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9)
2023(18181)
2022(15441)
2021(14305)
2020(11872)
2019(27543)
2018(27383)
2017(52792)
2016(28475)
2015(32218)
2014(32265)
2013(31625)
2012(28901)
2011(26079)
2010(26213)
2009(23657)
2008(22898)
2007(20094)
2006(17654)
2005(15484)
作者
(81521)
(67730)
(67277)
(63804)
(43188)
(32532)
(30632)
(26735)
(25909)
(24183)
(23103)
(22809)
(21616)
(21386)
(20960)
(20676)
(20155)
(19927)
(19331)
(19325)
(16780)
(16678)
(16470)
(15572)
(15171)
(15140)
(14874)
(14848)
(13636)
(13273)
学科
(121658)
经济(121533)
管理(80737)
(77477)
(63174)
企业(63174)
方法(53368)
数学(46440)
数学方法(45675)
中国(34813)
(33098)
地方(29468)
业经(27918)
(26437)
(24231)
农业(22322)
(20386)
贸易(20371)
(20333)
理论(20081)
(19705)
技术(19364)
(19322)
环境(19004)
(17567)
银行(17525)
(17244)
(17055)
金融(17051)
(16816)
机构
学院(400796)
大学(400211)
(160216)
管理(160158)
经济(156736)
理学(138750)
理学院(137214)
管理学(134521)
研究(134324)
管理学院(133788)
中国(99915)
(86110)
科学(83346)
(71304)
(66888)
(63839)
中心(61238)
研究所(60912)
业大(59448)
(58878)
财经(57240)
北京(54639)
(54302)
师范(53798)
(52076)
农业(49553)
(49259)
(48121)
经济学(47731)
师范大学(43386)
基金
项目(276705)
科学(218173)
研究(202762)
基金(199692)
(173662)
国家(172211)
科学基金(148870)
社会(127428)
社会科(120844)
社会科学(120813)
(108896)
基金项目(105463)
自然(96862)
自然科(94566)
自然科学(94544)
教育(93723)
自然科学基金(92795)
(91159)
编号(83449)
资助(82881)
成果(66493)
(61859)
重点(61768)
(60355)
(57519)
课题(57397)
创新(53636)
科研(52441)
国家社会(52231)
教育部(51843)
期刊
(175700)
经济(175700)
研究(116757)
中国(80061)
学报(60909)
管理(59765)
(58107)
科学(57884)
(52511)
教育(47595)
大学(46713)
学学(43708)
农业(40585)
技术(38156)
(32804)
金融(32804)
业经(30903)
经济研究(28019)
财经(26856)
(23058)
问题(23041)
图书(22520)
(21082)
技术经济(20078)
科技(19433)
统计(19332)
资源(19051)
商业(18558)
理论(18389)
现代(17821)
共检索到588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路振华  
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资源、产业、人口协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资源现状决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决定城镇人口、产业发展决定城镇体系、城镇人口决定城镇规模。实现手段:通过农业结构大调整、农业经营模式大调整、农业功能大调整、农民身份大调整和农村布局大调整5大战略性调整,走"传统型村庄向功能型村镇演变、生态产业向多元化拓展、土地利用向集约规模化推进"的现代新型生态产业与社会发展道路。实现策略:小城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三个主体共同参与"、"三种模式组合推进"和"三种手段保障措施"的"三三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本文分析了未来上海市郊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本依据,明确了未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庭  
本文回顾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和所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这些问题并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后,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发展可遵循的发展模式,对其产业经济、功能布局、制度改革、生态建设、人文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阐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飞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城市化逐渐淡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不同于大城市的各种弊病,如何实现小城镇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各方的关注。产业是小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实体产业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就业、税收等百姓和政府的关键问题,才能实现人口、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在推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找准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地区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锋  张安地  
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和现存的城乡、工农和贫富差异滞胀及"三农"问题困惑,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此后,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实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杨  傅鸿源  
对美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其成功的五个先决条件,即自由的力量、积极肯干的劳动力、较低的成本、不断改善的通信和交通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成功的八个秘诀即积极肯干的态度、远见卓识、利用资源、强有力的领导人、鼓励企业家精神、保持地方控制、建立自己的品牌、利用跷跷板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科伟  
陕西小城镇具有发展水平低、分布不平衡、数量增长超过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等特征 ,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非农经济落后、宏观指导不力、微观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其发展上既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 ,又存在着自身基础薄弱、大中城市的竞争限制和地理环境制约等不利条件。作者认为陕西小城镇的发展应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突出重点 ,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 ,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基于此认识本文提出了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区和六种不同类型地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太碧  
小城镇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间的桥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小城镇发展有各种模式,比如农业商品化或产业化牵引模式、现代工业催生模式、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和旅游文化促导模式等,每种模式都需要产业支撑。本文在简要阐述不同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支撑产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四川双流县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支撑产业选择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放华  曾志伟  易纯  
大中小城镇应协调发展,小城镇有自身的发展机制和规律,其发展表现为城镇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湖南省小城镇实际,分析归纳了多种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和产业发展的机制,建立了多种适应我省小城镇发展的多模式,并提出了建设好小城镇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强  
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状况,考察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简要回顾了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西部地区的现状,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  杨青山  王晗  
在总结当前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存在的分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并通过对具体小城镇的地域类型、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进行判别,构建了五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分别为城市扩展的"变农模式"、城乡互融的"合农模式"、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村企共建的"新农模式"和城村互联的"带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晔  
经济的全球化促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兴盛也促进了城镇化进程,而且,一些小城镇的旅游业也随之协同发展。着眼协同理论,旅游小城镇呈现出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核心产业链的企业协同、产业集群协同三个层次。而要彻底达到协同发展,却要相关制度并举,完善利益协同、目标协同、信息协同、创新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措施,最高效度的支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春根  
文章通过对英国小城镇和中国小城镇的现状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两国小城镇模式差异进行对比,从中得出中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从公众参与、城镇规划、多方协调等多方面进行借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曾鹏  曹冬勤  
特色旅游小城镇作为一种新型的城镇类型,实现特色旅游小城镇与周边要素的融合对于发展旅游产业和加快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高速公路交通量与特色旅游小城镇慢旅游出发,通过引进旅游流、交通流和民族主题酒店三个中间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协同路径研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交通量对于特色旅游小城镇慢旅游模式既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也可以通过交通流、旅游流以及民族主题酒店产生间接作用。基于此,提出实现协同的实施路径,既有利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与交通的深度融合,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