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3)
- 2023(14345)
- 2022(12671)
- 2021(11965)
- 2020(10029)
- 2019(23557)
- 2018(23391)
- 2017(45585)
- 2016(24337)
- 2015(27590)
- 2014(27500)
- 2013(26833)
- 2012(24208)
- 2011(21675)
- 2010(21542)
- 2009(19315)
- 2008(18600)
- 2007(15806)
- 2006(13524)
- 2005(11369)
- 学科
- 济(96498)
- 经济(96394)
- 管理(69058)
- 业(65291)
- 企(55361)
- 企业(55361)
- 方法(50244)
- 数学(43784)
- 数学方法(43015)
- 贸(25037)
- 贸易(25025)
- 农(24496)
- 易(24292)
- 财(23109)
- 中国(23093)
- 业经(20975)
- 学(19991)
- 地方(18888)
- 理论(18159)
- 农业(16160)
- 务(15438)
- 技术(15407)
- 财务(15353)
- 财务管理(15322)
- 和(15242)
- 制(14844)
- 环境(14611)
- 企业财务(14393)
- 划(13146)
- 银(12441)
- 机构
- 大学(338921)
- 学院(338574)
- 管理(137944)
- 济(134351)
- 经济(131575)
- 理学(121386)
- 理学院(120125)
- 管理学(117585)
- 管理学院(116998)
- 研究(107106)
- 中国(77013)
- 京(70569)
- 科学(67052)
- 财(57932)
- 所(52106)
- 农(51392)
- 业大(51272)
- 中心(48821)
- 财经(47969)
- 研究所(47919)
- 江(46564)
- 范(43966)
- 北京(43820)
- 经(43766)
- 师范(43551)
- 农业(40404)
- 经济学(39913)
- 院(39777)
- 州(38096)
- 经济学院(36279)
- 基金
- 项目(240874)
- 科学(189564)
- 研究(175391)
- 基金(174928)
- 家(152117)
- 国家(150895)
- 科学基金(130689)
- 社会(108907)
- 社会科(103305)
- 社会科学(103277)
- 省(94399)
- 基金项目(93001)
- 自然(86892)
- 自然科(84926)
- 自然科学(84907)
- 自然科学基金(83321)
- 教育(82119)
- 划(79186)
- 资助(73054)
- 编号(72290)
- 成果(56639)
- 重点(53639)
- 部(53047)
- 发(50629)
- 创(50462)
- 课题(48887)
- 创新(46978)
- 科研(46501)
- 教育部(45846)
- 大学(45565)
- 期刊
- 济(135850)
- 经济(135850)
- 研究(93576)
- 中国(56581)
- 学报(52152)
- 管理(49326)
- 科学(47813)
- 农(45281)
- 财(42888)
- 大学(40238)
- 教育(38561)
- 学学(37870)
- 农业(32257)
- 技术(32248)
- 业经(23359)
- 经济研究(22753)
- 融(22710)
- 金融(22710)
- 财经(21848)
- 经(18582)
- 问题(18509)
- 图书(17563)
- 贸(17275)
- 业(16748)
- 技术经济(16461)
- 科技(16176)
- 统计(15875)
- 商业(15669)
- 理论(15582)
- 版(15196)
共检索到469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世腾
引力模型是贸易领域进行定量分析的主流工具,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十分活跃。在理论方面,本文依据消费者偏好结构、生产者技术结构两条主线考察和评述了引力模型的理论发展脉络;在实证方面,对零贸易量问题、处理多边阻力问题的方法以及从双对数模型到各种伪似然最大估计模型等计量方法的改进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最后在对引力模型前沿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引力模型 贸易流量 零贸易量 多边阻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贸易理论分析工具为随之而来的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高潮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引力模型理论研究的发展按阶段进行划分,梳理了每个阶段的理论框架及背景,分析它们的异同,并为今后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引力方程 贸易流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文平
以异质性企业为标志的新新贸易理论的诞生推动了贸易流量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现有的引力模型研究只就贸易领域的某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以贸易理论为线,系统梳理了以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引力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新进展,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引力方程 贸易理论 贸易流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辉侠
引力模型在分析国际贸易现象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却因缺少经济理论基础而常被责难,同时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一般经济理论还是国际贸易理论上为线索,首先介绍了西方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并指出其研究不足;然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表达形式、距离系数的解释、动态与静态模型的选择以及不适用的贸易现象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述评;最后指出贸易引力模型在理论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和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引力模型 理论研究 应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秦向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广泛地用于研究双边贸易流量,但因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的功能经常受到质疑,也在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理论界又掀起了对引力模型实证扣理论研究的高潮。大量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探求引力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试图把前人对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类介绍,挖掘它们的异同,以推动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偏好 贸易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凤娇 胡海智
本文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祖国大陆内地各省市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决定,并以此为依据具体考量了福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结果显示:福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已由"充分"转向"不足",贸易联系程度呈弱化的趋势。应积极强化有利因素,弱化不利因素来挖掘闽台贸易潜力。
关键词:
闽台 贸易流量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子建
由于中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市场早已出现饱和状态,蔬菜产品出口势头强劲,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蔬菜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虽然中国蔬菜出口的绝对量很大,但与其他蔬菜出口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蔬菜产业出口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日本作为中国蔬菜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吸收了中国蔬菜出口量的40%左右。因此,研究中日两国的蔬菜贸易可以为双边蔬菜贸易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蔬菜 引力模型 前景 技术贸易壁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宏成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贸易引力模型,对2005年我国与34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总规模(GDP)、地理距离与制度安排(是否为东盟成员)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对我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爱军 曹庆林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2006年中国与前50大出口贸易伙伴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及其决定因素,并通过不同区域组织之间的比较,重点观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优惠贸易安排。检验结果发现,目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贸易安排效果还不明显,说明想要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引力模型 出口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炯炯
本文采用两个进出口相似性指数EIS及COS指数来衡量我国商品结构,分析基于SITC一位数和两位数分类商品的结构特点,结果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普遍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且商品分类越细化,相似性程度越低;同时,将EIS与COS指数分别引入引力模型考察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统计上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成为仅次于出口国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而且对于我国而言,COS指数的解释能力比EIS指数更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内地与香港 贸易流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念利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与出口潜力进行识别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主要服务贸易伙伴非关税壁垒的"关税等价"进行估算。经验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物理距离和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均会对中国双边服务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服务出口设置的非关税壁垒整体较高,中国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尽快建立有效的服务出口促进体系。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服务贸易 潜力 关税等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廖明中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 ,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 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过度”,但对俄罗斯、日本等七个国家或地区表现为“贸易不足”。此外 ,出口潜力的结构因素分析表明 ,与对美国 (参照国 )的出口相比 ,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相对不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总量 ,地理和区域贸易安排因素发挥着相对次要的作用 ,再接下来是贸易依存度和人均收入的影响 ,而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与中国的贸易匹配程度等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余下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引力模型 出口潜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立敏 王翔宇 孙立祥 周敏
货物贸易的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货物贸易出口的流量及流向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贸易引力模型在解释两国双边实际贸易流动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合理增减解释变量,本文建立了适合我国的货物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并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验证了决定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的主要因素是双方经济规模(GDP总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
贸易引力模型 货物贸易 贸易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