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3)
2023(8460)
2022(7291)
2021(6906)
2020(6021)
2019(13782)
2018(13326)
2017(26814)
2016(13933)
2015(15421)
2014(14932)
2013(14582)
2012(12958)
2011(10932)
2010(10483)
2009(9288)
2008(9352)
2007(7378)
2006(6062)
2005(5098)
作者
(33965)
(28323)
(28187)
(27365)
(18012)
(13619)
(12962)
(11095)
(10794)
(10010)
(9803)
(9629)
(8890)
(8739)
(8731)
(8649)
(8528)
(8304)
(8040)
(7990)
(6771)
(6755)
(6748)
(6623)
(6514)
(6470)
(6044)
(6022)
(5542)
(5504)
学科
(51800)
经济(51752)
管理(43528)
(40521)
(34942)
企业(34942)
方法(28902)
数学(26469)
数学方法(26155)
(23718)
(21655)
税收(20222)
(20056)
(15767)
财务(15736)
财务管理(15706)
企业财务(14829)
(11945)
中国(11464)
业经(9761)
(8952)
(8367)
贸易(8364)
(8351)
(8192)
地方(8122)
农业(8072)
(7825)
(7724)
银行(7720)
机构
学院(177926)
大学(176386)
(75596)
经济(74363)
管理(74137)
理学(65118)
理学院(64578)
管理学(63599)
管理学院(63270)
研究(49231)
(46627)
中国(40264)
财经(35075)
(33768)
(31924)
科学(27792)
财经大学(26243)
(24994)
中心(24720)
经济学(24288)
业大(23267)
经济学院(22297)
(22289)
(21693)
商学(20823)
商学院(20666)
北京(20135)
经济管理(19906)
研究所(19305)
(19119)
基金
项目(125595)
科学(101095)
基金(95334)
研究(92231)
(81842)
国家(81217)
科学基金(72495)
社会(61444)
社会科(58597)
社会科学(58582)
基金项目(51021)
(47543)
自然(47038)
自然科(45988)
自然科学(45979)
自然科学基金(45156)
教育(42482)
(39769)
资助(38643)
编号(36692)
(28867)
成果(28182)
重点(27743)
(26914)
国家社会(26619)
教育部(25781)
(25535)
人文(25521)
创新(25286)
科研(25012)
期刊
(70222)
经济(70222)
研究(54460)
(41551)
中国(26537)
管理(25203)
学报(23320)
科学(21121)
大学(18624)
学学(18043)
(17503)
(17060)
财经(16647)
会计(15524)
(15383)
(15351)
金融(15351)
技术(15220)
财会(14231)
(14026)
税务(13666)
经济研究(12774)
农业(11659)
教育(11084)
业经(10314)
问题(9482)
通讯(9335)
会通(9314)
(8508)
理论(8445)
共检索到250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陶勇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即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即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陶勇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刘君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仕清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废除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敏  
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先确定有关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确定所得税费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基于资产负债表观,只有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得到完整、公允反映的基础上,有关的所得税费用才能完整、公允地反映。本文欲就资产负债表观在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运用做出说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贞  任汝娟  
现行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观对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影响日益明显,而资产负债观要求信息能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最相关的方式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本文基于这一观点,通过辨析现行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指出现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结合例子提出相应的会计处理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永鹏  刘辉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有三方面的特性:公允性、反映真实性、估计性。SFAS157(2006,9)和SFAS159(2007,2)以及FASB和IASB都极力倾向于在金融工具和一些特定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其中SFAS159允许和鼓励企业在金融资产和负债中采用公允价值。SFAS159中认为在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相关性,因为公允价值反映的企业现金流量而不是过去的交易。在SFAS159中认为,历史成本在评价企业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公允价值会计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其会计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资产减值会计建立的基础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观在某些方面是分离的。所以有必要将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应当将资产减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期末价值,并将其计量的差额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当中,即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耀  罗岩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我国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原来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三法统一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本文拟以山东省上市公司为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在山东省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美玲  区永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产生会计和税收差异,企业往往通过这种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进行避税。通过以沪深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总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姗姗  
损益观和资产负债观的优劣比较,一直是学术界较为热门的话题。损益观以历史成本计价,在虚拟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环境中,其涉及到的分摊预提等多种人为会计操作,容易引起短期行为和盈余操纵。资产负债观通常采用公允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优  
The paper presents comparatively detailed explanation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accountancy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The paper also indicates how to transform the later to the former.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更新是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但这种收益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但任何一项会计原则都有利有弊,因此,如何恰当地采用资产负债观,是当前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乐  徐芳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做一介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