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60)
2023(20447)
2022(17116)
2021(15808)
2020(13117)
2019(30263)
2018(30069)
2017(57378)
2016(31034)
2015(34898)
2014(35029)
2013(34374)
2012(31733)
2011(28555)
2010(28706)
2009(26160)
2008(25449)
2007(22524)
2006(20047)
2005(18006)
作者
(89937)
(74663)
(74048)
(70487)
(47657)
(35644)
(33782)
(29347)
(28607)
(26723)
(25437)
(25386)
(24003)
(23740)
(23057)
(23003)
(22243)
(22018)
(21508)
(21472)
(18781)
(18399)
(18205)
(17186)
(16691)
(16625)
(16499)
(16491)
(15160)
(14842)
学科
(127798)
经济(127653)
管理(87958)
(83423)
(66707)
企业(66707)
方法(52868)
数学(44862)
数学方法(44225)
中国(38592)
(36315)
(30216)
业经(30211)
地方(29806)
(28477)
(24992)
农业(24325)
理论(22708)
(22229)
贸易(22210)
(21388)
(21149)
银行(21098)
(20863)
(20292)
(20222)
金融(20214)
环境(19857)
技术(19372)
(18137)
机构
大学(438071)
学院(436269)
(173079)
经济(169141)
管理(168870)
研究(150764)
理学(144842)
理学院(143193)
管理学(140434)
管理学院(139637)
中国(113685)
(95322)
科学(93711)
(80206)
(76072)
(73144)
研究所(69102)
中心(68407)
(66156)
业大(64985)
财经(63207)
北京(60543)
(60517)
师范(59888)
(57408)
农业(56934)
(55118)
(53830)
经济学(51707)
师范大学(48269)
基金
项目(295426)
科学(231741)
研究(216975)
基金(212241)
(185328)
国家(183740)
科学基金(157374)
社会(135888)
社会科(128589)
社会科学(128554)
(115872)
基金项目(111516)
自然(101463)
教育(99941)
自然科(99055)
自然科学(99030)
(97280)
自然科学基金(97199)
编号(89631)
资助(87134)
成果(73166)
重点(66394)
(65507)
(64282)
课题(62214)
(60853)
创新(56730)
科研(56069)
国家社会(55889)
教育部(54950)
期刊
(196884)
经济(196884)
研究(131123)
中国(92443)
学报(70868)
(66769)
科学(64166)
管理(64003)
(60529)
教育(55486)
大学(53815)
学学(49874)
农业(45760)
技术(39656)
(39473)
金融(39473)
业经(33843)
经济研究(31843)
财经(30568)
图书(28342)
(26251)
问题(25306)
(23988)
商业(20541)
(20496)
技术经济(20484)
科技(20465)
理论(20251)
书馆(19825)
图书馆(19825)
共检索到661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忠青  刘坤新  
流通服务消费一体化发展,是提高我国流通效率,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资源整合理论,从横向、纵向视角出发,发现在横向视角下,提高流通服务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发挥流通服务的规模经济优势,借助数字化流通服务的数据溢出作用,会促进流通服务与消费融合;在纵向视角下,流通服务要素整合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水平,促进流通服务消费发展,并借助电子商务和新零售发展,提升流通服务消费一体化发展水平。最后,从降低流通服务要素壁垒、流通服务数字化转型、以产业链为基础,发挥流通服务平台优势等方面,给出提高流通服务消费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林  
基于资源整合的观点,对高职就创业课程教学与就业、创业、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钟祖昌  王洁  
随着粤、港、澳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联动、珠三角物流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三角地区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战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敬松  
在对沿江多个港口调研的基础上,对昌九一体化背景下,九江港口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港口整合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九江港口整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港口资源整合的一些具体举措,为昌九一体化港口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钟建法  韩丽风  
从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践的发展脉络出发,提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传华  
枢纽经济是通道经济、转口经济、过境经济的升级版理论,实践中创造了临空经济、临港经济、临站经济、临轨经济、站场经济等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有利于推进要素集聚、资源整合,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枢纽服务网络,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梳理了枢纽经济的理论形成过程:交通枢纽-要素枢纽-枢纽产业-枢纽城市,其最高阶段是枢纽产业与枢纽城市的融合共生、持续发展。我国枢纽经济建设成效初显,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枢纽功能定位有待明晰;要素整合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枢纽城市建设任重道远。结合我国枢纽经济发展状况,本文认为枢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为:从单式枢纽到综合枢纽,从实体枢纽到虚拟枢纽;从区域枢纽到国际枢纽;从城市枢纽到枢纽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枢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凤花  李全喜  马洪伟  
基于断裂点理论并结合都市圈经济区划的相关研究,构建了都市圈物流辐射范围模型,以上海都市圈为对象,结合2008-2011年版统计数据实证测算16个城市的物流综合质量变化、上海对都市圈其他15个城市的物流辐射范围,以物流空间圈层结构分析上海都市圈物流的发展特点。并从促进上海发挥都市圈物流核心作用、激发南京省会能量、弱化区位条件负面影响、充分利用群体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易振龙  
顺应我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战略,走历史文化与旅游整合发展的道路,能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产业辐射力。珠中江三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经营模式陈旧、区域整合不力、管理上条块分割等缺陷已经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在珠中江一体化的格局之下推进区域合作,对三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国文  王关校  
运用行动研究、实践发现等方法,对农村镇街社区教育资源整合领导、管理和监督评价等运行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得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领导机制、以各镇街成校为主导的资源整合管理机制、以百姓需求为第一要素的资源整合听证机制和以人为本的资源整合监督评价机制等结论。对农村镇街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古羽加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城乡一体化规模的持续扩大,其推动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创新与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环境变化、消费结构改善,解决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衡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打破了传统城乡二元制所构筑的经济壁垒,使商贸流通业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金林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对"两型社会"内涵与本质的分析入手,探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经纬   杨文博  
提高居民收入、消费和现代流通耦合发展水平,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效率,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定量评估了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和现代流通系统的耦合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城乡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消费和现代流通系统的耦合度在不断提升,但城乡不协调和消费率偏低是影响耦合度提升的主要短板,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提升耦合度,其中经济、社会和文化一体化是解释这种正向影响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雨宏  
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和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消费中心城市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中心城市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消费中心城市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具互动价值的城乡消费市场,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解释了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对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齐红倩  李志创  
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均是影响消费风险分担的重要金融因素。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对金融发展、金融一体化和消费风险分担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识别了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作用机制,并检验了地方政府干预对这一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和滞后效应,时变效应主要表现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后,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弱化;滞后效应则主要表现为二者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在中长期,尤其滞后2年时较为显著。进一步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干预抑制了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促进作用的波动,适度的地方政府干预仍不可或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迪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城乡流通一体化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至关重要。伴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全球疫情的蔓延,我国出口弥补国际市场供给不足,贸易顺差持续改善,国内经济逐渐恢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大循环视角,从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方面阐述城乡流通市场发展现状,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城乡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差距、城乡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差距、城乡受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差距等方面探讨城乡流通差距成因,最终从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商贸流通数据化和智能化发展、城乡民生资源分布等角度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给予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充分流通和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