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8)
- 2023(16563)
- 2022(14285)
- 2021(13498)
- 2020(11277)
- 2019(25862)
- 2018(25592)
- 2017(49654)
- 2016(26537)
- 2015(29776)
- 2014(29048)
- 2013(28169)
- 2012(25656)
- 2011(22967)
- 2010(22734)
- 2009(20662)
- 2008(20109)
- 2007(17430)
- 2006(15029)
- 2005(12710)
- 学科
- 济(103929)
- 经济(103814)
- 管理(83577)
- 业(78089)
- 企(67556)
- 企业(67556)
- 方法(50679)
- 数学(43303)
- 数学方法(42722)
- 财(27211)
- 中国(26870)
- 农(26666)
- 业经(24286)
- 学(22445)
- 技术(21026)
- 理论(20380)
- 地方(19755)
- 农业(18246)
- 制(17954)
- 务(17954)
- 财务(17884)
- 和(17882)
- 财务管理(17853)
- 贸(17421)
- 贸易(17410)
- 企业财务(16969)
- 易(16841)
- 环境(16291)
- 划(15500)
- 银(15352)
- 机构
- 大学(369726)
- 学院(367186)
- 管理(151903)
- 济(145627)
- 经济(142543)
- 理学(133208)
- 理学院(131747)
- 管理学(129388)
- 管理学院(128716)
- 研究(115349)
- 中国(85319)
- 京(77032)
- 科学(71486)
- 财(65897)
- 所(55340)
- 财经(54107)
- 业大(53029)
- 中心(52888)
- 农(52709)
- 江(51393)
- 研究所(50869)
- 经(49396)
- 范(48861)
- 师范(48459)
- 北京(48005)
- 经济学(44152)
- 院(42443)
- 州(42242)
- 农业(41054)
- 财经大学(40686)
- 基金
- 项目(259445)
- 科学(206203)
- 研究(190967)
- 基金(189981)
- 家(164333)
- 国家(162949)
- 科学基金(142319)
- 社会(121977)
- 社会科(115559)
- 社会科学(115531)
- 基金项目(101176)
- 省(100878)
- 自然(92504)
- 自然科(90345)
- 自然科学(90323)
- 自然科学基金(88742)
- 教育(88669)
- 划(84485)
- 编号(77840)
- 资助(77152)
- 成果(61742)
- 部(57509)
- 重点(57361)
- 创(56974)
- 发(54171)
- 创新(52517)
- 课题(52476)
- 国家社会(50298)
- 教育部(50068)
- 科研(49363)
- 期刊
- 济(151130)
- 经济(151130)
- 研究(103208)
- 中国(66840)
- 管理(56005)
- 学报(55594)
- 科学(52340)
- 财(50334)
- 农(46178)
- 教育(43122)
- 大学(42935)
- 学学(40097)
- 技术(32808)
- 农业(32327)
- 融(27345)
- 金融(27345)
- 财经(26337)
- 业经(25582)
- 经济研究(24390)
- 经(22549)
- 图书(20481)
- 问题(19328)
- 科技(18686)
- 技术经济(18031)
- 理论(17190)
- 业(17189)
- 资源(17183)
- 商业(16591)
- 版(16326)
- 现代(16152)
共检索到515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王丽璇 朱瑜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一个跨层次模型,探讨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变革开放性和交互记忆系统分别在其中的中介及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可以有效预测员工创新行为;员工的变革开放性部分中介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交互记忆系统在心理资本-变革开放性-创新行为这一中介机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变革开放性对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越强。文章有助于打开心理资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黑箱"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管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姜诗尧 郝金磊 李方圆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领导-成员交换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组织犬儒主义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2)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组织犬儒主义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莲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员工心理资本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并创造性地将知识共享引入到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试图揭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的"暗箱"。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183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心理资本对知识共享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珲 丁刚
运用AMO理论工具,对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整合,指出员工创新行为受到"我有创新能力"、"我有创新动机"及"我有创新机会"等三种心态的综合影响。选择创新自我效能感、内在工作动机和组织创新氛围三个变量,利用309名企业员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力、动机和机会因素均正向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机会也通过动机和能力的传导而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能力、动机和机会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上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即同时具备高能力、高动机和高机会的员工的创新行为最明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雯怡 宋典 尹轶帅
越轨创新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研究探索了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内在动机和创新激情的中介作用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促进员工越轨创新,内在动机和创新激情是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中介变量,创新自我效能感会提升员工内在动机、创新激情在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越轨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企业应当实施知识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并通过培育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员工越轨创新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瑜 王凌娟 李倩倩
本研究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视角,以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领导者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表明,领导者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直接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自信"和"希望"对员工创新行为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领导—成员交换间接产生影响;"韧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领导—成员交换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实,概括了研究结果对心理资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对中国企业的实践意义,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威燕 李强 王智宁
文章引入心理资本概念,构建了"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科研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创新行为在心理资本与科研绩效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与科研绩效均呈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在心理资本与科研绩效关系中发挥较强的中介作用,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将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行为,进而获得更高的科研绩效。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创新行为 科研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李云健 李娟娟
本研究从个体特质和组织环境感知两个视角对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对31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均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凤莲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下,创新已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作为组织创新的主体——员工的创新将对组织整体创新绩效和变革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创新活动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唯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能驱使个体将创新活动坚持到底。因此,探寻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并打开其作用机制的"黑箱",已成为当前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184名企业在职员工的调查,运用SPSS19.0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不仅直接影响,而且还部分通过知识共享间接影响员工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万明 李君锐
本文研究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引入了员工感知到的"员工对组织的责任"这一心理契约视角为中介变量,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进行调查,共收集312份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工作意义、自我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力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在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自我决策、影响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贵军
在创新过程中,员工创新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契约感知、组织承诺会直接影响着员工创新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文献研究,本文提出了四个研究假设,通过对来自国内100多家企业的1221份答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员工心理契约感知对其创新行为表现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员工心理契约感知状况越好,其创新行为表现就越突出;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创新行为的两因素都具有较强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情感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十分突出;组织承诺在心理契约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李超平 吴春波 洪如玲
本研究以国内某高科技集团公司位于北京、杭州等地七家分公司六百名知识员工为样本,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调节中介模型来解释心理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并应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1)心理资本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3)组织支持不仅可以调节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调节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效应。这表明,心理资本通过降低角色压力来减弱员工离职意向,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支持增强了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减缓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心理资本在降低员工离职意向方面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对指导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丛丛 李秀凤 张庆红 王荣松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员工主动行为对于企业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并获得先发优势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构型(发展型和维持型)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研究数据来自国内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64个分支机构中64名主管和434名员工,多层次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发展型和维持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主动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这些影响的边界条件存在差异。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显著提升具有高学习目标和高绩效追求目标员工的主动行为,对低学习目标和低绩效追求目标员工的主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而维持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则仅对绩效追求目标较低的员工的主动行为具有积极作用。研究从组织管理和个体差异交互视角,深化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主动行为的关系研究,并为企业有的放矢地提升主动行为提供一定实践启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雨珊 陈鹏宇 陶向南 彭达枫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情感信息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职场孤独感抑制了员工的创新行为,而在创新意愿和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中介的作用下,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更具说服力;研究还发现,员工传统性在领导成员交换和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到调节性作用,越是传统的员工,其感知的职场孤独感对其创新意愿的影响更大,从而明显抑制其创新行为的发生。研究提出,企业在鼓励员工创新方面应该采取措施尽量增进员工之间,尤其是员工与领导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从而消除员工的职场孤独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小青 陈永春
本文以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317份问卷数据为支撑,在验证了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绩效考核目标取向这一调节变量。实证结论如下:发展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评估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