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4)
2023(7760)
2022(6807)
2021(6570)
2020(5531)
2019(12772)
2018(12288)
2017(24068)
2016(12249)
2015(13450)
2014(12802)
2013(12214)
2012(10684)
2011(9220)
2010(8587)
2009(7424)
2008(6578)
2007(5182)
2006(4056)
2005(3018)
作者
(29389)
(24975)
(24539)
(23347)
(15622)
(11889)
(11190)
(9808)
(9518)
(8500)
(8350)
(8234)
(7717)
(7398)
(7345)
(7343)
(7320)
(7205)
(7108)
(6930)
(5830)
(5777)
(5770)
(5703)
(5666)
(5559)
(5166)
(5115)
(4960)
(4877)
学科
(47258)
经济(47204)
(38375)
管理(35291)
(29091)
企业(29091)
方法(26214)
数学(24021)
数学方法(23669)
(17120)
(13286)
农业(12653)
中国(11047)
业经(10443)
(8686)
贸易(8684)
(8566)
财务(8532)
(8523)
财务管理(8513)
技术(8493)
地方(8247)
企业财务(8116)
收入(7455)
(7382)
理论(6935)
环境(6738)
(6519)
(6285)
(6250)
机构
学院(156284)
大学(154955)
管理(69213)
(67301)
经济(66243)
理学(61841)
理学院(61336)
管理学(60333)
管理学院(60043)
研究(43379)
中国(32789)
(29148)
(29001)
科学(24481)
财经(24420)
业大(23100)
中心(22817)
(22745)
(22598)
经济学(20941)
(20292)
经济管理(19434)
经济学院(19181)
(18918)
师范(18714)
财经大学(18628)
(17962)
商学(17934)
商学院(17774)
农业(17438)
基金
项目(119991)
科学(97736)
基金(90618)
研究(89875)
(77884)
国家(77241)
科学基金(69164)
社会(59933)
社会科(56989)
社会科学(56977)
基金项目(48814)
(46446)
自然(44334)
自然科(43398)
自然科学(43389)
自然科学基金(42630)
教育(42086)
(38667)
编号(36472)
资助(35271)
(27516)
成果(27044)
(26506)
重点(26417)
国家社会(25926)
(25425)
创新(24716)
教育部(24611)
人文(24466)
(23871)
期刊
(61464)
经济(61464)
研究(38619)
中国(24042)
管理(23415)
(22520)
科学(20255)
学报(19929)
(19740)
大学(16986)
学学(16226)
技术(15671)
教育(14434)
农业(13452)
(12069)
金融(12069)
业经(11496)
财经(11447)
经济研究(9983)
(9798)
问题(8624)
技术经济(7854)
理论(7583)
统计(7300)
(7284)
科技(7096)
实践(6993)
(6993)
财会(6979)
(6855)
共检索到20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修华  任静远  王毅鹏  
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是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深水区"和"冲刺"阶段后遭遇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贫困户社会参与能力、锐意进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重能力的欠缺。为摆脱这一困境,本文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同时着力,构建"政府赋权、社会激励、贫困户参与"三维一体的能力建设机制,提出信息公开、乡风建设、教育提质、职业培训四个方面的破解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恩  
当前对产业扶贫失败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侧重于分析外在因素对产业扶贫的影响和制约,而较少从建构主义角度考虑贫困户的主体性。从结构主义建构论出发,将贫困户的主体性因素和外在的结构性因素置于解释产业扶贫成败的理论框架,并借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作为贫困户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外在结构性因素包括产业的市场逻辑主导和政府的行政逻辑主导。研究结果认为:产业扶贫的核心目的是要培养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产业的市场逻辑和政府的行政逻辑作为约束产业扶贫的外在结构性因素,不利于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从而造成产业扶贫的效果偏离预期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博  左停  
如何精准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决定着精准扶贫在资金、措施、驻村帮扶和脱贫成效方面目标靶向的精准。通过对西海固地区一贫困村精准识别过程中国家逻辑和所遭遇的乡土困境的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以追求工具理性为目标的国家逻辑和以追求价值理性为目标的乡土逻辑二者之间的张力仍然是困扰精准识别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准扶贫所遭遇的农村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规则的乡土社会以及农村社会"不患多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和不健全的基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博  左停  
如何精准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决定着精准扶贫在资金、措施、驻村帮扶和脱贫成效方面目标靶向的精准。通过对西海固地区一贫困村精准识别过程中国家逻辑和所遭遇的乡土困境的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以追求工具理性为目标的国家逻辑和以追求价值理性为目标的乡土逻辑二者之间的张力仍然是困扰精准识别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准扶贫所遭遇的农村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规则的乡土社会以及农村社会"不患多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和不健全的基层民主;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将国家程式化、标准化的识别体系与乡村社会以社区为单位的熟人社会一系列规则相结合,即将国家的一整套识别标准嵌入到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之中将是精准识别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李梁  杨成海  
“公司+GB+贫困户”扶贫效果突出汤李梁杨成海河南省虞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百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1/5。1989年以来,国家先后投放扶贫专项信贷资金5280万元,促进了该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扶贫效益。但因扶贫工业项目与贫困户温饱问题关联度较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品芳  刘长庚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通过对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共五个行政村的入户调研,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发现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着贫困户识别偏离的突出问题。根据现有扶贫工作程式,建立了贫困户精准识别模型,针对田野调查典型案例,对贫困户识别偏离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一是要构建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关联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等技术解决农户财产、收入和支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二是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以提高识别的精准性、帮扶的针对性;三是要调整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多维度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进行考量,村民代表从不同维度进行量化考评,村组干部根据量化考评结果和实际情况行使表决权,以此强化村组干部的责任,有效避免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芳  王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王珊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村庄为基本分析单位的"贫困指标规模分解—指标供需状态—基层民主识别方式—扶贫云系统动态管理"整体性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表明:(1)就贫困户指标的规模识别而言,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存在博弈,且现行自上而下的贫困户规模分解方式使得村级贫困户指标供需关系处于弱均衡状态;(2)基于状态约束的数理模型分析表明,贫困户识别的基层民主方式在制度执行层面有效但精准性较弱,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对贫困人口替代绝对贫困人口的低效识别状况;(3)低效识别的现实使得"扶贫云"系统存在信度和效度双重不足,进而导致"行政式"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双玉  李琳  冯娟  乔花芳  
为了明确回答旅游扶贫是否存在"扶富不扶贫"现象,文章以恩施州2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农户感知为视角,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从政策执行和效果两大方面探索旅游扶贫政策绩效感知的维度,并评价感知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旅游扶贫政策绩效感知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旅游扶贫政策绩效包括3个政策执行感知维度和6个政策效果感知维度;受访农户总体上对宏观政策覆盖的感知高于对微观政策覆盖和政策执行力度的感知,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经济、素质提升的正面效应感知高于对环境、经济、社会负面效应的感知,但认可度都不高;与非贫困户相比,贫困户更不认可旅游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和素质提升的作用,却更认可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本,表现出相对剥夺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充分发展旅游经济、实施制度增权、建立利益分享机制3个方面为恩施州旅游扶贫政策的完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熊春林  全香茗  李莲  尹慧慧  
从贫困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文化扶贫感知等4个维度提出研究假设,依据湖南省12个县655户贫困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研究文化扶贫贫困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贫困户满意度比较高,受贫困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数、村庄干群关系、村民重视教育情况以及文化扶贫人员、内容、方式和效果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对此,笔者提出应该促进文化扶贫的人员素质提升、资源供给精准、内生动力激发、服务方式创新等对策,以使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高的满意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孙计领  
本文利用工作调研数据,根据贫困户2017年和2018年获得的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产业项目扶贫收益分配对贫困户脱贫稳固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对贫困户脱贫稳固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与不接受项目收益分配相比,贫困户接受项目收益分配的脱贫稳固程度要高出20%左右。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规划产业使贫困户现在及其进入相对贫困状态都有增加收入效应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巫林洁  刘滨  唐云平  
本文基于江西省1047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对贫困农户的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中,是否享受产业扶贫政策和获得产业扶贫政策的利息红利对贫困户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获得产业扶贫政策帮扶项数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产业扶贫政策的初衷是提升贫困户自身的产业发展能力,产业扶贫要取得明显效益,政府要提高贫困农户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要精准识别产业帮扶对象和类型,选择与当地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蓝红星  任彦军  
精准扶贫是中国新时期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等客观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明晰。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和2016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了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提高了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2)通过进一步细分扶贫政策类型得出,瞄准人力资本改善的能力培育型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提高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但直接给予经济物质支持的扶贫政策并未对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3)相较于年轻和深度贫困户,精准扶贫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在老年贫困户和一般贫困群体中更加显著。(4)从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精准扶贫能够直接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间接提升其主观社会地位并增强其村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