施多元化经营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战略管理 条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蔡炯 郭兰英
对于资源型企业,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本文所指资源型企业主要是从事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包括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生产资料,对我国逐步实现工业化,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试图依据SWOT分析法,分析资源型企业的现状,并比较不同战略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宰予东 米传民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项外包项目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它们对企业核心能力、竞争力、经济成本等绩效指标的影响力,作为选择外包业务的判断依据。为企业决策者制定外包决策方案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外包 决策分析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庆奎 杨艳丽 于瑞龙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必须重视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和发展,而将那些不是企业长处的业务交于外包企业,整合外部资源,实现社会整体资源的最优化发展。文章构建核心企业与外包企业之间合作博弈的实现过程的模型,并分析了它们之间合作博弈实现的条件。通过重复博弈说明了它们之间长期合作实现的可能性,同时阐述了企业长期合作的制度形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