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1)
- 2023(10419)
- 2022(8880)
- 2021(8339)
- 2020(7016)
- 2019(16133)
- 2018(15790)
- 2017(30943)
- 2016(16341)
- 2015(18302)
- 2014(17854)
- 2013(17359)
- 2012(15590)
- 2011(13835)
- 2010(13355)
- 2009(12192)
- 2008(11474)
- 2007(9613)
- 2006(7947)
- 2005(6921)
- 学科
- 济(64839)
- 经济(64741)
- 管理(52243)
- 业(47212)
- 企(40498)
- 企业(40498)
- 方法(33695)
- 数学(30566)
- 数学方法(30191)
- 财(20273)
- 农(15946)
- 制(15805)
- 中国(15371)
- 业经(14131)
- 务(12924)
- 财务(12879)
- 财务管理(12850)
- 贸(12262)
- 贸易(12257)
- 企业财务(12217)
- 易(12022)
- 体(11078)
- 银(10575)
- 银行(10566)
- 融(10448)
- 金融(10445)
- 农业(10199)
- 技术(10057)
- 行(10015)
- 环境(9881)
- 机构
- 大学(222680)
- 学院(220868)
- 济(97058)
- 经济(95351)
- 管理(90841)
- 理学(79467)
- 理学院(78696)
- 管理学(77468)
- 管理学院(77041)
- 研究(67569)
- 中国(53310)
- 财(47028)
- 京(43738)
- 财经(37837)
- 科学(37243)
- 经(34650)
- 中心(33115)
- 经济学(31602)
- 江(30852)
- 所(30695)
- 业大(29875)
- 农(29097)
- 财经大学(28708)
- 经济学院(28670)
- 研究所(27695)
- 北京(26261)
- 范(25990)
- 师范(25720)
- 院(24934)
- 商学(24854)
- 基金
- 项目(157276)
- 科学(127186)
- 基金(119174)
- 研究(115823)
- 家(102469)
- 国家(101697)
- 科学基金(90030)
- 社会(77660)
- 社会科(73929)
- 社会科学(73914)
- 基金项目(63362)
- 省(59464)
- 自然(57754)
- 自然科(56497)
- 自然科学(56484)
- 自然科学基金(55484)
- 教育(54173)
- 划(50301)
- 资助(47960)
- 编号(45213)
- 部(36652)
- 成果(35337)
- 重点(35176)
- 制(34927)
- 创(33791)
- 国家社会(33313)
- 教育部(32657)
- 发(32272)
- 人文(31834)
- 创新(31729)
共检索到311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钰
本文回顾了货币制度从金本位制到纸币本位制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率决定机制的变迁,重点阐释了传统和现代汇率决定机制中的代表理论。
关键词:
汇率决定机制 货币制度 购买力平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从系统相容性的角度分析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百年历史 ,为关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平台。迄今为止的国际货币制度采取的形式都位于相容性模型的解集中。当系统的不相容性累计到一定程度之后 ,系统均衡被打破 ,货币金融危机频仍 ,新的系统则应运而生。实物本位终将为信用本位所取代 ,货币本位的虚拟化不可避免。全球化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将以货币联盟的形式向固定汇率制复归。国际货币制度的最终演进方向是全球统一货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幼梅
辽以征战立国 ,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产生了以外币为主 ,自币为辅 ,布、银、钱同时流通的特殊的货币制度。按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物物交换到以唐币为主 ,自币为辅 ,布、银、钱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 (91 6— 1 0 0 4) ;二、以宋币为主 ,自币为辅 ,钱、银、布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 (1 0 0 5— 1 0 84) ;三、财政危机爆发和货币制度衰败阶段 (1 0 85—1 1 2 5 )。
关键词:
辽代 货币制度 演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澳门自有货币发行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演变,逐步形成目前具有自己特色的货币制度。维持澳门元与港元挂钩并间接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以及为维护及提高澳门货币的信用地位和可兑换性而保持充分的储备基础,即构成澳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一制度在维护澳门经济金融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朝运
澳门自开埠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并没有自己的货币,民间交易除了使用各银行号发行的凭单外,主要由埠外货币填补这一空缺。进入19世纪,墨西哥银元逐渐占据优势成为主要的商业汇兑货币;随着成立于1865年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日益强大,其发行的港元钞票迅速在粤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 1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长江商学院课题组 温天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如何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本文创造性地将硬储备黄金和碳排放权这两种超主权信用进行结合,通过黄金与碳券的绑定实现储备货币可交易的管理货币功能的再发现,从而实现共同货币的币值稳定和供给有序。该共同货币既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管理货币,又可与各个主权货币进行交易,既满足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又有望解决困扰世界已久的特里芬难题。该共同货币战略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池江
“通货原理”从货币数量本身去寻找影响价格的原因,是肤浅的;如果以此来控制货币,无法真正克服经济危机。综观20年中国经济波动及其治理过程,完全归结于货币因素未必符合事实。货币数量说难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深层次原因。我国金融业除了普遍存在一般性的风险以外,还具有其突出的制度性特征。目前化解金融风险的思路,偏重于债权债务的财务处理,对经济金融制度创新不足,病根未除,有可能重蹈覆辙。在化解国内金融风险中,央行和财政部都有责任充当最终贷款人,而且财政的作用优于央行,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
关键词:
货币制度 货币政策 经济波动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李晋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李晋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兹晖
本文回顾了1983年以来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和两次港元危机的过程,运用货币危机理论分析了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弱点,对两次港元危机的起因、发展和后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理论分析表明,任何固定汇率制度都会因为汇率预期变动而引起汇率风险。反危机的关键在于政府要明确显示反危机的能力和信心。本文为固定汇率制度下反危机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联系汇率 利率 货币危机 贬值预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信用货币制度下的通货稳定问题导师:魏盛鸿教授研究生:林海本文的主题是通货稳定问题。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情形和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背景的分析,强调通货稳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保障。建议我国宏观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博文
联系汇率制度作为香港金融体系的基石,其演变趋势值得研究,这需要回顾和总结香港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和传统。关键问题在于港币如何挂锚,而核心传统做法是以货币发行局的方式将港币锚定货币金字塔的顶层货币,当旧锚货币衰落便寻找新锚货币并与之挂钩。这一传统经验是香港货币制度所处的历史结构的产物。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看,香港货币制度形成和演变主要源于三个结构性特征:国际货币体系的等级性和霸权性、香港产业结构的外向性和灵活性、香港政治制度的偏向性和承压性。中短期看,多数结构性特征难以改变,仅部分结构性特征有弱化之势。基于此,展望演变趋势,以挂钩美元为核心要义的联系汇率制度仍然最适合香港;最可能的变革节点是美元霸权地位被替代之时,同时“完美风暴”引发的变革风险不容忽视;最可能的变革方式仍是被动挂钩顶层货币,其中港币自由流动是必选项;以私营商业银行为主、政府为辅的货币发行制度仍会延续。相较于如何挂锚,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变动背景下怎样参与造锚更关键,也更艰巨。
关键词:
香港 货币制度 联系汇率 挂锚 造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贺力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