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3)
2023(13909)
2022(12282)
2021(11631)
2020(9611)
2019(22520)
2018(22379)
2017(43803)
2016(23521)
2015(26446)
2014(26224)
2013(25631)
2012(23314)
2011(20740)
2010(20167)
2009(17926)
2008(16812)
2007(13990)
2006(11744)
2005(9618)
作者
(63656)
(52900)
(52393)
(49984)
(33823)
(25481)
(24099)
(20857)
(20285)
(18430)
(18279)
(17556)
(16575)
(16442)
(16366)
(15825)
(15819)
(15769)
(15190)
(15118)
(12856)
(12727)
(12593)
(12096)
(11848)
(11655)
(11578)
(11507)
(10516)
(10469)
学科
(90745)
经济(90653)
管理(65441)
(61651)
(51200)
企业(51200)
方法(46032)
数学(40828)
数学方法(40284)
(24317)
(22304)
中国(21672)
业经(20113)
地方(19325)
(18159)
(16694)
贸易(16686)
农业(16459)
(16142)
理论(15634)
(14694)
财务(14623)
财务管理(14593)
技术(14299)
环境(13932)
(13931)
(13913)
企业财务(13729)
(12055)
(11791)
机构
大学(317829)
学院(316314)
管理(130519)
(123865)
经济(121208)
理学(114691)
理学院(113486)
管理学(111415)
管理学院(110855)
研究(99421)
中国(73985)
(65947)
科学(61943)
(54651)
业大(47751)
(47491)
(47291)
中心(46929)
财经(45363)
研究所(43767)
(43083)
(41692)
(41469)
师范(41285)
北京(40694)
农业(37108)
经济学(37106)
(36809)
(35967)
财经大学(34242)
基金
项目(229770)
科学(181041)
研究(168388)
基金(167297)
(144849)
国家(143660)
科学基金(124959)
社会(105402)
社会科(99839)
社会科学(99814)
基金项目(89937)
(89402)
自然(82585)
自然科(80675)
自然科学(80658)
自然科学基金(79169)
教育(77794)
(75250)
编号(69434)
资助(68817)
成果(54195)
(50694)
重点(50636)
(48063)
(47938)
课题(46392)
创新(44644)
科研(44272)
教育部(43939)
大学(43558)
期刊
(125186)
经济(125186)
研究(88339)
中国(52914)
学报(48079)
管理(45552)
科学(44717)
(41558)
(41186)
大学(37166)
学学(34879)
教育(34001)
农业(29252)
技术(29112)
(25986)
金融(25986)
业经(21352)
财经(20931)
经济研究(19957)
(17802)
图书(17605)
问题(16658)
理论(15495)
科技(15216)
技术经济(14626)
(14571)
资源(14514)
实践(14415)
(14415)
(14415)
共检索到43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太泉  
台湾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且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所以日本一直都是台湾的主要贸易国家,以致于长期对台湾货币体系及外汇市场的影响力不亚于美国。然而过去对于台湾货币需求的研究,多半以美国作为主要对象国家来研究。现如今民众可多元地持有国际性资产,单一探讨美国的影响或许不够全面。本文根据1985-2008年的资料,研究美国和日本的货币性冲击对台湾货币需求的影响。首先通过台湾对美、日的贸易比重,编制有效汇率和有效利率,作为衡量来自两国货币性冲击的依据。其次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找出台湾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理论,使用2001年~2013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的实际货币需求协整方程,以人民币作为"锚货币",检验了三地的货币替代现象。研究发现:中国香港与澳门地区的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存在人民币替代港元和澳门元的现象,而台湾地区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替代现象不明显。应积极推进构建两岸四地"大中华人民币货币区",推进两岸四地汇率协调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和危机救助机制,加快推进人民币替代港澳台三地货币进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新鹭  周政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电子支付、电子货币有关的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电子支付发展为背景、从电子货币替代视角出发,将电子货币划分为银行卡电子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分别研究了这两类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效应。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投机需求和预防需求,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还是预防需求,银行卡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都是不完全的,而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则能够对现金产生完全替代。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指出未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积极促进我国电子支付发展、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的同时,探索电子支付背景下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并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及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未来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度的提升,当人民币面临持续贬值预期压力时,容易导致人民币大规模被美元替代并引发货币危机。本文基于货币服务理论,通过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了2000—2015年人民币和美元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人民币货币替代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之后,境内人民币与美元存在MorishiMa互相替代关系,而且美元名义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于货币替代的变动起主要作用。此外,2000—2015年人民币货币替代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松  张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既有人民币"走出去"替代他国或地区货币的正向替代效应,也有被其他货币替代的逆向替代效应,且两种替代效应差异甚大。香港地区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桥头堡"和"试验田",人民币在香港地区发生货币替代效应已呈常态化趋势。聚焦人民币在香港地区的货币替代效应,构建TVP-VAR模型,研究人民币在香港地区货币替代对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两地经贸一体化、人民币币值稳定等的影响,分析不同替代效应可能引发的"特里芬难题""三元悖论"困境,并提出对应的政策选择建议。以期通过人民币在香港地区的货币替代研究总结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刚  
货币替代的发生是由于一国居民的客观经济需要造成的 ,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 ;而过高的货币替代程度会对一国经济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严重削弱一国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 ,因此货币替代有一个最优程度区间 ,既可以满足居民的合理外币需求 ,又能保证一国宏观当局对经济的较强控制能力 ,这就是货币替代适宜度。本文首次明确提出了货币替代适宜度的概念 ,初步分析了货币替代适宜度的决定方法 ,并对我国货币替代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安兴  孙琼  
一、引言 货币需求问题,始终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实证研究货币需求的文章很多,可是,实证研究中国货币需求的文章却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所需数据不容易得到,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兼有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点,从而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当前我国金融形势实际上可以用两个“替代”来描述: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货币替代,即人民币资产替代美元资产;二是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替代,即资本市场工具替代存款类金融资产。两大替代导致了中国金融结构的深刻变化,也意味着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戈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并利用PcGets软件,实证考察了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广义货币需求、物价、产出、利率、汇率以及股票价格之间的有机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适当地考虑资产替代并利用科学的计量方法,我们依然可以得到相当稳定的广义货币需求函数。在最终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收入弹性小于1。当期的通货膨胀对实际货币需求有着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这反映出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事实。汇率的变化率并没有显著地影响货币需求,但是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确实引致了更多的货币需求。尽管近年来资本市场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股票价格无论在我们的长期还是短期模型中都还不显著,实物资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万林  朱焰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货币替代实际上是不同国家货币竞争中货币职能分化的过程,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质货币基于不同需求的理性选择过程。货币替代的结果形成了本外币的共生,并共同来承担一国的货币服务活动。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货币的选择基于四个方面原因:两国的货币的价值差异(即通货膨胀率差异)、货币增长率差异、交易成本大小差异、预期汇率变动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光友  
文章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层次理论的分析框架,在对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对货币层次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的难度,并对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层次划分的可能性、可行性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基于货币服务理论,通过构建货币服务CES函数和跨期Eular方程对人民币货币替代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协整的货币替代ARDL-ECM模型,研究汇率贬值率、累计持有外币规模、汇率机制改革等对于人民币货币替代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检验了境内货币替代的滞后性特征。最后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与资本输出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人民币货币替代形成及变动机制有着更加清晰的理解,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政策积极预防和监控人民币货币替代风险,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光友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相关的样本数据,以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作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电子货币模糊了各种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也改变了货币的供给结构,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鑫明  卜亚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兑换和流通条件的改变,而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致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其中潜在的大规模的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更易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文章分析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引发货币替代、反向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