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0)
2023(14629)
2022(12661)
2021(11890)
2020(10008)
2019(23077)
2018(22820)
2017(44203)
2016(23946)
2015(26989)
2014(26764)
2013(25968)
2012(23585)
2011(20837)
2010(20434)
2009(18039)
2008(17303)
2007(14862)
2006(12617)
2005(10523)
作者
(65613)
(54593)
(54418)
(51762)
(34870)
(26147)
(24742)
(21679)
(20719)
(19234)
(18668)
(18243)
(17113)
(17025)
(17014)
(16527)
(16452)
(16391)
(15676)
(15629)
(13522)
(13352)
(13188)
(12555)
(12284)
(12076)
(11972)
(11926)
(10930)
(10764)
学科
(92115)
经济(92018)
管理(70963)
(70148)
(58532)
企业(58532)
方法(47778)
数学(42081)
数学方法(41511)
(25344)
中国(24017)
(23817)
业经(20303)
技术(19520)
(18555)
理论(17852)
农业(17530)
地方(16497)
(16280)
财务(16204)
财务管理(16175)
(16018)
贸易(16014)
(15582)
企业财务(15424)
(14362)
(14350)
环境(13860)
(13058)
教育(12750)
机构
大学(330059)
学院(329112)
管理(136033)
(129677)
经济(126973)
理学(119626)
理学院(118406)
管理学(116232)
管理学院(115639)
研究(102058)
中国(73488)
(68343)
科学(63449)
(56455)
业大(49776)
(49450)
(48800)
中心(47229)
财经(47223)
(45275)
研究所(44979)
(43440)
(43315)
师范(43030)
北京(42430)
经济学(39148)
农业(38715)
(37571)
(36831)
技术(36527)
基金
项目(236801)
科学(187381)
研究(173861)
基金(172550)
(149425)
国家(148201)
科学基金(129230)
社会(109248)
社会科(103629)
社会科学(103601)
(92647)
基金项目(92258)
自然(85090)
自然科(83172)
自然科学(83155)
教育(82279)
自然科学基金(81646)
(77787)
编号(71509)
资助(71201)
成果(55765)
(52690)
重点(52437)
(50119)
(49047)
课题(48300)
创新(46658)
教育部(45870)
科研(45348)
大学(45003)
期刊
(130335)
经济(130335)
研究(90552)
中国(59831)
学报(50537)
管理(48688)
科学(47003)
(43593)
(42510)
教育(41401)
大学(39408)
学学(37029)
技术(33539)
农业(31037)
(22564)
财经(22564)
金融(22564)
业经(21864)
经济研究(21031)
(19226)
技术经济(17103)
图书(17043)
科技(16815)
问题(16802)
(15969)
理论(15528)
(14831)
实践(14307)
(14307)
现代(14151)
共检索到454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汶荣  
将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为高劳动生产率组和低劳动生产率组两个对照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资本、技术、高技能劳动者等生产要素与企业发展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低的组中,资本与企业发展有显著相关性,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明显,企业更愿意用资本替代高技能劳动者;劳动生产率高的组中,技术、高技能劳动者与企业发展有显著相关性,技术对高技能具有偏向性,企业倾向于选择高技能劳动者。为此,企业应主动参与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职业教育机构需精准定位高技能劳动者的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政府要加强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和有效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周泰云  王炽鹏  
本文基于技能劳动供求的视角,运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检验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技能劳动,而技能溢价扩大的主要原因正是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的作用,它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通过增加技能劳动需求,致使技能劳动者和非技能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2)工业和制造业中物质资本与技能劳动的互补性是存在的,并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产生正向推进作用,而技能劳动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勇  柏喆  
为剖析中国地区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作用,创新性地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集聚效应融合起来,运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在对各地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集聚效应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中国地区工资差距增大,且地区工资差距主要体现为高技能劳动者的地区工资差距;地区工资差距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主要是由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集聚效应的综合影响,表现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高技能劳动者使劳动者工资差距增大,集聚效应又不断通过劳动者的地区流动助力于提高所有劳动者工资促使地区工资差距形成。进一步反事实分析发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导致地区工资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缩小地区工资差距、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李粤麟  
本文基于三要素双层嵌套式CES生产函数和质量阶梯型技术创新模型,通过对企业行为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决定技术进步方向的各种因素,发现技术进步的方向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资本技能互补的间接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内部的规模效应。其中,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的机制有二:一是通过体现于资本的技术水平提高偏向于技能劳动,二是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偏向于技能劳动。运用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对中国1991-2016年期间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指数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于决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作用巨大,尽管在此期间直接效应偏向于非技能劳动,但是由于资本技能互补的间接效应和要素配置的规模效应偏向于技能劳动,且二者的作用强度均大于直接效应,从而使得中国的技术整体呈现出技能劳动偏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分类中的两个不同类型,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属于介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其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培养高技能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依靠正在逐步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层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该获取的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美琪  田艳  谢建勋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教育现代化做出要求。因此,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能够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工作后继续教育有效地衔接,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用工大省,《纲要》为河南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梁文泉  陆铭  
在城市里,具有高、低技能的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性,能够互相促进对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考察中国城市的技能分布及变化情况,得到以下三点结论:首先,高技能劳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它会促进城市工资提升、人口增加。其次,大城市会促进技能互补,使得大城市中不仅有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也可能会有更多的低技能劳动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高、低技能的劳动力同时向大城市集聚。最后,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城市抑制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性,其背后原因是高技能偏向性的落户政策导致低技能劳动力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受限,这不利于提升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黄腾飞  
高技能劳动需求的上升意味着内生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本文不仅揭示FDI的引进及其带来的竞争和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最终品部门、中间品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高技能劳动相对需求变化的影响机制和结果,而且采用行业成本转换法估计加入WTO以来中国FDI的增长及其带来的出口、竞争和技术模仿对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FDI的增长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且该结论并不是由FDI所选择的行业本来就是高技能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造成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蓉  
目前,高职教育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高职院校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琼  乐君杰  姚先国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这两种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我国高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通过传统工具变量法和基于异方差的工具变量法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1)自主研发显著提升了企业非生产性高技能岗位的占比,但技术引进对此具有显著负效应;(2)自主研发对高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在不同类型企业具有明显差异,对非出口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具有正效应,对出口企业和东部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但技术引进对所有类型企业的高技能劳动需求均呈显著负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禀赋结构和出口贸易政策可能是影响我国企业选择非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秀  马应魁  王瑾  殷培峰  李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