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2)
2023(14723)
2022(12837)
2021(12245)
2020(10143)
2019(23776)
2018(23354)
2017(45282)
2016(24193)
2015(27383)
2014(27022)
2013(26720)
2012(24287)
2011(21900)
2010(21155)
2009(19223)
2008(18513)
2007(15401)
2006(13053)
2005(11153)
作者
(66379)
(55356)
(54671)
(52259)
(35153)
(26331)
(25065)
(21827)
(21067)
(19287)
(18770)
(18591)
(17289)
(17110)
(17110)
(16740)
(16515)
(16209)
(15735)
(15696)
(13527)
(13412)
(13126)
(12529)
(12296)
(12267)
(11970)
(11847)
(10892)
(10795)
学科
(98389)
经济(98269)
管理(68979)
(64687)
(53719)
企业(53719)
方法(49644)
数学(44282)
数学方法(43758)
中国(26578)
(24822)
(24522)
业经(20456)
(20150)
贸易(20141)
(19684)
(19014)
地方(16805)
农业(16392)
(16079)
财务(16010)
财务管理(15979)
(15901)
理论(15291)
环境(15038)
企业财务(14967)
(14923)
技术(14591)
(13995)
银行(13962)
机构
大学(338606)
学院(334970)
(141897)
经济(139255)
管理(137167)
理学(120268)
理学院(119049)
管理学(117020)
管理学院(116442)
研究(111297)
中国(84754)
(70996)
科学(66608)
(61624)
(53579)
财经(51120)
中心(50631)
研究所(49373)
(48955)
业大(48437)
(46973)
北京(44821)
经济学(43956)
(43954)
(42512)
师范(42145)
(40583)
经济学院(39831)
财经大学(38638)
农业(38374)
基金
项目(238133)
科学(188805)
基金(176462)
研究(174124)
(153335)
国家(152165)
科学基金(131930)
社会(111735)
社会科(106076)
社会科学(106050)
基金项目(93507)
(89160)
自然(85856)
自然科(83927)
自然科学(83907)
自然科学基金(82404)
教育(79857)
(76053)
资助(73383)
编号(69778)
成果(55155)
(54033)
重点(52715)
(49666)
(49433)
教育部(46973)
国家社会(46944)
课题(46848)
创新(46164)
科研(45796)
期刊
(142269)
经济(142269)
研究(97494)
中国(56256)
学报(50246)
管理(48655)
科学(47682)
(46406)
(43201)
大学(39131)
学学(36875)
教育(32683)
农业(30799)
技术(29081)
(28437)
金融(28437)
财经(24677)
经济研究(24326)
业经(21831)
(21124)
问题(18622)
(16311)
图书(16293)
理论(16166)
技术经济(16100)
(16046)
科技(15376)
(14716)
世界(14693)
实践(14582)
共检索到469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鸿武  王珂英  
货币搜寻理论清晰刻画了货币交易媒介的本质功能,已成为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等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对货币搜寻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使用货币搜寻模型和福利三角形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估计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货币搜寻模型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计的结果更为可靠,与通货膨胀率为0相比,中国10%的通货膨胀率造成的福利成本约为收入的1.2%,高于采用福利三角形法得到的估计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马莉莉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实证结果说明,在中国高通货膨胀会带来较高的福利损失,因此将通胀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提高中国的经济福利水平是有利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恒文  
为有效引导通货膨胀预期,有必要提高政策透明度,设置合理的通货膨胀容忍度,给出明确的政策信号。然而,评判政策有效性的标准在于是否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如果政策不能增进参与主体的福利,人们很难判定政策是否有效。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构建了货币需求函数,通过"福利三角"测算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得出了福利成本与物价水平的计量方程,并给出了通货膨胀容忍度合意值。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函数采取双对数形式更为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福利成本和通货膨胀走势基本一致,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有助于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目前物价波动的适度区间是[98.1889,104.9241],通货膨胀容忍度合意值为104.9241。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哲  赵伟  
不同于货币效用模型(MIU)和现金约束模型(CIA)引入货币的特定方式,货币搜寻模型具有货币更深刻的微观基础。本文拓展了Faig&Li(2009)货币搜寻理论新古典一般均衡的框架,分析了信用交易对通货膨胀福利损失的影响。本文发现:一方面,信用交易使购买者的需求不受当期持有货币数量的约束,从而减少了通货膨胀带来的福利损失;另一方面,信用交易通过影响购买者的货币需求增加了福利损失。因此,信用交易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总的影响取决于信用交易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哪种效应占优。校准模型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信用交易规模的增加,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是逐渐减小的。由本文的结论可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扩大信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栋  闫庆悦  霍凌汉  
本文在Jones、Asaftei & Wang(2004)等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包含人口增长和货币利息收益的货币效用模型、计算我国的Divisia货币数量和价格指数,重新估算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研究发现,在考虑了人口增长和货币利息收益后,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大大降低。这意味着,我国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不用过多考虑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从而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李杜  
研究表明,M0,M1,M2均对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且不能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在短期内不能单纯采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即便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仍不能否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也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发行货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远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经涛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在货币经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税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程度,更有效的衡量方式是计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本文采用Lucas(2000)基于补偿理论构建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测算方法,运用1996-2016年中国季度经济数据,测度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结果表明:一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名义利率上升压力的增加,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也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对居民福利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减少居民通货膨胀福利损失的关键在于保持通货稳定,这就需要实施稳健中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经涛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在货币经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税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程度,更有效的衡量方式是计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本文采用Lucas(2000)基于补偿理论构建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测算方法,运用1996-2016年中国季度经济数据,测度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结果表明:一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名义利率上升压力的增加,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也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对居民福利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减少居民通货膨胀福利损失的关键在于保持通货稳定,这就需要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控制货币数量的增加。为了避免较高通货膨胀对居民福利产生的损害,在综合权衡货币政策多重目标时,有必要将稳定物价水平放在核心的位置;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加强货币市场流动性管理,引导市场利率处于均衡合理水平;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促进财政政策实施的节奏和力度保持平稳、适中,减轻对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带来的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徐宁  
本文对我国通货膨胀成本的非对称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惰性特征进行了检验和识别,发现中央银行具有明显的规避通货紧缩偏好,但其货币政策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本文采用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测度中央银行在不同宏观背景信息下的利率调控规则。结果发现,中央银行在通货紧缩时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将显著增强,而就新常态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坚持"总量平衡、适度从紧、适时微调、定向着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针,从而为经济增速托底,也给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和改革留出必要的时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习宁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时间序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引起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只是次要因素。而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关于劳动力供给维度,分析显示:假设相关制度性创新进程能够加快,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大可不必高估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思  唐兆丰  
随着中国外汇制度的不断改革,人民币汇率变化同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首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汇率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即本币对外升值,物价下跌,反之则上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中国近年的实际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两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在剔除了非预期因素带来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后,本文利用格兰杰(Granger)检验判定两指标的因果关系,并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计量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和通货膨胀程度有负相关关系。即使这样,政府当局在制定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时,不能一味运用本币升值的手段,还应注意采取其他各种政策组合,以期收获满意的效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利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分别估计了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改进的信息共享模型(MIS)分析了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估计结果,本文认为城乡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过程十分缓慢,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差距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并提出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