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5)
- 2023(16930)
- 2022(14480)
- 2021(13307)
- 2020(10998)
- 2019(25357)
- 2018(24968)
- 2017(48475)
- 2016(25991)
- 2015(29100)
- 2014(28949)
- 2013(28391)
- 2012(26024)
- 2011(23139)
- 2010(22750)
- 2009(20754)
- 2008(19513)
- 2007(16664)
- 2006(14511)
- 2005(12362)
- 学科
- 济(120637)
- 经济(120528)
- 管理(74444)
- 业(68351)
- 企(56055)
- 企业(56055)
- 方法(50815)
- 数学(44814)
- 数学方法(44251)
- 农(28646)
- 中国(27546)
- 地方(27150)
- 财(25955)
- 业经(24904)
- 学(23389)
- 农业(19816)
- 贸(17844)
- 贸易(17832)
- 制(17314)
- 环境(17243)
- 易(17208)
- 理论(17145)
- 和(16649)
- 务(16498)
- 财务(16422)
- 财务管理(16389)
- 地方经济(15706)
- 技术(15637)
- 企业财务(15446)
- 划(14495)
- 机构
- 大学(360231)
- 学院(359652)
- 济(151572)
- 经济(148539)
- 管理(145007)
- 理学(126592)
- 理学院(125240)
- 管理学(123018)
- 管理学院(122371)
- 研究(118655)
- 中国(87159)
- 京(75233)
- 科学(71836)
- 财(66144)
- 所(57193)
- 中心(54581)
- 财经(54031)
- 农(53376)
- 业大(52284)
- 研究所(52277)
- 江(50716)
- 经(49193)
- 范(47291)
- 师范(46894)
- 北京(46807)
- 经济学(46369)
- 院(43892)
- 经济学院(41618)
- 农业(41423)
- 州(41188)
- 基金
- 项目(252675)
- 科学(199756)
- 研究(185719)
- 基金(184130)
- 家(159358)
- 国家(158067)
- 科学基金(137443)
- 社会(118890)
- 社会科(112725)
- 社会科学(112697)
- 省(98206)
- 基金项目(98058)
- 自然(88751)
- 自然科(86656)
- 自然科学(86639)
- 教育(85306)
- 自然科学基金(85054)
- 划(82062)
- 编号(75711)
- 资助(75442)
- 成果(59730)
- 重点(55989)
- 部(55672)
- 发(54282)
- 创(52236)
- 课题(51194)
- 国家社会(49229)
- 创新(48748)
- 教育部(48384)
- 科研(48008)
- 期刊
- 济(164025)
- 经济(164025)
- 研究(106240)
- 中国(62848)
- 学报(53175)
- 管理(52708)
- 财(50526)
- 科学(49842)
- 农(47484)
- 大学(41282)
- 学学(38910)
- 教育(37510)
- 技术(33586)
- 农业(33049)
- 经济研究(27225)
- 融(27067)
- 金融(27067)
- 财经(26049)
- 业经(25699)
- 经(22378)
- 问题(21198)
- 技术经济(18880)
- 图书(18010)
- 理论(17397)
- 统计(17108)
- 业(16605)
- 科技(16266)
- 资源(15982)
- 现代(15827)
- 实践(15738)
共检索到517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化是一个充满了探索性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如何设计一个指数从定量角度测评速度向质量转化进程,以便直观地反映经济增长转型的度是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经济原理与设计思路,设计了质量指数作为测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定量指标,定量测算了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跨越的实现程度。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深圳速度"已经开始向"深圳质量"转化,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以此为契机,为定量测度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转型 质量指数 定量测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姬超
经济转型事关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和保证。所谓转型即是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摒弃单纯依赖资源投入、忽略资源约束和资源使用效率的传统方式,而这一点依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模型显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将难以避免,但将模型的构成延展至社会规范后,资源高效、合理使用的均衡将重新实现。接下来,本文提出主动建立并遵守社会规范,并以非掠夺性政府为前提,多样性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则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的深圳经济特区为实证对象揭示了深圳奇迹的真相以及转型任务...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资源约束 社会规范 经济特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麦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基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视角,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2014年全国各省份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赋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测度中国各省经济增长质量。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最高。其中,北京在经济稳定和创新驱动方面表现最佳,上海在结构优化和收入分配方面表现最佳,浙江在资源环境方面表现最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麦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基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视角,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2014年全国各省份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赋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测度中国各省经济增长质量。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最高。其中,北京在经济稳定和创新驱动方面表现最佳,上海在结构优化和收入分配方面表现最佳,浙江在资源环境方面表现最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明良 杨志超 刘艺文
本文选取1999—2018年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与环境指标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综合环境质量得分值,并以此建立经济与环境函数计量模型,对深圳市EKC曲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遵循“倒U”型特征外,综合环境质量和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均呈现左“倒U”+右“U”型,而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却表现为单调递增型。这表明典型EKC曲线“倒U”型特征在深圳市并没有得到完全印证,依赖于环境外部性特征,深圳市加大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响应程度,使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不错,但并非高枕无忧,从EKC曲线拟合态势来看,环境质量出现退化迹象,不少环境污染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双区驱动”(1)背景下,更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代明 刘俊杰 韩启钰
国内外一些集约型城市面临高起点上的经济如何继续实现较快增长的挑战。按常态它们的经济增速会逐渐放缓并遭遇"高位增长瓶颈",但也存在突破该瓶颈的可能。争取后一种前景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促成重大创新突破,如同IT曾在美国引发的新经济那样。
关键词:
集约型城市 经济增长 情景企划 经济收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惠康
本文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艳丰 韩晓龙
利用深圳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9年至2009年年度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金融相关比率与深圳人均实际经济增长关系,认为人均实际经济增长对金融相关比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是金融储蓄结构、金融中介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因此,深化深圳金融业发展应该提高金融业资金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由"供给主导"向"需求遵从"转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供给主导 需求遵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华荣 董晓远
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深圳经济30多年来的增长轨迹,发现深圳经济增长存在着为期12年的周期,且现已经历了三个周期,初步判断2016年深圳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并探讨了新周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增长潜力的远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提升五大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增长周期 特征 增长潜力 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志宝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新经济增长点的更完整的概念理解和评价指标体系,尝试探索一种更合理的确定新经济增长点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这两个角度来重新理解和界定新经济增长点、对于新经济增长点的指标选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最后,以深圳市为例来检验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优缺点,并提出该指标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增长点 城市产业 深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龙 孙芳芳 黄涛
生态资源消耗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否脱钩,是影响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6年深圳市及各区的有关数据,运用脱钩理论,首次尝试构建生态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模型,利用Tapio脱钩体系中的8种状态定量分析深圳市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深圳市及各区的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均实现了脱钩,整体变化趋势是弱脱钩到强脱钩,且原特区内的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状态优于原特区外,说明深圳市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生态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另外,由于深圳市2016年开展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侵占了部分生态资源用地,导致当年脱钩效应为弱脱钩,整体脱钩状况出现了局部变动。最后,为保持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最理想的强脱钩状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资源 经济增长 脱钩 深圳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敏
文章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6个维度和4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2000—201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尽管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排名变动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4年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则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同时2010年以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呈现扩大趋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数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欢明
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应该体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资源配置效率不仅要考虑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还应考虑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文章将自然资源和环境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度并分析了我国2001~2011年间的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周为,钟文余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我国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经济总量、结构、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买方市场形成,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变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