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4)
- 2023(14572)
- 2022(12929)
- 2021(12367)
- 2020(10446)
- 2019(24336)
- 2018(24094)
- 2017(47522)
- 2016(25709)
- 2015(29032)
- 2014(28888)
- 2013(28131)
- 2012(25639)
- 2011(22488)
- 2010(22618)
- 2009(20508)
- 2008(20124)
- 2007(17519)
- 2006(15062)
- 2005(13077)
- 学科
- 济(98458)
- 经济(98340)
- 管理(80555)
- 业(74399)
- 企(63948)
- 企业(63948)
- 方法(49959)
- 数学(43900)
- 数学方法(43102)
- 财(33104)
- 农(25865)
- 中国(24532)
- 务(22129)
- 财务(22039)
- 财务管理(21979)
- 业经(21702)
- 企业财务(20916)
- 学(20168)
- 地方(19128)
- 制(18155)
- 理论(17747)
- 农业(17120)
- 贸(16854)
- 贸易(16848)
- 易(16375)
- 技术(15777)
- 和(15630)
- 环境(14772)
- 银(14689)
- 银行(14654)
- 机构
- 学院(353174)
- 大学(352648)
- 管理(145001)
- 济(137139)
- 经济(134086)
- 理学(126104)
- 理学院(124798)
- 管理学(122274)
- 管理学院(121624)
- 研究(109253)
- 中国(83274)
- 京(74142)
- 科学(68040)
- 财(67575)
- 所(53611)
- 财经(53324)
- 农(51731)
- 业大(51239)
- 中心(51153)
- 江(50831)
- 经(48449)
- 研究所(48385)
- 北京(46670)
- 范(45366)
- 师范(44971)
- 州(41664)
- 经济学(40665)
- 院(40239)
- 农业(40149)
- 财经大学(39894)
- 基金
- 项目(243676)
- 科学(192083)
- 研究(179017)
- 基金(176981)
- 家(152854)
- 国家(151595)
- 科学基金(132038)
- 社会(111372)
- 社会科(105610)
- 社会科学(105581)
- 省(95274)
- 基金项目(94021)
- 自然(87280)
- 自然科(85273)
- 自然科学(85255)
- 自然科学基金(83667)
- 教育(83642)
- 划(79762)
- 资助(74290)
- 编号(74182)
- 成果(59337)
- 重点(53838)
- 部(53782)
- 创(50660)
- 发(50401)
- 课题(50047)
- 创新(47194)
- 科研(46829)
- 教育部(46731)
- 项目编号(46252)
- 期刊
- 济(144987)
- 经济(144987)
- 研究(102028)
- 中国(62419)
- 财(56182)
- 管理(52200)
- 学报(52180)
- 科学(48471)
- 农(45820)
- 大学(40425)
- 教育(39320)
- 学学(38024)
- 技术(32663)
- 农业(31730)
- 融(29383)
- 金融(29383)
- 财经(25544)
- 业经(24291)
- 经济研究(22954)
- 经(21648)
- 问题(18786)
- 图书(18366)
- 财会(17746)
- 技术经济(17333)
- 理论(17304)
- 统计(16618)
- 版(16277)
- 科技(16266)
- 实践(15804)
- 践(15804)
共检索到505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博文 姜林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政治激励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膨胀。利用"资产净值"分析后发现,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资产净值"为正,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尚可持续,但债务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防止债务规模持续扩大演变成债务危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婷婷 赵树宽 戴志敏
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适度规模研究成为地方政府性债务亟需解决的重点,然而国内通用的警戒线标准单一,难以适用不同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要成因是地方经济发展压力较大,财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债务监管机制不健全。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应付利息。以审计署对于C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政府性债务余额的增长率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呈正相关,与GDP增速呈负关,与债务利息增长率呈正相关。通过模型对C市地方政府新一期债务规模进行预测,发现预测的债务规模远高于警戒线限定值。建议相关部门...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适度规模 审计结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于漾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兴起,地方政府债务呈井喷式增长,其中隐含的风险不断累积,部分地方政府不堪重负。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有效控制债务规模。目前,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受地方债历史原因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于漾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兴起,地方政府债务呈井喷式增长,其中隐含的风险不断累积,部分地方政府不堪重负。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有效控制债务规模。目前,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受地方债历史原因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关键词: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财政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荣
选取2002-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考量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原因,而地方政府债务不是影子银行的原因;地方政府债务对自身的促进作用小于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影子银行对自身的推动作用大于地方政府对影子银行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VAR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崔邦
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政策目标,取决于政府债务规模是否适度。理论模型表明,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政府债务规模是存在的,而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理论命题。基于2003~2017年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促进中国省级政府经济增长的最优债务规模转折点大致在20%~25%之间,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效应的转折点分别是25.2%、23.3%和20.1%。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债实现经济阶段性增长,但应该控制其合理规模,并理顺地方政府债务作用机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兰峰 陈雨潞 达卉莉
本文基于2014—2018年全国273个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本地区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存在交互抑制效应;在邻近城市与本城市之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存在交互促进效应。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抑制效应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强度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作用更显著。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估计结果显示,提高教育支出效率、市政基础设施支出效率和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可显著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效率可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进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可持续协同发展提供了研究启示与政策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亮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严重威胁中国经济安全。文章着力于研究国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预测,并寻求建立地方政府可持续性债务的路径,对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规模 可持续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周春雨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务。本报告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辉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理论及实践方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其次,在与美国和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约束 财政分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石涛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大幅攀升,从债务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估计,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高达20万亿元。债务的平均期限约7年,平均利率约10%,每年需偿还4万亿元。从投资项目、抵押资产、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中央政府政策四个偿债来源看,每年还存在1万亿元的资金缺口。论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根源进行分析,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严控债务规模、开放融资渠道、维持土地政策不变、开展债务重组和财政重整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振海 门宁
作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举措,债务置换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调节地方债券利率期限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风险减缓后,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债务新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整体调查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基础上,从债务置换的视角评估有关置换效果,分析新的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修正问题、规避风险的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置换 风险处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占东 王雪标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这一事实,利用跳跃扩散过程刻画"土地财政"对债务规模测度的影响。通过求解跳跃扩散过程,建立债务规模测度模型,分析债务规模与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波动率、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冲击效应测度土地出让收入冲击对债务规模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依赖于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波动率、债务风险以及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等要素。对于债务风险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要适度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