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7)
- 2023(14108)
- 2022(12359)
- 2021(11946)
- 2020(9967)
- 2019(23069)
- 2018(22649)
- 2017(44438)
- 2016(23887)
- 2015(26966)
- 2014(26930)
- 2013(26339)
- 2012(23940)
- 2011(20933)
- 2010(20772)
- 2009(18754)
- 2008(18209)
- 2007(15258)
- 2006(13055)
- 2005(11079)
- 学科
- 济(91449)
- 经济(91337)
- 管理(73271)
- 业(67520)
- 企(56977)
- 企业(56977)
- 方法(44572)
- 数学(39044)
- 数学方法(38448)
- 财(35238)
- 农(25538)
- 中国(24063)
- 学(20196)
- 业经(20157)
- 务(19442)
- 财务(19367)
- 财务管理(19305)
- 地方(18801)
- 企业财务(18311)
- 制(17947)
- 农业(16639)
- 理论(15807)
- 贸(15672)
- 贸易(15667)
- 易(15219)
- 技术(14478)
- 和(14352)
- 环境(14165)
- 财政(13814)
- 银(13211)
- 机构
- 大学(324800)
- 学院(324311)
- 管理(133662)
- 济(126453)
- 经济(123674)
- 理学(116563)
- 理学院(115349)
- 管理学(113259)
- 管理学院(112680)
- 研究(101320)
- 中国(76463)
- 京(67990)
- 财(65280)
- 科学(63461)
- 财经(49495)
- 所(49289)
- 农(48325)
- 业大(47934)
- 中心(47598)
- 江(46120)
- 经(45053)
- 研究所(44556)
- 北京(42432)
- 范(42350)
- 师范(42008)
- 经济学(37694)
- 农业(37517)
- 院(37517)
- 州(37272)
- 财经大学(36923)
- 基金
- 项目(228258)
- 科学(179924)
- 研究(168596)
- 基金(166008)
- 家(143342)
- 国家(142143)
- 科学基金(123637)
- 社会(105661)
- 社会科(100065)
- 社会科学(100038)
- 基金项目(89022)
- 省(88971)
- 自然(80967)
- 自然科(79076)
- 自然科学(79057)
- 教育(77950)
- 自然科学基金(77574)
- 划(74498)
- 编号(69795)
- 资助(68038)
- 成果(55539)
- 部(50573)
- 重点(50414)
- 创(47530)
- 发(47476)
- 课题(46756)
- 创新(44281)
- 科研(43930)
- 教育部(43892)
- 大学(43219)
- 期刊
- 济(133588)
- 经济(133588)
- 研究(94510)
- 中国(59524)
- 财(54122)
- 学报(48585)
- 管理(46868)
- 科学(45272)
- 农(43462)
- 大学(37712)
- 学学(35469)
- 教育(35226)
- 农业(30177)
- 技术(28419)
- 融(24682)
- 金融(24682)
- 财经(23673)
- 业经(23075)
- 经济研究(21089)
- 经(20140)
- 问题(17786)
- 图书(16688)
- 理论(16003)
- 财会(15390)
- 科技(15237)
- 技术经济(15084)
- 版(14976)
- 实践(14697)
- 践(14697)
- 资源(14256)
共检索到462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池 段昕昕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央上收财权、下放事权,地方政府出现财政缺口,诱发地方政府寻求预算外财政收入,土地财政成为"第二财政"。本文利用空间经济学分析各省份土地财政空间相关性,并建立FEM、REM、SLM与SEM模型,利用2004-2011年31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检验发现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缺口越高,地方土地财政占比越大,财政支出分权有利于降低地方土地财政水平,此外城镇化与服务业产值占比对土地财政存在影响。为有效控制土地财政风险,地方政府要改革财税、土地与官员晋升机制,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加强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
分税制 土地财政 财政分权 财政缺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海健 温湖炜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均G D P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该现象在分税制改革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利用MI值分析各省份空间关联度,建立F E M、REM、SLM与SEM模型,利用2004-2011年3 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工业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城镇化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并提出要改革财税与土地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增加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邢祖礼 邓朝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内嵌于财政分权改革当中,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注入了经济和政治激励,并影响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论文用财政自给度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基于1995—200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扩大分权有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持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的适度集中是必要的。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自给度 农村义务教育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精明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关键词:
中国 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度 财政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靖雯 龚六堂
利用1998—2006年省级的财政经济数据,本文对教育财政分权和公共教育供给、教育财政分权和政府教育支出不平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教育在县级层面的过度分权,是造成我国公共教育供给不足和不平等的重要原因;省级政府承担更多的教育支出责任,能够加大地区的公共教育供给、降低省内教育支出不平等程度。
关键词:
公共教育供给 教育财政分权 不平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韩克勇
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是直接和巨大的。不合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会阻碍居民收入增长,加重居民支出负担。针对这一问题,需采取提高国有企业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完善分税制度、降低税收和减少收费、完善各层次的分配体制、加大各种补贴力度和拓宽居民收入渠道等措施,从而保证居民收入的合理增长和公共财富的合理分配。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本文基于地方财政赤字的视角,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的内在作用逻辑。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所造成的地方财政赤字扩大化,激励了地方政府在利益觉醒后利用预算制度缺口,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进而驱动地方政府通过积极的土地财政手段来实现财政增收的政策目标。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再平
财政分权使我国地方政府实际上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财政自治,地方税收转移违背了来源地的征税原则,完全相悖于受益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税收的横向税收分配机制和纵向财政转移机制。总的原则是,由政府定价背离市场价格而产生的地区税收转移,应逐步通过资源性产品的市场化价格改革予以解决;清晰的、可识别的地区税收转移应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通过横向税收分配妥善解决;不清晰的、难以识别的地区税收转移则应由中央政府掌握,通过纵向财政转移机制进行解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收转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凡 马万里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新的视角、新的思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建设低碳城市作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大多数与此相关的政策建议,要么只是直接提出问题的严峻性和采取行动的必要性;要么忽视各个级次政府对于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作用,只讲责任而不顾能力和激励;要么把能力和激励问题视作理所当然的前提,忽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这样的讨论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缺乏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从多级次政府的现实出发,说明财政分权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巨大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城市建设 财政分权 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蕊莉
在土地需求能力和供给成本的相互作用下,地方财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依赖于节节攀升的房价,土地性税收依赖于活跃的楼市交易。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中最具风险的行为是扩大拆迁规模、过度举债和滥用税收排斥,在维系租金型收入制度的同时,滥用公债型收入制度、损害税收型制度。应建立地方税体系缓解地方财政收入冲动,同时要限制城市拆迁规模、加强对地方政府约束、规范税收管理、加大公共住房建设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但地方政府的事务并不因财政收入的降低而减少,相反有增长的趋势。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源不得不采取"土地财政"的策略。"土地财政"带来的负效应的蔓延呼唤"土地财政"制度的改革。规范化的财政分权体制,尤其是赋予地方财政自主权,是"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关键词:
财政 分税制 土地财政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吴建南
文章采用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分税制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支出分权明显高于收入分权,存在财力和事权的不对等。收入分权与土地财政没有显著关系,支出分权与土地财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税制引致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上述关系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关系最为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土地财政 地市级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