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3)
- 2023(13045)
- 2022(11053)
- 2021(10285)
- 2020(8428)
- 2019(19461)
- 2018(19040)
- 2017(35476)
- 2016(18994)
- 2015(21441)
- 2014(21101)
- 2013(19948)
- 2012(18551)
- 2011(16618)
- 2010(16442)
- 2009(14581)
- 2008(13891)
- 2007(11879)
- 2006(10183)
- 2005(8994)
- 学科
- 济(80538)
- 经济(80455)
- 业(50668)
- 管理(50381)
- 企(40197)
- 企业(40197)
- 方法(32612)
- 数学(28879)
- 数学方法(28497)
- 中国(25605)
- 农(22305)
- 地方(21831)
- 业经(18359)
- 财(17965)
- 农业(15351)
- 贸(13882)
- 贸易(13870)
- 技术(13475)
- 易(13413)
- 融(13057)
- 金融(13056)
- 制(12861)
- 银(12747)
- 银行(12732)
- 学(12470)
- 环境(12361)
- 行(12318)
- 发(12216)
- 理论(12148)
- 地方经济(12035)
- 机构
- 大学(255038)
- 学院(252339)
- 济(106431)
- 经济(104391)
- 管理(99394)
- 研究(86089)
- 理学(85857)
- 理学院(84903)
- 管理学(83385)
- 管理学院(82901)
- 中国(63829)
- 京(53464)
- 科学(49766)
- 财(47928)
- 中心(40529)
- 所(40509)
- 财经(38245)
- 农(37564)
- 江(37354)
- 研究所(36696)
- 范(36280)
- 师范(35938)
- 经(35058)
- 业大(34712)
- 北京(33591)
- 经济学(32587)
- 院(31966)
- 州(29769)
- 经济学院(29412)
- 师范大学(29036)
- 基金
- 项目(175347)
- 科学(140559)
- 研究(133599)
- 基金(127229)
- 家(109929)
- 国家(108632)
- 科学基金(94715)
- 社会(86225)
- 社会科(81827)
- 社会科学(81808)
- 省(69293)
- 基金项目(67076)
- 教育(63010)
- 自然(58925)
- 划(58249)
- 自然科(57596)
- 自然科学(57582)
- 自然科学基金(56539)
- 编号(54256)
- 资助(50778)
- 成果(43915)
- 发(42539)
- 重点(39674)
- 部(39498)
- 创(38088)
- 课题(38081)
- 国家社会(36004)
- 创新(35316)
- 大学(34968)
- 教育部(34723)
- 期刊
- 济(115888)
- 经济(115888)
- 研究(78214)
- 中国(55036)
- 教育(39104)
- 管理(37907)
- 财(36353)
- 农(34994)
- 学报(34668)
- 科学(33493)
- 大学(29142)
- 学学(26023)
- 农业(24731)
- 技术(24149)
- 融(23983)
- 金融(23983)
- 业经(20267)
- 财经(18753)
- 经济研究(18640)
- 经(16220)
- 问题(15209)
- 图书(13501)
- 业(13341)
- 科技(12201)
- 技术经济(11975)
- 世界(11842)
- 贸(11711)
- 商业(11221)
- 理论(11121)
- 坛(10972)
共检索到38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静 李林曙 王丽娜
遵循同一标准、运用实质等效原则,对各种渠道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定位,是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在具体工具的选择方面,资历框架成为衡量各类学习成果等级的标准;能力单元将资历框架下沉到具体行业领域,通过资历框架等级、学习结果、学分、评价标准等核心要素,搭建以内容为本的标准,实现学习成果实质等效的要求,并为学习成果转换提供可能性。国家开放大学探索了一套"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职业课程构建模式: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工作任务,形成能力单元;以能力单元为基础建设证书课程和学历课程;基于能力单元阐述证书课程与学历课程的对应关系,并为学习成果的转换提供可能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余小娟
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与劳动市场体系中存在多元资格体系分立、教育领域内部无统一基准、人力资源供需失调等问题,而构建综合性资历框架及标准体系是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针对这一主题,目前国内研究层面呈现从比较研究逐步深化并转向应然性及本土化研究的发展,国内实践层面呈现从领域或地方的积极探索转向综合统一的资历框架开发的需求。国外资历框架构建已经进入较为成熟阶段,并且在理论基础搭建、核心内容与结构构成、具体教育领域运用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规律。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具有符合教育改革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的时代意义,结合中外发展背景与经验,未来我国综合性资历框架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构建学习成果导向的资格标准体系及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资格标准。未来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进一步发展还需在政策、理论与实践领域协同并进,守正出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雪婵 关燕桃 李怀俊
深化产教融合,对接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是国家发展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能力标准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借鉴香港能力标准说明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广东省建立了资历框架下能力标准的工作机制,探索出了能力标准开发模型、流程规范、能力单元描述等开发范式,这将为国内开发基于行业能力的能力标准提供参考范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姚文建 李彦忠
制度体系建设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柱之一。进行国家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既要借鉴国内外现代大学制度的经验,又要吸收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制度的合理内容,并植根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特征。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不同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科层化管理的"他组织",是具有自我管理和调整功能的"能动的自组织"。因此,其制度体系建设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作为"能动的自组织"和复杂办学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并呈现出二者有机融合的特征,具有整体性与协调性、长期性与稳定性、创新性与自我完善性、丰富性与渐进性。在内容框架上,应是以《国家开放大学章程》为根本和核心,以治理结构及体制机制为主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杨顺光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工程,国家在表述上使用"国家资历框架"而非"国家资格框架",体现了以"人"为本而非以"证"为本的中国人才观。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引导人才的形成、发展和有序流动,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普遍、必然选择,由此方能在高分化程度的现代社会实现社会整合并兼顾个人发展。中国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可以参考和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的理论基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价值引领,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成为依托"互联网+终身发展"融合平台的个性化素质评估与定制化发展指南系统,实现线上互联网平台与线下终身发展相关组织的交互融通,为国民提供终身发展的个人素质定位导航、教育培训方案定制、职业匹配与发展规划等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资历框架通过不同类别教育及培训体系内部成果的综合转换、学习成果的上下互通、不同资格的平等互认,为各级各类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共同参照,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的业绩成果等值互认,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弹性的终身学习阶梯,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岩 谢青松
《国家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7日—19日在重庆召开。会议围绕国家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具体包括资历框架的基本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和西部地区实践研究及政策建议等。第二次研讨会总结了先期成果,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对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施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资历对接 资历框架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苑大勇 袁宏宇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促进欧洲教育一体化,法国从内容和程序上改革原有国家资历框架,实现正规教育与和非正规教育的贯通。在此过程中,法国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动改革落地,以波尔多蒙田大学技术学院为典型案例,分析法国国家资历框架改革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对策发现,波尔多蒙田大学技术学院以欧洲资历框架为标准实现证书的国际互认;以项目制课程建设契合资历框架的能力要求;以学徒制与先前经验认证制度搭建职业人才成长路径。但应对过程中,依旧存在职业技能模块的概念边界模糊;语言证书认证具有同质化趋向;先前经验认证潜藏不平等风险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炳雄
在欧洲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下,欧盟启动欧洲资历框架建设。欧洲资历框架以资历和培训经历互认以及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制度支持,意在为各国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从而推动跨国界、跨机构学习。欧洲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中框架设计强调统一和畅通,组织实施中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界的协商机制及经费与立法保障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房佳时 佟欣秋
教学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法学专业作为国家开放大学的主要专业,其教学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连电大法学专业"律师实务"课程为例,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评价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经过分析得出:"诊所式"教学模式适合国家开放大学框架下法学专业学习者的需求,将成为未来远程高等法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忠明 王饶若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资历框构建逐渐席卷全球,许多国家将其视作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终身学习理念普及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政策不断推进并在实践领域开始实施和探索,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价值取向、模式、核心制度、运行机制和实践等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取向提出了思考,要厘清国家资历框架为谁服务,探索评价国家资历框架构建效果的方法路径,以及如何借鉴异域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南亚国家重视通过资历框架建设推动本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对南亚八个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模式、资历级别、能力标准、学分体系、政策立法和组织管理等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南亚国家资历框架既有本土特色,也有国际共性。与此同时,南亚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区域资历框架建设,以此促进成员国的教育质量提升和认证评测机制匹配。基于南亚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经验,对我国资历框架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秉持开放包容,加快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步伐;第二,聚焦本土特色,整合现有局部资历框架建设经验;第三,强调系统规划,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完整体系;第四,开拓国际视野,积极探索与国际资历框架的对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雪萍 李默妍
为提高证书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实现与欧洲资历框架的完全对接、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法国在2019年建立了新的国家资历框架。法国国家资历框架涵盖各级各类证书,与先前经验认证制度紧密相关,由法国能力署统一管理,其基本架构包括证书的涵盖范围、证书的等级划分与衔接、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以及对证书的管理。法国国家资历框架具有彰显证书整合功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吸收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特征。法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经验对我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不乏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法国 国家资历框架 证书 终身学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扬 王晓杰
教育与培训资历的跨境认可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跨境流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增强各国教育与培训资历的透明度,促进职业教育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和互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与应用了全球资历等级。我国可借鉴全球资历等级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与全球资历等级对接的国家资历框架与质量保证机制,加快推进学习成果跨境认可,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英 刘永权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发布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测评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但专门用途英语(ESP)能力等级量表还有待于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以国家开放大学突出职业性培养目标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特性及其与通用英语的共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量表为成人教育和开放教育的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为未来建立ESP能力等级量表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