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3)
2023(15907)
2022(13900)
2021(12981)
2020(10970)
2019(25413)
2018(25120)
2017(49310)
2016(26488)
2015(29682)
2014(29502)
2013(28941)
2012(26288)
2011(23350)
2010(23313)
2009(21105)
2008(20478)
2007(17691)
2006(15011)
2005(12669)
作者
(74813)
(62197)
(61742)
(58972)
(39681)
(29966)
(28072)
(24459)
(23611)
(22208)
(21245)
(20822)
(19701)
(19480)
(19310)
(19160)
(18587)
(18543)
(17896)
(17813)
(15346)
(15155)
(15142)
(14256)
(13891)
(13775)
(13771)
(13696)
(12565)
(12299)
学科
(105320)
经济(105207)
管理(77725)
(74494)
(63034)
企业(63034)
方法(56021)
数学(49758)
数学方法(48975)
(27838)
(26448)
中国(25258)
业经(22581)
(22123)
地方(19336)
(18955)
财务(18871)
财务管理(18833)
理论(18627)
(18062)
贸易(18052)
企业财务(17938)
(17911)
农业(17845)
(17513)
技术(17098)
(16044)
(15550)
银行(15511)
环境(15510)
机构
大学(370354)
学院(370020)
管理(150529)
(144720)
经济(141678)
理学(131986)
理学院(130582)
管理学(127883)
管理学院(127220)
研究(115686)
中国(85844)
(76778)
科学(73227)
(66116)
(58469)
业大(56808)
(56580)
财经(54573)
中心(54040)
研究所(52047)
(51797)
(49887)
北京(47516)
(47259)
师范(46763)
农业(46078)
经济学(44307)
(42486)
(42373)
财经大学(41162)
基金
项目(263609)
科学(208172)
基金(192881)
研究(189410)
(168436)
国家(167088)
科学基金(145021)
社会(118972)
社会科(112908)
社会科学(112877)
(102958)
基金项目(101970)
自然(96921)
自然科(94728)
自然科学(94705)
自然科学基金(92986)
教育(88886)
(86872)
资助(81113)
编号(76611)
成果(60360)
重点(58719)
(58180)
(55045)
(54697)
课题(52332)
创新(51292)
科研(51134)
教育部(50296)
大学(49614)
期刊
(144544)
经济(144544)
研究(101348)
中国(63085)
学报(59562)
科学(54150)
管理(53452)
(51175)
(50697)
大学(45547)
学学(43193)
教育(40429)
农业(35636)
技术(33981)
(30393)
金融(30393)
财经(26128)
业经(24312)
经济研究(24060)
(22195)
问题(18806)
统计(18711)
(18488)
技术经济(17977)
科技(17567)
(17459)
图书(17443)
理论(17199)
(17178)
商业(16326)
共检索到511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晓琴  古小华  
基于资产组合渠道对外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外汇干预与风险溢价存在协整关系、风险溢价是央行外汇干预的原因以及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导致了风险溢价以及汇率变化,总体上我国外汇干预是有效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峰  谢赤  孙柏  
外汇干预有效性评估历来都是外汇干预决策、实施及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拟合央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构造出合理有效的工具变量,进而修正GARCH模型在评估外汇干预有效性中的偏误。实证结果表明,1993~2004年间日本央行外汇干预操作由侧重调控汇率偏离水平,逐渐向压制短期内剧烈的负向波动转移;虽然抑制或扭转了日元相对美元的中短期升值,但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汇率波动,带来额外的货币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金旗  张兵  
通过建立央行反应函数以及对冲销系数的估计,发现我国央行在1994-2008年第三季度所采取的各种冲销政策手段,包括再贷款、再贴现、调整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对冲了由大量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被动增加的货币供给;而且随着公开市场操作的逐步成熟,冲销力度有所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刁锋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持续的、相对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七年多来,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通过资产组合渠道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齐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定向降准政策效果、持续实施效果以及政策传递途径和政策失效原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流动性未精确流入目标企业、行业;持续实施的定向降准政策也未改善原有政策的效果;定向降准政策以商业银行作为定向引导的途径效果不佳。最后从实施配套政策、改变定向调控思路、激活引导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齐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定向降准政策效果、持续实施效果以及政策传递途径和政策失效原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流动性未精确流入目标企业、行业;持续实施的定向降准政策也未改善原有政策的效果;定向降准政策以商业银行作为定向引导的途径效果不佳。最后从实施配套政策、改变定向调控思路、激活引导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晓峰  陈萍  叶文娱  
本文采用1999~2010年6月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外汇干预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有效性。根据邹氏检验结果将我国的外汇干预分为2个区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5年汇改前我国外汇干预的资产组合平衡渠道是有效性的,2005年汇改后随着国内外资产可替代程度的提高,我国外汇干预的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有效性下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霞  
本文利用1991年4月1日~2011年12月28日期间日本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日度数据、采用事件分析法对日本央行外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日本央行采取逆风向的外汇干预政策时对汇率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熨平了汇率波动,外汇干预是有效的。但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一方面,日本央行卖出美元和买入美元的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另一方面,联合干预和单独干预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此外,日本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受到干预方式的影响,央行低频率干预比高频率干预效果更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桂詠评  
本文以2004~2006年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未抵补利率平价的回归检验,得出中国国内外资产是不完全替代的结论。通过单位根检验、建立协整方程得到,人民币远期、即期汇率、国内外利率以及国内外资产比例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相应分析得出,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外汇干预是有效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陈萍  叶文娱  
本文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央行外汇干预结合起来,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均衡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来衡量我国外汇干预的有效性。1994—2010年2季度的实证结果显示除了个别季度受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长期失调程度比较大外,总体上央行的外汇干预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朝着均衡实际汇率的方向波动,从这个意义上看,央行的外汇干预是有效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刘林  
1994年以来,人民币经历了四次升值或贬值阶段。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同时对外汇干预进行了冲销。本文首先利用事前和事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构建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指数模型,然后利用LS、E-G协整、ECM和State-Space模型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测算出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指数。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是有效的,在一些时期内存在干预超调现象,并且货币当局的冲销也是部分有效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干杏娣  杨金梅  张军  
本文对事件分析法及其在央行外汇干预有效性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利用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从而为检验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人民币相对贬值(美元相对升值)时,支持人民币坚挺的干预效果要优于当人民币相对升值(美元相对贬值)时,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干预效果。在改变假设条件时,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晓萍  李进军  
文章在借鉴Fama和French(1998)公司价值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从公司内部现金和股利价值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将独立董事引入公司董事会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所持现金的价值,明显降低了股利对公司价值的贡献。这一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有效地抑制了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牺牲投资者利益、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文章还发现,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立龙  李敬  陈中伟  
股票指数短期内持续大幅下跌,股价普遍大幅折损的现象被称为"股市的异常波动"。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异常波动,政府有时会直接出资购买股票平抑股价,但其效果不一。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入市购买股票的救市效果进行实证测度。以我国2015年的"6.15"A股异常波动为背景,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标的,通过实证方法,评估买入式干预救市政策的效果,讨论平准基金合理运用的问题。首先对异方差波动模型进行相应探讨,然后利用ARCH模型分析我国"6.15"A股异常波动中上证综合指数的价格波动。实证结果表明,政府买入式干预对于平抑股指下跌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施策效果有限。由上述结论出发,提出去杠杆、完善救市机制等一系列对策建议,主张加快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