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3)
2023(16692)
2022(13303)
2021(12197)
2020(10050)
2019(22433)
2018(22247)
2017(42574)
2016(22633)
2015(25070)
2014(24733)
2013(24061)
2012(21225)
2011(18678)
2010(18417)
2009(16977)
2008(16590)
2007(14770)
2006(12787)
2005(11440)
作者
(61409)
(51524)
(51077)
(48356)
(32570)
(24314)
(23139)
(19935)
(19508)
(18140)
(17459)
(17250)
(16096)
(16066)
(15722)
(15574)
(15375)
(14957)
(14728)
(14691)
(12486)
(12407)
(12291)
(11810)
(11493)
(11430)
(11311)
(11272)
(10144)
(10127)
学科
(96820)
经济(96724)
(92638)
(84061)
企业(84061)
管理(83855)
方法(42002)
业经(34478)
数学(33041)
数学方法(32618)
(30349)
(29267)
中国(26300)
技术(22117)
(21984)
农业(21930)
财务(21925)
财务管理(21898)
企业财务(20764)
(18716)
理论(18525)
(18055)
(18009)
环境(17662)
地方(17583)
(16247)
(14685)
(14271)
贸易(14258)
技术管理(14202)
机构
学院(316290)
大学(308487)
管理(132256)
(130568)
经济(128138)
理学(114098)
理学院(113063)
管理学(111329)
管理学院(110741)
研究(94586)
中国(75555)
(63744)
(60019)
科学(56995)
(48159)
财经(48159)
(47753)
中心(45700)
(44588)
业大(44378)
(43844)
研究所(40445)
经济学(39207)
北京(38948)
(38187)
(38121)
师范(37802)
农业(37337)
商学(36092)
商学院(35772)
基金
项目(217737)
科学(175445)
研究(162861)
基金(159607)
(137373)
国家(136180)
科学基金(120790)
社会(106445)
社会科(101137)
社会科学(101114)
(87237)
基金项目(84776)
自然(76672)
自然科(74846)
自然科学(74831)
教育(74124)
自然科学基金(73530)
(71225)
编号(66183)
资助(62526)
成果(50751)
(50616)
重点(48398)
(47652)
(47293)
创新(46456)
国家社会(44886)
课题(44120)
(42946)
(42233)
期刊
(143629)
经济(143629)
研究(84371)
中国(61277)
管理(54359)
(49932)
(44219)
科学(41947)
学报(41754)
大学(33101)
技术(32547)
教育(31239)
学学(31094)
农业(30793)
业经(26913)
(26299)
金融(26299)
财经(23610)
经济研究(21737)
(20469)
(19363)
问题(18919)
技术经济(18010)
科技(15915)
资源(15807)
图书(15697)
现代(15579)
财会(15545)
商业(14942)
(14459)
共检索到45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睿   林春培   李京   花冯涛  
受全球数字化浪潮冲击,企业间创新竞争已从单元级或流程级竞争逐步演变为多主体合作系统级竞争,如何破解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成为企业成功的密码。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资源编排—数字化能力—创新生态系统”逻辑框架,探究从零起家的互联网品牌企业通过实施资源编排推动企业数字化能力形成与提升,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互联网品牌企业阶段性资源编排行为衍生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3种差异化模式,即“单一主体式—整合开拓式—自生长互联式”;(2)资源编排行为作为重要促因始终伴随互联网品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而数字化能力则作为中介变量随两者共生演化;(3)资源编排行为的3个子过程“资源构建—资源捆绑—资源撬动”在互联网品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均能直接或间接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结论可为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加速了市场生态的复杂多变,面对高频创新和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平台型电商企业如何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已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数字化能力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基于608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能够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同在数字化能力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价值共创意愿正向调节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同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表明,培育数字化能力能够增强平台型电商企业的抗冲击能力,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和提升创新主体价值共创意愿增强其适应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战睿  王海军  孟翔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赢得长期竞争的重要途径。如何破解领先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功的密码获得创新绩效?本文从核心能力视角切入,并聚焦中集集团的案例分析来诠释这一问题。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模型。其次,从核心能力视角解析主导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构建过程,并剖析嵌入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技术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在创新动力和创新意愿的驱动下,形成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2)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模块化思维实现系统参与者协同共生;(3)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是推动企业取得创新绩效的关键路径,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持续研究提供了机会窗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1)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3)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周洁  
从数字化赋能视角出发,以制造业领先企业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为例,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对发展过程中与数字化赋能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梳理,从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3个维度,分析系统发展阶段的关键事件赋能行为与赋能结果,揭示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结果表明: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经历了生态系统雏形、平台搭建、星际生态3个阶段,是从0到1再到N的演化过程,心理赋能、结构赋能及资源赋能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分别扮演内生动力、前提条件、关键动因的角色;在系统演化不同阶段,数字化赋能行为存在差异,赋能结果也有所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冰  周大铭  
文章在归纳国内外关于核心企业理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已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核心企业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其中包括:核心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创新生境和创新平台四个部分,并结合生态学理论,深入探讨了各结构部分的内涵和其相互作用关系,阐明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的相同和差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李玉洁   白明君   潘为华  
华为汽车是一个服务型核心企业,为汽车生厂商提供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并领导创新主体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和构建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为核心企业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4个核心范畴,核心企业沿着“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这一动态路径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华为汽车案例的实践启示是:服务型核心企业若拥有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也能够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要模拟系统构建的可行路径;重视数字要素、数字赋能在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燕青  
创新发展无疑是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其中,企业家主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关键。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功能主要决定于企业家精神,但是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与提升主要依赖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本文梳理总结了有关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以及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从中廓清了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确立了有关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最后,根据前述理论思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试图构建一个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逻辑框架,本着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价值体系创新的基本路线,指出实现中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和系统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赵天一   李玥  
产业生态化与数字化趋势同步深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范式,需要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基于政策组合理论和动态组态视角,分析数字化转型政策组合的构成要素,并以30个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探索系统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前因政策组态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政策组合由“政策战略—政策工具—实施情境”构成,其中政策工具根据系统不同的“转型失灵”划分为9种类型;在系统数字化转型启动、扩张和深入期,政策工具的有效组态皆不唯一,在政策战略指导下形成适用不同省域情境的多样化支持机制;在时间情境维度,核心政策工具既存在3个阶段的主导轨迹,也有某一或两个阶段的转折轨迹,政策工具的互补和替代机制分别呈现混合轨迹和转折轨迹。研究结果拓展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视域,丰富了政策组合理论应用情境及实证方法,并为产业数字化实践和政策优化提供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民超  蒋玉石  金佳敏  高增安  
本文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聚焦数字创新的组织属性,重构了企业数字创新能力的内涵、结构并进行量表开发与检验:(1)基于国内外文献,对跨行业、跨层级、跨职能的51名企业管理者进行访谈并编码;(2)探索性因子分析(N=226)净化量表,确定“数字技术基础能力、数字技术融合能力、创新需求捕捉能力、创新系统协同能力”4个子能力维度共22个题项;(3)验证性因子分析(N=245)等方法检验量表,验证了数字创新能力的有效性。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方法来衡量数字创新能力,为后续数字化情景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也为指导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宇航  于丽英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伟   董影   吕静文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8-2021年我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融合在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制度环境对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李盈  
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华为构建的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持续追踪1996—2022年系统“架构者”的资源编排行为及产生的资源编排结果,进而揭示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机理。结果表明:“架构者”通过资源连接和资源积累行为,搭建系统架构,形成系统雏形;在此基础上,“架构者”通过资源束集和资源转化,拓展系统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最后,“架构者”通过资源赋能和资源拓展推动系统走向成熟。研究对于核心企业通过资源编排推动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升级,进而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