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7)
- 2023(20262)
- 2022(16988)
- 2021(15842)
- 2020(13142)
- 2019(30016)
- 2018(29659)
- 2017(57569)
- 2016(31327)
- 2015(35169)
- 2014(35096)
- 2013(34146)
- 2012(31061)
- 2011(28065)
- 2010(28061)
- 2009(25960)
- 2008(25364)
- 2007(22364)
- 2006(19876)
- 2005(17777)
- 学科
- 济(124771)
- 经济(124613)
- 管理(96871)
- 业(89312)
- 企(74934)
- 企业(74934)
- 方法(53197)
- 数学(45685)
- 数学方法(45039)
- 农(35548)
- 中国(34548)
- 财(34268)
- 业经(29785)
- 制(27255)
- 地方(27214)
- 学(25384)
- 农业(23592)
- 贸(21743)
- 贸易(21732)
- 务(21184)
- 易(21114)
- 财务(21091)
- 财务管理(21043)
- 理论(21000)
- 和(20432)
- 环境(20096)
- 银(20014)
- 银行(19972)
- 企业财务(19937)
- 技术(19641)
- 机构
- 大学(441089)
- 学院(441041)
- 济(176924)
- 管理(174263)
- 经济(173018)
- 理学(150445)
- 理学院(148761)
- 研究(147567)
- 管理学(146145)
- 管理学院(145296)
- 中国(110497)
- 京(93520)
- 科学(89910)
- 财(84408)
- 所(72877)
- 农(67918)
- 中心(66949)
- 财经(66736)
- 研究所(66141)
- 江(65882)
- 业大(63010)
- 经(60650)
- 范(59243)
- 北京(58755)
- 师范(58732)
- 院(54361)
- 经济学(53208)
- 州(52907)
- 农业(52776)
- 财经大学(49581)
- 基金
- 项目(300680)
- 科学(237734)
- 研究(222565)
- 基金(218305)
- 家(189461)
- 国家(187873)
- 科学基金(162320)
- 社会(141041)
- 社会科(133693)
- 社会科学(133660)
- 省(116768)
- 基金项目(115138)
- 自然(104488)
- 教育(102609)
- 自然科(101988)
- 自然科学(101968)
- 自然科学基金(100103)
- 划(98227)
- 编号(91599)
- 资助(89090)
- 成果(74707)
- 重点(67539)
- 部(66530)
- 发(64474)
- 课题(62982)
- 创(62172)
- 国家社会(58244)
- 创新(58000)
- 教育部(57346)
- 制(57022)
- 期刊
- 济(196385)
- 经济(196385)
- 研究(130321)
- 中国(85357)
- 学报(66656)
- 管理(65760)
- 财(64870)
- 科学(62373)
- 农(62088)
- 大学(51385)
- 教育(50840)
- 学学(48078)
- 农业(42472)
- 融(39672)
- 金融(39672)
- 技术(38838)
- 业经(33084)
- 财经(32412)
- 经济研究(30745)
- 经(27751)
- 问题(25788)
- 图书(23320)
- 业(21855)
- 技术经济(20556)
- 理论(20469)
- 科技(20433)
- 资源(20329)
- 版(20215)
- 现代(20128)
- 商业(19270)
共检索到650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卫宏 周南 朱海庆
全球化竞争使区域品牌化对于一个城市、地区和国家的优势发展变得比过去更为重要。本文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采用质化研究与实证检验方法对区域品牌化的驱动要素与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的品牌化可由政治规制资源趋同、集群规范资源趋同和文化认知资源趋同3维动力及12构成要素驱动。其中,政治规制资源趋同源于领导专业性、目标一致性、资源动员性和群体协同性要素驱动;集群规范资源趋同源于资源优势性、产品优势性、产业优势性和产业规划性要素驱动;文化认知资源趋同源于价值观共享性、理论认知性、理念俗成性和角色定位性要素驱动。政治规制资源趋同、集群规范资源趋同和文化认知资源趋同对区域品牌识别,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卫宏 熊小明 苏晨汀
生态文明和绿色需求使生态区域品牌成为区域经济优势发展的重要资产,但学术界对生态区域品牌的内涵尚未深入探讨。本文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采用扎根探索与实证检验方法,开发生态区域品牌的维度模型及测量量表,以揭示生态区域品牌的内涵及构建策略。研究表明,生态区域品牌是一个由产品生态性、产业生态性、环境生态性、文化生态性和政治生态性所体现的多维度位阶结构。其中,产品生态性源于产品有机性、产品环保性、产品绿色技术性和产品认证性;产业生态性由产业低碳性、产业循环性、产业集群性和产业规划性生成;环境生态性产生于资源优势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和发展可持续性;文化生态性源于生态价值观共享性、生态理论认知性、生态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卫宏 孙茹
区域品牌的资产公共性和累积性使驱动区域内的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至关重要,但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领域展开深入考察。本研究提出并检验了一个基于资源环境形成的制度压力正向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构建与社会期待相一致的资源环境可以形成区域内相应的制度趋同压力,对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其中,感知竞争者的参与和成功可以形成模仿压力;政府和消费者的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强制压力;感知区域品牌化的有用性和参与价值则可以形成规范压力。这些模仿的、强制的和规范的制度压力对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程度不同的正向驱动作用。
关键词:
区域品牌化 企业参与 资源理论 制度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茂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熊曦博士的专著《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2015年10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阐述了区域产业品牌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的系统性策略,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论的指导性强,对各地区培育区域产业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通读全书,我认为是一部研究区域产业品牌创新的力作。一是理论创新性强。现有的品牌研究大多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启万 王兴元
通过文献研究建立了品牌环境生态化的判断标准,界定了产业集群品牌环境生态化、品牌生态管理和品牌关系质量的主要构成维度和关键要素,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以此建立了关系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区位环境、供应资源、关系网络和公众基础的生态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群内企业实行品牌生态管理,客户的品牌满意、品牌信任、品牌承诺等关系质量也越好,即产业集群品牌环境生态化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实行品牌生态管理,进而有利于提升品牌关系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元
品牌产品在区域市场生态运作过程中存在聚集与分散现象,有时品牌群聚有利于品牌产品群的存活和成长,但市场生态空间中品牌(产品品种)数量过分稀少和过分拥挤都会发生负面作用。每种品牌(产品品种)群落在市场中都有自己的最合适密度值,这种生态密度控制效应被称为品牌(产品品种)市场空间密度制约效应,即品牌区域市场阿里效应。区域市场中品牌(或产品品种)生态密度控制阿里效应按不同市场空间尺度呈现出多种类型与形态,并存在于多种现实及虚拟空间中,相互关联与制约,呈现连带性。案例研究证实了市场营销阿里效应的存在性。区域品牌市场阿里效应对品牌区域生态营销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佐飞
浙江经济以企业集群为特色,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以地方产业为特色的区域品牌。文章从浙江产业集群现状出发,分析了构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文章认为,浙江区域品牌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作用和集群企业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 建设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学军 王松峰
区域品牌与中小企业集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从区域品牌内涵的科学界定出发,研究区域品牌的相关属性,阐述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积极效应,探讨中小企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区域品牌 品牌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卫宏 张宇东
在区域竞争中,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探索性开发区域品牌化中企业的文化认知维度及其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机理,实证确认了区域品牌化中企业的文化认知包括集体信念、传统规范、常规惯例和角色定位四个维度。其中,集体信念由成就自我、利益获取和愿景导向构成;传统规范包括情感归属、传统习俗和团结意识;常规惯例包括交互共识、内隐规范和思维取向;角色定位包括责任意识、志愿意识和学习意识。企业的文化认知维度对驱动企业参与和促进区域品牌化具有积极影响。这些结果对于从文化认知视角开发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战略具有管理启示。
关键词:
区域品牌化 文化认知 企业参与 驱动机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卫宏 张宇东
在区域竞争中,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探索性开发区域品牌化中企业的文化认知维度及其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机理,实证确认了区域品牌化中企业的文化认知包括集体信念、传统规范、常规惯例和角色定位四个维度。其中,集体信念由成就自我、利益获取和愿景导向构成;传统规范包括情感归属、传统习俗和团结意识;常规惯例包括交互共识、内隐规范和思维取向;角色定位包括责任意识、志愿意识和学习意识。企业的文化认知维度对驱动企业参与和促进区域品牌化具有积极影响。这些结果对于从文化认知视角开发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
关键词:
区域品牌化 文化认知 企业参与 驱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宁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研究了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并采用《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13—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投资结构和收入分配三个路径来影响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升级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投资结构会反刺激经济发展,通过收入分配的负向影响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宁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研究了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并采用《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13—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投资结构和收入分配三个路径来影响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升级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投资结构会反刺激经济发展,通过收入分配的负向影响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茹 赵卫宏 谢升成
区域品牌化的公共属性且难获短期回报导致管理者面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挑战。本文基于制度理论开发了一个行业竞争度调节下的制度环境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概念化模型以回应这一挑战。来自我国3个区域品牌化典型地区10个行业716个样本证据显示,区域品牌化的制度环境压力(规制的、规范的、认知的)对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认知性趋同压力对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规制性和规范性趋同压力分别通过认知性趋同对企业参与具有间接影响。此外,行业竞争度对制度环境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具有调节效应。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强,规制性趋同压力对规范性趋同压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变化,而对认知性趋同压力的影响呈趋弱态势;规范性趋同压力对认知性趋同压力的影响效能,以及认知性趋同压力对企业参与的影响效能则呈趋强态势。这些研究结论为基于行业竞争条件构建驱动企业参与区域品牌化的制度环境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洪渠 石芬芳
哲学的功用在于对概念的澄清、观念的反思和方法的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演绎推理、图解分析等方法,以品牌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揭示品牌的哲学内涵,反思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观念,形成以概念、价值观、品牌关系、关系要素、行动策略为一体的高职院校品牌培育方法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品牌是学校与消费者共同培育并形成的新型关系。基于对学生、教师、企业、政府、媒体等关系要素的功能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品牌培育的行动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莹 郑江波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品牌涵盖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以及品牌营销等综合经济活动,是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表征之一。然而,由于区域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由此潜藏了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并同时产生了治理的必要性。文章首先界定了区域品牌的内涵、以及其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然后对区域品牌进行关于准公共品属性以及风险的经济学分析;最后针对区域品牌中的治理问题,以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进行系统阐述,并构建基于四个关键运行机制的区域品牌治理概念模型,以期为我国区域品牌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 治理机制 准公共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品牌建设新策略——区域品牌伞下的企业品牌联合
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变迁、逻辑与策略——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分析
企业整合品牌管理的制度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的探索性分析
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品牌发展策略
区域品牌创新驱动的传统农业集群价值链功能升级策略
品牌资产形成过程与食品企业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因及策略——基于信号机制对品牌资产形成影响机理的研究
企业品牌策略新命题:企业-区域-产业品牌伞
国外品牌在中国的转化研究:基于制度理论的合理性视角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定位策略研究——以鹤山男鞋为例
制度环境、企业间关系治理与区域品牌化绩效——基于中国第一批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