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0)
2023(9504)
2022(8030)
2021(7613)
2020(6347)
2019(14584)
2018(14339)
2017(27780)
2016(14568)
2015(16189)
2014(15874)
2013(15219)
2012(13507)
2011(11990)
2010(11628)
2009(10310)
2008(9654)
2007(7651)
2006(6288)
2005(4863)
作者
(38252)
(32151)
(31888)
(30299)
(20565)
(15271)
(14564)
(12711)
(12252)
(11065)
(11047)
(10705)
(9906)
(9892)
(9735)
(9581)
(9564)
(9492)
(9249)
(9053)
(7712)
(7550)
(7485)
(7393)
(7153)
(7109)
(6803)
(6688)
(6321)
(6310)
学科
(61679)
经济(61622)
管理(44453)
(39282)
方法(33185)
(32663)
企业(32663)
数学(30190)
数学方法(29672)
中国(16424)
(14133)
(13767)
地方(11953)
业经(11867)
环境(10409)
(10189)
理论(9958)
农业(9901)
(9758)
(9228)
财务(9185)
财务管理(9167)
技术(9090)
(8839)
贸易(8835)
企业财务(8711)
(8568)
(8335)
资源(8221)
(7823)
机构
学院(197087)
大学(196890)
管理(83956)
(80147)
经济(78522)
理学(74597)
理学院(73835)
管理学(72292)
管理学院(71912)
研究(58800)
中国(42587)
(39904)
科学(36618)
(33641)
业大(28817)
中心(28738)
财经(28644)
(26824)
(26445)
(26425)
(26138)
(25222)
经济学(25158)
师范(24989)
研究所(24605)
北京(23599)
经济学院(22943)
(22195)
财经大学(21905)
经济管理(21787)
基金
项目(149989)
科学(121251)
基金(112696)
研究(107618)
(97941)
国家(97210)
科学基金(86418)
社会(71198)
社会科(67784)
社会科学(67765)
基金项目(60293)
(57730)
自然(57279)
自然科(55968)
自然科学(55955)
自然科学基金(54908)
教育(50267)
(48841)
资助(45356)
编号(42608)
(33543)
重点(33466)
(31803)
成果(31644)
(31596)
国家社会(30493)
创新(29677)
教育部(29442)
科研(29124)
人文(28846)
期刊
(74196)
经济(74196)
研究(49195)
中国(30340)
管理(28841)
学报(27670)
科学(27023)
(25255)
(21982)
大学(21653)
学学(20435)
技术(18701)
教育(16499)
农业(15474)
财经(13239)
业经(12748)
经济研究(12229)
问题(11744)
资源(11681)
(11475)
金融(11475)
(11389)
统计(10976)
(10356)
图书(9855)
技术经济(9761)
(9623)
决策(9079)
科技(9066)
现代(8747)
共检索到25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太华  胡尧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合理识别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状态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职能发展与城市-资源关系的互动演变规律,发现城市的优势职能可以合理反映城市发展与资源的依赖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分类方法:按照资源依赖强度,可以静态地将城市划分为强依赖型、中依赖型和弱依赖型;利用资源脱钩模型,可以动态地将城市分为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强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和弱负脱钩6种状态。进一步对107个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资源脱钩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资源型城市转型初见成效,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地区发展现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青龙  朱美峰  郭丕斌  
资源型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应依据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在对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具化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脱钩理论,从资源依赖度脱钩、生态环境压力脱钩、可持续发展能力耦合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耦合四方面构建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999-2016年山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经济转型绩效综合指数从2011年之前的Ⅳ级提升到2011-2016时段的Ⅱ级;说明2010年"综改区"设立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绩效显著。除可持续发展动力耦合指数外,山西资源依赖度脱钩指数、生态环境压力脱钩指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耦合指数的绩效等级在2011-2016时段都有较大提升。山西经济未来转型,应重视人力资本及技术、知识等要素积累,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建升  边悦  
我国正大力发展低碳社会,在这条道路上,资源型城市面临较多困难。发展低碳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脱钩。为了探究资源型城市的脱钩过程,本文选择了金昌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利用弹性因子法计算了其2002年至2012年间工业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废水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发现:金昌市基本实现了环境成本与工业发展相脱钩,但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借助金昌,得以一窥该类城市未来发展路径,即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实现低碳的要求,但若是政策引导合理、逐步降低环境成本,仍能使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盛业旭 欧名豪 刘琼  
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7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脱钩作为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理论及方法.仍然存在脱钩概念模糊、脱钩测度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影响了其应用效果。对此.本文首先在总结现有脱钩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分为“速度脱钩”和“数量脱钩”两类.其中“速度脱钩”是指同一时期内资源环境消耗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数量脱钩”是指资源环境消耗数量(或水平)随经济增长出现平稳或下降;然后.借助“环境高山”分析了脱钩测度的管控意义.指出脱钩测度不仅仅是为了回答“脱钩与否”.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资源环境与经济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新民  于文成  吴士健  
与以往对低碳城市发展治理策略研究往往基于同类类型进行分析不同,本文依据城市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和城市GDP两个维度将现有城市划分为初级发展城市、能源浪费城市、能源依赖城市、优质发展城市四类,并根据每类城市发展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参与主体提出不同分类城市实行低碳城市建设的治理策略,以期能够为不同类型的低碳城市治理提供具体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强  方鑫  左翔  
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进行估计。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构建城市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三种类型的脱钩模型,对城市化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初步估计。其次,构建了非线性的计量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来验证这种非线性脱钩关系的存在,并探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城市化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脱钩效应非常相似,脱钩现象不明显,主要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城市化碳排放强度脱钩现象显著,主要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化与碳排放呈现出倒"N"型的几何特征,在城市化率极小值和极大值拐点的两个拐点之间,碳排放与城市化正相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强  方鑫  左翔  
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进行估计。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构建城市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三种类型的脱钩模型,对城市化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初步估计。其次,构建了非线性的计量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来验证这种非线性脱钩关系的存在,并探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城市化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脱钩效应非常相似,脱钩现象不明显,主要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城市化碳排放强度脱钩现象显著,主要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化与碳排放呈现出倒"N"型的几何特征,在城市化率极小值和极大值拐点的两个拐点之间,碳排放与城市化正相关,其它时期负相关。城市化碳排放脱钩状态受人均收入和二产占比因素正驱动,研发强度、外资占比、公交车辆占比和区域等因素负驱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安娥  陈丽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华  苏维词  赵卫权  
为揭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文章采用"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量(用水量)和水质(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采用Tapio弹性指数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质型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量型或水质型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脱钩平均值为0.138;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实现贵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限制工业用水和污水排放量,还要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另外,相比水足迹,运用水生态足迹的视角评价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有助于丰富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评价角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宝根  杨树旺  赵玉  易松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IPCC碳排系数法,TAPIO脱钩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2010年后增速趋于下降并于2016年开始转入负增长,省际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2)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省际和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3)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不同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及增速呈现不同的时序波动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化肥是最主要碳排放源;(4)中国2000—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以"弱脱钩"为主,但2013—2017年不同省域的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趋于差异化。研究结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性显著,且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不同阶段和不同省域呈现不同脱钩类型,需突出减排重点、实施差异化策略及注重绿色发展等多途径推进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永华  徐莉  朱同斌  
电力工业的发展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资源瓶颈、环境约束的问题越来越尖锐。本文拟通过改进的脱钩弹性系数法作为评价指标来进一步评估电力工业的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并采用新世纪以来电力工业的发展面板数据,得出定量研究的确定性结论。通过一级脱钩和二级脱钩的分析,衡量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依赖关系的强弱程度,结果显示:电力工业的一级脱钩和二级脱钩均未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面临极大考验,低碳产业化道路漫长而艰巨。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给出决策意见和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忠文  徐承红  
运用水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全国及31个省市地区1999—2016年的水足迹,定量分析我国18年来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结合Tapio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进行评价,同时对我国水资源预测到2025年。结果表明:除2000年和2007年外,水足迹呈现上涨趋势,农业水足迹一直是水足迹的重要主体部分;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用水所占比重过大,进出口虚拟水占比太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基本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得益于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脱钩状态整体优于农业;脱钩弹性在不大于0.0116的水平下,可以实现水资源匮乏度态势的逆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韩立  王柏源  
为掌握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采用概括和比较分析的手段,从脱钩概念界定、脱钩分析的主要关注领域、脱钩分析的测度方法以及脱钩指标4个方面对资源环境领域的脱钩分析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归纳出已有研究的几个特点:①不同研究对于脱钩的定义和类型划分不同,就脱钩而言,主要区别在于所包含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衰退性脱钩中的类型不同;②目前脱钩分析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以及部分行业(产业)层面的环境(资源)压力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脱钩分析;③不同研究所采用的脱钩测度方法有很大差别,目前大致有8类不同的脱钩测度方法;④脱钩指标也是脱钩分析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越来越多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常恒  
基于资源型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卫星灯光数据考察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生产要素的流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的要素流动存在一个悖论,即就资源型城市平均而言,人口流动越活跃,其经济绩效相对越低;货物流动越活跃,其经济绩效越高。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是:人口流动越活跃的资源型城市其本身的产业结构不均衡,阻碍了经济发展;货物流动越活跃意味着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交换越流畅,因而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并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