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5)
2023(18509)
2022(15687)
2021(14654)
2020(12315)
2019(28169)
2018(28008)
2017(54279)
2016(28923)
2015(32744)
2014(32443)
2013(31939)
2012(29194)
2011(26002)
2010(26324)
2009(24573)
2008(23188)
2007(20648)
2006(18283)
2005(16133)
作者
(81475)
(68064)
(67370)
(64139)
(43072)
(32562)
(30677)
(26559)
(25887)
(24080)
(23174)
(22914)
(21292)
(21277)
(20977)
(20836)
(20001)
(19954)
(19571)
(19346)
(16814)
(16536)
(16527)
(15623)
(15281)
(15180)
(15083)
(15012)
(13733)
(13368)
学科
(114425)
经济(114269)
(92286)
管理(87476)
(70393)
企业(70393)
方法(50934)
(50028)
数学(44659)
数学方法(44087)
中国(34094)
(33500)
农业(33344)
(30217)
金融(30213)
业经(30061)
(29812)
(29787)
银行(29769)
(28553)
地方(23625)
技术(21800)
(21681)
(21420)
财务(21335)
财务管理(21279)
(20531)
贸易(20515)
企业财务(20272)
(20129)
机构
学院(405027)
大学(403639)
(165841)
管理(163090)
经济(162249)
理学(140982)
理学院(139572)
管理学(137193)
管理学院(136459)
研究(131083)
中国(107471)
(84391)
科学(78277)
(78067)
(76046)
(64145)
中心(63971)
业大(62765)
财经(61989)
(60050)
农业(58330)
研究所(57942)
(56557)
北京(52657)
(50743)
师范(50279)
经济学(50065)
(48730)
(47069)
财经大学(46171)
基金
项目(277262)
科学(219263)
研究(206204)
基金(202242)
(174577)
国家(173102)
科学基金(150214)
社会(131145)
社会科(124260)
社会科学(124225)
(108430)
基金项目(107515)
自然(96273)
教育(94139)
自然科(94024)
自然科学(94004)
自然科学基金(92313)
(89970)
编号(85058)
资助(82527)
成果(68021)
(61919)
重点(61414)
(58912)
(58200)
课题(57326)
创新(54366)
(54295)
国家社会(54269)
教育部(53472)
期刊
(181654)
经济(181654)
研究(119136)
中国(80860)
(74878)
学报(60913)
(60492)
管理(57251)
科学(56965)
(54079)
金融(54079)
农业(50101)
大学(48226)
学学(45726)
教育(41750)
技术(37264)
业经(33391)
财经(30300)
经济研究(26802)
(25809)
问题(24296)
(23891)
理论(20627)
技术经济(20307)
(19949)
科技(19696)
实践(18887)
(18887)
现代(18298)
图书(18234)
共检索到60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武晨笛  许静林  
本文基于农村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模型,运用合约理论,比较分析了借贷合约中引入监督机制后,不同贷款监督技术的效率及其对农户融资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要贷款监督是有效的,则纯粹的中介监督、代理监督均可以降低最低担保品,有利于融资;而在直接监督贷款情形下,监督能否改善融资条件将取决于监督资本的超额回报同监督技术有效性之间的相对大小;同伴监督下的贷款更有利于抵押担保能力弱的借款人融资;而且在贷款监督基础上,引入提议更有利于农户融资。因此,农村融资制度的改进,应由政府外生主导型向民间内生型转变,进而积极引导纯粹的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融资活动中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磊玲  邢琪瑄  张云燕  
降低农户信贷风险是提高金融机构放贷意愿、缓解农村信贷约束、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论文构建抵押、担保、信用贷款三种贷款监督机制与农户信贷风险缓释机制的理论模型,并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抵押贷款能够防范信贷风险;担保贷款防范信贷风险的效果通过担保人异质性发挥作用,优质担保人能有效约束农户道德风险,影响农户还贷意愿,但对农户还款能力没有积极影响。最后从优化信贷决策、提高客户风险筛选能力、提高农户信用意识、重塑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士华  李伟毅  
基于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融资结构及决定因素。计量结果支持了理论预测,即农户所能提供的担保资产量(或农户被监督的程度)决定了其借款来源结构的组合形式;担保品充足的农户容易申请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而随着农户担保品的减少且容易被贷款人监督时,其更可能获取非正规金融部门的监督贷款,或者是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混合贷款。其政策含义在于构建信息收集机制,鼓励信贷技术创新,建立农村资产可抵押(担保)市场,以及综合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以整合农村信贷市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晨辉  郑志元  
2008年11月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适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指引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增长较快,仍将是2010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信贷投放的一个重点。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负债率显著提高,有些甚至接近100%,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形成巨大、显著的潜在压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张晓艳  
本文基于"共跻监督"的视角,通过建立监督的成本与收益模型、社员间"共跻监督"的博弈模型,理论分析了合作金融的"共跻监督"对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825户农户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共跻监督"机制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农民资金互助社能够降低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的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的程度;"共跻监督"是一种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它降低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借贷成本和交易风险;此外,在"共跻监督"机制的作用下,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机会有所增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宝飞  郑少锋  
选取2017年甘肃陇南四个村镇162个样本农户的相关调研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土地产权抵押贷款融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收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原因,风险认知因素有负向影响;政策环境和融资评价虽然对农户有着正向影响,但农户普遍认为当地存在资金来源单一和利率较高的现象,并且信息传递存在障碍;服务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负向影响农户意愿;社会保险、社会关系、家庭情况和对象特征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德宏  冯春艳  
基于32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依据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两种不同类型,利用有序Logit模型对贷款农户融资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贷款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等四类变量19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贷款农户融资行为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且影响因素的内部次序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冉晖  张卫国  
论文在Besley和Coate的团体贷款经典模型基础上,从社会资本视角,将内部监督、社会惩罚及企业产出相互关系三个重要维度纳入综合分析模型,基于此综合模型讨论了可能影响团体贷款还款博弈的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效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团体贷款的还款问题,探讨了如何防止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策略性违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铮  张春  
本文从政府机构控股国有企业所造成的企业行为扭曲的角度来研究银行贷款策略组合的微观机制,即银行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事前筛选的程度及贷款利率设定,并建立了关于银行贷款融资体系的微观模型和理论框架。首先,将企业社会性成本和银行监督功能(事前筛选)引入债务合同模型,说明国有企业在面临破产做清算决策时会考虑到社会破产成本,从而推导出国有企业的还款机制有别于私营企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事前对贷款筛选的激励也会有所不同,并提供了一般性推导和数值解拟合分析;同时,事前筛选存在一定的反转效应,因此需要就监督效率的社会剩余价值进行权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之岩  
设定农户、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期望收益模型,分析这些金融主体参与金融交易的约束条件,而后根据约束条件对非正规金融的参与、抵押担保、利率补偿、农业保险等机制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积极鼓励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加强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户融资问题的解决并增加社会总福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焱鑫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考察了媒体监督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动。结果表明,媒体监督通过声誉机制显著削弱被曝光公司的内外源融资能力,增大其融资成本,产生融资约束效应。通过细分外源融资方式,媒体监督对债务融资影响最大,股权融资次之,最后是商业信用融资。相比于国有企业,媒体监督对民营企业产生更强的融资约束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抵押和声誉机制在农户贷款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可得性,而声誉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抵押贷款下,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且与生产性目的相匹配;声誉机制下,贷款利率较高、期限短、额度小,主要用于满足流动性和消费性资金需求。对客户信贷分层研究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声誉机制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国强  钱乐乐  
运用200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关系型借贷、债券融资对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关系型借贷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2)债券融资使得企业贷款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其中通过信息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并缓解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关系型借贷和债券融资影响企业贷款成本的共同机制;竞争机制是债券融资影响贷款成本的另一重要机制,企业债券融资增加了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渠道,导致融资供给端的竞争加剧,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国强  钱乐乐  
运用200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实证研究了关系型借贷、债券融资对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关系型借贷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2)债券融资使得企业贷款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其中通过信息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并缓解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关系型借贷和债券融资影响企业贷款成本的共同机制;竞争机制是债券融资影响贷款成本的另一重要机制,企业债券融资增加了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渠道,导致融资供给端的竞争加剧,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维国  
融资难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瓶颈,融资难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本文分析了贷款融资对家庭农场创设、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从农业本质、金融机构偏好、法律的角度探讨了家庭农场贷款融资所面临的担保困境及原因,并以贷款保障分类方法为框架,构建了家庭农场贷款融资的担保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