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2)
2023(17364)
2022(14980)
2021(14144)
2020(11864)
2019(27608)
2018(26900)
2017(51961)
2016(27814)
2015(31158)
2014(30843)
2013(30509)
2012(27809)
2011(24964)
2010(24516)
2009(22482)
2008(21879)
2007(18559)
2006(15864)
2005(13817)
作者
(77592)
(64736)
(63993)
(61111)
(41204)
(30963)
(29230)
(25275)
(24455)
(22888)
(21941)
(21848)
(20303)
(20182)
(19987)
(19867)
(19171)
(19171)
(18573)
(18486)
(15738)
(15732)
(15569)
(14707)
(14355)
(14329)
(14227)
(13890)
(12922)
(12717)
学科
(112154)
经济(112031)
管理(81538)
(78758)
(66062)
企业(66062)
方法(56403)
数学(49937)
数学方法(49329)
(31304)
中国(30276)
(28646)
业经(23879)
(22875)
(21863)
贸易(21853)
(21280)
(21231)
财务(21159)
财务管理(21121)
(20396)
企业财务(20161)
地方(19487)
农业(19180)
理论(17590)
技术(17274)
(17090)
(16692)
银行(16653)
环境(16626)
机构
大学(393088)
学院(389182)
(161054)
经济(157973)
管理(156511)
理学(137244)
理学院(135796)
管理学(133354)
管理学院(132654)
研究(128633)
中国(97016)
(82361)
科学(78186)
(73018)
(62794)
财经(60124)
(59735)
中心(58313)
研究所(57609)
业大(57141)
(55190)
(52836)
北京(51787)
经济学(49998)
(49812)
师范(49320)
(47096)
农业(47012)
财经大学(45409)
经济学院(45315)
基金
项目(273575)
科学(216778)
基金(202340)
研究(198293)
(176437)
国家(175047)
科学基金(151573)
社会(127354)
社会科(120862)
社会科学(120833)
基金项目(106736)
(103469)
自然(99161)
自然科(96936)
自然科学(96911)
自然科学基金(95196)
教育(91509)
(88061)
资助(84265)
编号(78955)
成果(63239)
(61795)
重点(60883)
(56872)
(56706)
教育部(53590)
国家社会(53493)
课题(53492)
创新(52961)
科研(52915)
期刊
(162919)
经济(162919)
研究(111697)
中国(67732)
学报(61347)
科学(56789)
管理(56046)
(56041)
(52772)
大学(47248)
学学(44641)
教育(39403)
农业(37074)
技术(32699)
(31970)
金融(31970)
财经(29217)
经济研究(27905)
业经(25682)
(25006)
问题(21231)
(19991)
统计(18289)
(18258)
技术经济(18213)
图书(18132)
(17996)
理论(17853)
科技(17785)
(16589)
共检索到54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莉萍  陈宇璇  张淑霞  LIU Ning  
使用2010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M-DID研究方法,基于费用归类操纵视角考察了"八项规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八项规定"对公款消费进行约束后,国有企业存在利用会计科目进行费用归类操纵的现象,即将部分原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公款消费,转移至资本性支出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非敏感性会计科目,且高管腐败程度高的国有企业是费用归类操纵的重灾区。国有企业表面看来减少了公款消费,实质却是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达到隐性腐败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隐性腐败账务处理的新路径,发现国有企业会利用非敏感性会计科目隐蔽公款消费,这为治理国有企业权力寻租和规避监管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婉婷   刘申雅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质量和所处法津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形成“治理互补机制”,共同推进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区分费用操纵方向,发现“虚增”研发费用的企业更倾向依靠政策获得减税优惠,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了治理功能;考察2017和2018年政策集中调整的影响,发现扣除比例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有效缓解了R&D归类操纵。研究结论对如实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用、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功能、明确R&D归类操纵的监管重点领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俊  王生年  
本文以控股权和股东性质共同影响下的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为研究重点,考察了国有股权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表现为利益协同效应;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所持份额的多少以及是否为控股股东等因素,在股权相对分散时,国有股东与其他大股东相互制衡,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帮助之手";随着国有股比例增加并逐渐成为控股股东时,其政治干预程度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攫取之手"。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在微观经济中的角色,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政策提供支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康涛  刘雨柔  
基于2006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进行修订所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考察了会计科目归类操纵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以2005—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在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办法变更后,央企通过会计科目归类操纵将非经常性收益计入经常性损益的行为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会计科目归类操纵嫌疑的央企主营业务并未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迹象,再次支持了会计科目归类操纵假说。此外,研究还发现会计科目归类操纵程度与高管薪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利用会计科目归类操纵获得了薪酬收益。因此,监管部门在制定央企业绩考核办法时,应考虑会计科目归类操纵的可能影响,尽可能将薪酬业绩指标基于企业不易进行科目归类操纵的业绩指标;同时,通过加强会计和审计监管,来防范和抑制企业的会计科目归类操纵行为,以增强央企业绩考核办法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会起  干胜道  胡建平  
本文对股权激励制度下经营者利用盈余管理进行股价操纵的动机与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当前的应计利润对当前的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当前的现金净流量。这也就鼓励公司经营者通过盈余管理进行操纵股价以达到获得更多股权收益的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刘星  
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著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再胜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更多但相关性不高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信息;(2)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高管在职消费信息的程度就越低;(3)企业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显著相关性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中。上述发现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攫取货币性私有收益后,企业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勇  董晴  
通过梳理1985—2012年我国政府颁布的职务消费管制政策,并分析每项管制政策的侧重对象及内容条款,采用政策赋分法度量职务消费管制程度,在此基础上以2009—2012年沪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职务消费管制程度与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在职消费水平随着职务消费管制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表明政府颁布的职务消费管制政策能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职务消费管制力度,以严控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剑锋  叶陈刚  
本文以沪深两市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认证前后企业的环境绩效表现。最终得出结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提升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且对环境绩效的增加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环境敏感型行业、有较大认证覆盖规模的企业,通过认证后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增长幅度更为突出;持有最权威的ISO认证标识、通过2015版ISO14000新标准的企业,没有发现优先于其他认证企业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改善。文章也未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环保投资维度的环境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渊贤  吴伟荣  
以我国2009-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尝试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政府干预、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媒体关注等制度性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媒体关注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政府干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在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时,必须考虑企业外部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对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1年~2005年A股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为了保住珍贵的"壳资源",管理层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以迎合管制的要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大于转回数,而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小于转回数,说明上市公司普遍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操纵利润。这为《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园  万寿义  
文章从费用粘性以及费用归类操纵角度,考察了中央"八项规定"针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上市公司销管费用粘性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后,原先计入销管费用的消费性现金支出可能被计入营业成本项目,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行为部分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园  万寿义  
文章从费用粘性以及费用归类操纵角度,考察了中央"八项规定"针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上市公司销管费用粘性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后,原先计入销管费用的消费性现金支出可能被计入营业成本项目,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行为部分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波  
目前探寻异质金融生态下公允价值计量变动的内在机理备受关注。本文基于手工划分出异质性行业周期,分析金融生态和盈余操纵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效应机理。实证发现:成长期行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幅度更大,而成熟期行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幅度更小更平滑;金融市场越发达地区的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幅度则更小;盈余管理操纵程度越大,公允价值变动幅度也更大;相比金融发展较差地区,金融发展较好地区的企业盈余操纵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效应更显著;金融发展较差地区的金融市场有效发展更能减少公允价值的大幅波动,更利于平滑公允价值损益。此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异质金融生态下公允价值变动的内在机理以及现实金融市场发展下企业盈余操纵的内在形式和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丹  
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智力资本各组成要素对企业价值贡献的有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传统技术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来说,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最显著,结构资本基本不起作用;更进一步发现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