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4)
2023(10922)
2022(9072)
2021(8318)
2020(6783)
2019(15604)
2018(14898)
2017(28578)
2016(15246)
2015(16801)
2014(16563)
2013(16031)
2012(14426)
2011(12697)
2010(12204)
2009(10689)
2008(9989)
2007(8422)
2006(6888)
2005(5601)
作者
(40462)
(33945)
(33684)
(32246)
(21351)
(16379)
(15458)
(13416)
(13092)
(11687)
(11590)
(11574)
(10545)
(10504)
(10307)
(10076)
(10067)
(10006)
(9736)
(9603)
(8114)
(8103)
(8048)
(7783)
(7613)
(7574)
(7259)
(7096)
(6778)
(6671)
学科
(68208)
经济(68162)
管理(45719)
(40602)
(33684)
企业(33684)
方法(32423)
数学(29491)
数学方法(29071)
地方(16801)
(16341)
(16131)
中国(15589)
业经(13432)
农业(11321)
环境(10570)
(10485)
(10483)
财务(10446)
财务管理(10424)
(10420)
贸易(10408)
(10101)
企业财务(9965)
(9500)
地方经济(9456)
技术(9437)
(9221)
(9044)
理论(8762)
机构
学院(203970)
大学(203029)
管理(85722)
(85383)
经济(83756)
理学(75516)
理学院(74740)
管理学(73466)
管理学院(73084)
研究(64007)
中国(47540)
(41278)
科学(38899)
(36768)
中心(31146)
财经(30382)
业大(30297)
(30201)
(29223)
(28863)
(27959)
研究所(26969)
经济学(26520)
(26514)
师范(26275)
(25178)
北京(24744)
经济学院(24219)
农业(23581)
经济管理(23317)
基金
项目(153343)
科学(123649)
基金(113616)
研究(111899)
(98998)
国家(98265)
科学基金(86560)
社会(73554)
社会科(70063)
社会科学(70046)
基金项目(60638)
(60098)
自然(56054)
自然科(54773)
自然科学(54763)
自然科学基金(53727)
教育(51796)
(50957)
资助(45245)
编号(44150)
重点(34867)
(34304)
(33746)
成果(32914)
(32343)
国家社会(31477)
创新(30304)
课题(29978)
科研(29698)
教育部(29663)
期刊
(82355)
经济(82355)
研究(53920)
中国(36404)
管理(29734)
(28901)
科学(27934)
学报(27920)
(24766)
大学(22211)
学学(21117)
教育(20388)
技术(20233)
农业(17669)
(14154)
金融(14154)
财经(14100)
业经(13646)
经济研究(13233)
(12141)
资源(11936)
问题(11276)
统计(11210)
技术经济(10645)
(10521)
(10385)
科技(9455)
决策(9402)
财会(8977)
(8947)
共检索到27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陈  靳相木  
在后备资源枯竭,新增耕地开发与生态用地保护冲突严重的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持续实施面临重大挑战。提升存量耕地质量,将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转型为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制度创新的选项之一。研究基于政策和技术储备的前瞻性考虑,利用县域农用地分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等国土数据成果及GIS空间分析技术,试图探索构建一套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平阳县为例,进行应用和检验。结果显示,2011—2020年浙江省平阳县规划建设占用损失的耕地产能为19 227.82 t,通过耕地质量提升可补充的耕地产能为23 104.03 t,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武艳  王华  徐保根  明乐乐  
研究目的:评价耕地质量占补平衡实施效果,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2011—2013年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基本持平,建设占用水田面积小于补充水田面积;不同类型区的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质量、占水田补水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和地均GDP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年度GDP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论:研究区域基本实现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严格执行以补定占,科学选址,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质量在可实现范畴;可通过补改结合、异地占补等多样途径落实占水田补水田要求;盘活存量,控制和优化增量,继续提升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减压占补平衡同时,改善耕地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陈桂珅  苏强  程锋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涛  常庆瑞  刘京  刘梦云  齐雁冰  
【目的】对黄土台塬区县域耕地生产潜力现状进行评价。【方法】针对陕西合阳县耕地资源现状,选取立地条件(地貌类型、坡度、海拔)、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理化性质(土壤pH、有机质)、剖面性状(土壤剖面构型、土壤结构)、农田管理(农田基础设施、灌溉能力、障碍类型)5个方面的13个因子,建立耕地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合阳县耕地生产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陕西合阳县87 316.93hm2耕地中,1~6级耕地面积分别为872.23,13 124.13,25 365.18,30 323.57,16 440.34,1 191.48hm2。其中1~3级耕地主要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维刚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15年来,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一些地区推进艰难,不时传出争议和质疑之声。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要不要坚持?很多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明显难以为继,应予以废除。归结起来,其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很多省份都难以在本行政区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萍  盖兆雪  张景奇  
[目的]耕地后备资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分依赖于土地开发的条件下,认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以及补充耕地的潜力,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限制因子法"摸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增耕地率和等级折算系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测算方法,分析规划期内(20112020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类型上占补平衡需要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结果]嘉荫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25 838.36hm2,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北部以其他草地为主,西南部以沼泽地为主,其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十几年后,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但为了确保耕地被建设占用后,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必须继续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最近,湖南省国土厅对湖南省124个市县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行了问卷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只要调整思路,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寿海  胡小平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至今,在确保耕地红线和规范建设用地有序扩张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通过分析发现:第一,补充耕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值越大,粮食产量越低;第二,从占补面积进行分组讨论中发现,耕地占比平衡任务较轻的地方,粮食的产量受到的影响较小,耕地占补平衡任务比较重的地区,粮食产量受到明显的冲击。第三,在东部地区,耕地补充面积占比对粮食产量显著负向影响,但是在中、西部地区,耕地补充面积占比对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万年  蒲春玲  刘金芝  田恬  
【目的】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15年影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因素,更细致地描述生态安全等级。【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3组18项),运用熵权理论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再通过物元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005-2020年,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有所提升。物元分析单项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制约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耕地与农用地比例、耕地与建设用地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根据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预测,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所重视程度加强,安全等级上升明显。【结论】2005、2010、2015、2020年乌鲁木齐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情况分别为安全、安全、安全和较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青锋  于化龙  张杰  田超  陈亚恒  
为科学地划定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计算。基于卢龙县2012年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分析通过相应土地整治可以改善或消除耕地质量限制因子的程度,构建基于耕地整治可改善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指数组合模型与可提升潜力测算模型,进行县域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以及可提升潜力计算。通过研究,县域内耕地共划分为三个提升重点区域:以灌溉保证率为主导的提升重点区域1,整治面积为37 658.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67%,区域内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64个利用等;以有机质含量为主导的提升重点区域2,整治面积为403.6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但承龙  王群  厉伟  
本文在界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由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环境三者组成的整体平衡的基础之上 ,对耕地总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以启东市为例 ,构建了耕地生产力总量动态平衡规划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孟  
既有理论观点难以充分解释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困境。耕地占补平衡的困境从根本上看体现了国家能力的不足。基于政策所处的结构和实施过程来看,国家政策的贯彻嵌入在"以县为主"的经济发展体制、"条块纵横"的地方政府组织方式及"项目体制"下的农民参与三个层面。鉴于国家能力的不足,不仅县域经济体往往选择性地执行中央政策,而且政策执行过程本身也因条块分割而面临组织成本的高企,再加上项目制下农民参与和被动员程度的不足,使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陷入诸多困境。因此,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体制、政府组织架构、项目制与基层组织建设协同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国家能力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运用政策工具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构建全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供给侧及环境侧政策工具过溢以及需求侧政策工具缺位的现象,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由此,文中提出建立生态占补平衡制度、创建生态账户,确保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秋惠  薛剑  贾文涛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耕地后备资源枯竭,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开展易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行为应运而生。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的必然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是创新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规定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丽叶  张雁  
本文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以来大力垦造水田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广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提出了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共同责任制、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垦造水田建设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