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8)
2023(17833)
2022(14645)
2021(13669)
2020(11503)
2019(25941)
2018(25701)
2017(50339)
2016(27061)
2015(30238)
2014(30076)
2013(29201)
2012(26577)
2011(23685)
2010(23926)
2009(22160)
2008(21696)
2007(19180)
2006(16757)
2005(15390)
作者
(74233)
(62024)
(61641)
(58762)
(39806)
(29571)
(28287)
(23885)
(23521)
(22251)
(21045)
(20966)
(19738)
(19586)
(19448)
(19257)
(18507)
(18089)
(17974)
(17843)
(15340)
(15107)
(14910)
(14251)
(13964)
(13956)
(13663)
(13543)
(12362)
(12102)
学科
(104709)
经济(104562)
管理(83713)
(81054)
(66783)
企业(66783)
方法(46223)
数学(40004)
数学方法(39465)
(33112)
中国(31091)
(30022)
(28319)
业经(25049)
(22621)
银行(22600)
(21637)
贸易(21624)
(21531)
(21170)
(21103)
金融(21100)
(20562)
财务(20491)
财务管理(20437)
地方(19570)
企业财务(19429)
农业(19328)
(18737)
(18662)
机构
大学(373995)
学院(373953)
(157874)
经济(154585)
管理(146802)
理学(125176)
理学院(123924)
研究(123763)
管理学(121882)
管理学院(121158)
中国(100362)
(80428)
(77467)
科学(70664)
财经(62449)
(60093)
中心(58846)
(56906)
(56855)
(56020)
研究所(53858)
业大(50737)
经济学(49120)
北京(48405)
财经大学(46690)
(46155)
师范(45699)
(45415)
(45122)
经济学院(44241)
基金
项目(247827)
科学(197411)
研究(183763)
基金(182812)
(157973)
国家(156679)
科学基金(136332)
社会(118996)
社会科(112985)
社会科学(112960)
基金项目(95609)
(94793)
自然(87168)
自然科(85211)
自然科学(85190)
教育(85116)
自然科学基金(83675)
(80336)
资助(74726)
编号(73923)
成果(60917)
(56270)
重点(55669)
(52380)
(51994)
课题(51120)
(50064)
国家社会(49986)
教育部(49187)
创新(48666)
期刊
(172971)
经济(172971)
研究(115361)
中国(74519)
(63674)
管理(56749)
学报(52556)
(51243)
科学(50337)
(47045)
金融(47045)
大学(41956)
学学(39638)
教育(37671)
农业(34264)
技术(32811)
财经(31155)
经济研究(27921)
业经(27558)
(26699)
问题(22830)
(20304)
国际(19203)
理论(18398)
(18049)
技术经济(17307)
现代(17255)
(16926)
财会(16558)
实践(16489)
共检索到56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晓哲  
"货币国际化战略"与"系统性风险监管"是当前我国金融行业的两大重要课题。在逐步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前提下,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测与防范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现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对这一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类系统性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不断优化货币国际化路径,建立完善合理的系统性风险应对机制,加快货币国际化进程,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小云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关乎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适性和特殊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厘清如下两个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小云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关乎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适性和特殊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厘清如下两个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文佳  
虚拟货币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产物。它在提高发行人交易效率和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货币的相关风险,主要包括安全风险、进行非法交易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然后在分析我国虚拟货币监管状况和国际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加强虚拟货币监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龙腾  何建勇  
频频爆发的银行危机暴露了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的内在缺陷,学术界就资本监管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文献研究的角度,通过回顾和分析理论界关于资本监管、银行风险承担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微观意义上,关于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研究忽视了对资本监管框架效应的分析;在宏观意义上,资本监管的强化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了新的渠道,即银行资本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这两种新的传导机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研究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核心命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宏宇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保障房融资规模的迅速增加,保障房融资的系统性风险日益突出。保障房的系统重要性源自其庞大的融资规模、广泛的外溢影响、难以替代的融资平台和隐含的风险链条,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本文认为,虽然保障房融资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不可分散性,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是外溢的影响,所以其风险报酬并不会反映在项目的必要收益率之中,从而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控制。为控制其系统性风险,本文提出应对保障房融资进行审慎监管,将保障房融资的外溢风险内部化,并缩小保障房融资创新的风险链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曾智  姚舜达  
近年来,流动性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113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这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的风险承担,并且流动性监管的加强也会增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率。从银行微观特征看,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的银行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曾智  姚舜达  
近年来,流动性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113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这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的风险承担,并且流动性监管的加强也会增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率。从银行微观特征看,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的银行中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款利率水平如何变化,监管政策不会对银行信贷产生限制。(4)对大型银行来说,在同一贷款利率水平下,监管趋严会降低信贷规模,对城商银行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启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尾虹  唐振鹏  
系统性风险是全球金融监管和改革的前沿课题。当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视角呈现出点(独立个体)、线(相关关系)、网(复杂网络)的特点。就机理而论,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经过累积、传染、爆发和扩散四个阶段。就测度而论,其度量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宏微观数据的指标法、基于市场数据的模型法和基于网络结构的分析法。就监管而论,系统性风险涵盖时间轴和横截面两个维度。现有研究在形成机制上缺乏系统性,忽略了投资者行为、信息传染等因素;在测度研究上过于片面,未能综合反映非线性、尾部分布、高频信息及市场状态等特征。同时,现有研究对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制与测度研究之间的内在机理研究尚存在不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淳  汪建  张斌斌  
国内外文献对系统风险及其与对冲基金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冲基金引发系统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与全能型银行部门的共生关系、投资的复杂性和高杠杆效应以及筹资的私募性、操作隐蔽性。由于系统风险具有"传导效应,"对对冲基金的监管视角应着眼于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宏观防范能力、系统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邱天   郭学兰  
数字资产价格泡沫具有虚假繁荣的特征,泡沫一旦形成,必然严重降低经济系统发展活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基于此,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形成机制、传导效应及监管策略。首先,明确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的特征,即投机性、虚假性和波动性。其次,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形成机制,主要是从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因素及消费者心理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再次,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传导效应,明确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监管策略,通过多维举措的实行,国家能够有效规避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中文  范从来  朱辰  张炜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从而更有效地平缓经济波动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中文  范从来  朱辰  张炜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