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1)
- 2023(14767)
- 2022(12981)
- 2021(12151)
- 2020(10265)
- 2019(24043)
- 2018(23695)
- 2017(46522)
- 2016(24722)
- 2015(28037)
- 2014(27851)
- 2013(27194)
- 2012(24656)
- 2011(21939)
- 2010(21836)
- 2009(19763)
- 2008(18991)
- 2007(16201)
- 2006(13880)
- 2005(11520)
- 学科
- 济(100961)
- 经济(100855)
- 管理(71624)
- 业(68138)
- 企(57437)
- 企业(57437)
- 方法(54390)
- 数学(47990)
- 数学方法(47243)
- 贸(25846)
- 贸易(25834)
- 农(25312)
- 易(25050)
- 财(24621)
- 中国(23553)
- 业经(21454)
- 学(19480)
- 地方(19321)
- 理论(17883)
- 农业(16794)
- 务(16520)
- 财务(16438)
- 财务管理(16402)
- 技术(15968)
- 企业财务(15451)
- 制(15227)
- 和(15167)
- 环境(14890)
- 划(13450)
- 融(12795)
- 机构
- 学院(347701)
- 大学(347459)
- 管理(142640)
- 济(139925)
- 经济(137135)
- 理学(125831)
- 理学院(124567)
- 管理学(122056)
- 管理学院(121452)
- 研究(107114)
- 中国(77433)
- 京(71561)
- 科学(66258)
- 财(60971)
- 业大(52066)
- 农(51623)
- 所(51363)
- 财经(50857)
- 中心(49242)
- 江(47582)
- 研究所(47205)
- 经(46469)
- 北京(44225)
- 范(44001)
- 师范(43589)
- 经济学(42375)
- 农业(40628)
- 院(39795)
- 州(38957)
- 经济学院(38644)
- 基金
- 项目(247807)
- 科学(195725)
- 基金(181065)
- 研究(180385)
- 家(157019)
- 国家(155774)
- 科学基金(135585)
- 社会(113325)
- 社会科(107599)
- 社会科学(107571)
- 省(96677)
- 基金项目(95938)
- 自然(89797)
- 自然科(87791)
- 自然科学(87773)
- 自然科学基金(86168)
- 教育(84501)
- 划(81012)
- 资助(76139)
- 编号(73853)
- 成果(57722)
- 重点(54957)
- 部(54906)
- 创(51869)
- 发(51714)
- 课题(49871)
- 创新(48298)
- 科研(47862)
- 教育部(47736)
- 大学(47020)
- 期刊
- 济(138338)
- 经济(138338)
- 研究(94926)
- 中国(55801)
- 学报(52544)
- 管理(50321)
- 科学(48191)
- 农(45200)
- 财(45152)
- 大学(40759)
- 学学(38582)
- 教育(37275)
- 技术(32405)
- 农业(32040)
- 融(24517)
- 金融(24517)
- 业经(23829)
- 财经(23798)
- 经济研究(23541)
- 经(20176)
- 问题(19070)
- 贸(18153)
- 统计(17477)
- 技术经济(16964)
- 图书(16696)
- 业(16627)
- 商业(16492)
- 科技(16198)
- 理论(16089)
- 策(15985)
共检索到476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红强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协议(SCFTA)的建设,影响中国在亚太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SCFTA建设的贸易引力模型构建分析框架,考察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有效性。适用的双边自由贸易制度安排能够促进中国加快CAFTA体制外经贸合作的可能。建议中国推进具备贸易地理优势国家的经贸合作进程,谋求WTO框架下多层次双边自由贸易机制建设的主动地位。
关键词:
SCFTA 贸易引力模型 实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江洪 陈旭华
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现状以及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构建了3个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规模对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对中国与中东欧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地理距离不利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扩大,欧盟东扩则有利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扩大。研究还表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偏离了林德的"需求相似论"。最后,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即:一要进口更多中东欧产品;二要拓展合作领域。
关键词:
引力模型 中国-中东欧 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鑫生 李芳
在广义贸易便利化的分析框架下,测算了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第三方效应的前提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工业品和中间品进口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农产品、工业品和中间品进口贸易的影响非常显著;由于产品性质和嵌入价值链的程度差异,中间品进口对贸易便利化水平最为敏感,农产品进口较为迟钝。该结论有助于全面评价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情况,有利于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帅雄 罗来军
技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差距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但是,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为了检验技术差距的实际作用,本文运用最新引力模型方法,推导与建立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而后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双边国之间的显著技术差距妨碍了国际贸易,即妨碍双边国际贸易总量,也妨碍双边国之间的出口和进口。本文结论为双边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时双边国际贸易额会明显下降提供了实际证据。
关键词:
流量模型 技术距离 方向性 双边国际贸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宏成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贸易引力模型,对2005年我国与34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总规模(GDP)、地理距离与制度安排(是否为东盟成员)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对我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森 谢杰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三个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中国与东欧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自然地理和经济因素以及欧盟东扩的政策因素则不利于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扩大。研究还表明,中国与东欧的农产品贸易符合林德的需求相似论,即双方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的差异不利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开展。最后,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即:一是要加强政策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二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战略。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中国 东欧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炯炯
本文采用两个进出口相似性指数EIS及COS指数来衡量我国商品结构,分析基于SITC一位数和两位数分类商品的结构特点,结果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普遍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且商品分类越细化,相似性程度越低;同时,将EIS与COS指数分别引入引力模型考察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统计上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成为仅次于出口国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而且对于我国而言,COS指数的解释能力比EIS指数更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帅雄 罗来军
技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差距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但是,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为了检验技术差距的实际作用,本文运用最新引力模型方法,推导与建立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而后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双边国之间的显著技术差距妨碍了国际贸易,即妨碍双边国际贸易总量,也妨碍双边国之间的出口和进口。本文结论为双边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时双边国际贸易额会明显下降提供了实际证据。
关键词:
流量模型 技术距离 方向性 双边国际贸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帅竞 郭晴 严良
铜作为一种重要矿产资源,在电力、建筑、电子、医疗以及国防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由于中国铜矿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因此铜矿资源的供给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精炼铜贸易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精炼铜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精炼铜的进口受到中国国内需求和各出口国供应的双重影响。(2)中国精炼铜的进口贸易伙伴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具体而言,中国与菲律宾、澳大利亚精炼铜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过度贸易型);中国与波兰、哈萨克斯坦、智利、秘鲁精炼铜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长型,具有较大潜力;中国与美国、韩国、赞比亚、日本的精炼铜...
关键词:
精炼铜 贸易潜力 进口因素 引力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慧慧
文章通过建立FDI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将FDI和区域贸易安排加入引力模型,并借助1986-2010年中国与主要投资国和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FDI、经济总量、市场规模相似性、国家经济水平差异性是决定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距离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区域贸易安排与贸易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来源国的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不同影响。为此,为保持中国贸易的持续增长,不仅要培育本地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开放,更重要的是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和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引力模型 FDI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好 潘小芳
基于2006~2013年间RCEP区域内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印度加入RCEP后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RCEP区域范围内,关税作为一种传统的贸易政策工具,对印度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国家的经济规模、国家间人均收支差距、贸易距离以及本国的人力资源要素禀赋则对印度对外贸易影响显著。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形势下,印度对内应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国内人均收入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对外应通过"重点市场-重点领域"形成梯队化的贸易伙伴,仍有可能保证贸易利益不受损害以及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金彦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文章利用1996-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正相关关系,文化差异平方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负相关关系,文化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倒u型。进一步研究发现6个文化维度差异中的权力距离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和放任与约束差异均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倒U型,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平方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负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不确定性规避差异、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差异和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差异均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U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引力模型 对外贸易流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舒燕 林龙新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笔者利用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2000年~2008年双边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吸引外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FDI存量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FDI流量的促进作用,投资对于服务的进口引致效应大于对服务的出口创造效应。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货物贸易是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因素,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其服务出口成正比,相对距离则构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阻力因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双边服务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洪涛
本文充分考虑影响广西与东盟贸易实际因素,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6个解释变量,构建了能反映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对扩展型贸易模型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指出了促进未来广西与东盟贸易量发展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