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9)
2023(15681)
2022(13341)
2021(12607)
2020(10333)
2019(23891)
2018(23524)
2017(45570)
2016(24513)
2015(27575)
2014(27658)
2013(26973)
2012(24568)
2011(21675)
2010(21448)
2009(18877)
2008(18271)
2007(15520)
2006(13199)
2005(10589)
作者
(66780)
(55467)
(54909)
(52549)
(35133)
(26407)
(25145)
(21841)
(21116)
(19529)
(18936)
(18444)
(17287)
(17111)
(17092)
(16828)
(16513)
(16491)
(15896)
(15546)
(13491)
(13290)
(13238)
(12688)
(12438)
(12177)
(12167)
(12029)
(11003)
(10897)
学科
(94335)
经济(94231)
管理(75953)
(65987)
(55557)
企业(55557)
方法(45265)
数学(39697)
数学方法(39171)
(34344)
中国(27846)
(25384)
地方(21877)
业经(20816)
(20154)
(18710)
环境(18634)
财务(18634)
财务管理(18577)
企业财务(17627)
(16723)
农业(16693)
理论(16454)
(15936)
(15192)
贸易(15185)
(14707)
技术(14669)
(14117)
财政(13649)
机构
大学(331242)
学院(330714)
管理(135351)
(128467)
经济(125561)
理学(118437)
理学院(117182)
管理学(115072)
管理学院(114478)
研究(104380)
中国(76655)
(69358)
科学(65667)
(64486)
(49676)
财经(49272)
业大(49157)
中心(48607)
(48443)
(46573)
研究所(45280)
(44969)
(43621)
师范(43230)
北京(42901)
(39294)
经济学(38651)
(37794)
农业(37646)
财经大学(36864)
基金
项目(237862)
科学(187716)
研究(175114)
基金(172742)
(149398)
国家(148175)
科学基金(129139)
社会(110330)
社会科(104532)
社会科学(104505)
(93062)
基金项目(92900)
自然(84410)
自然科(82431)
自然科学(82413)
教育(80998)
自然科学基金(80857)
(77959)
编号(71907)
资助(69956)
成果(56662)
重点(52892)
(52343)
(49969)
(49494)
课题(48662)
创新(46173)
科研(45783)
教育部(45410)
国家社会(45150)
期刊
(133221)
经济(133221)
研究(95146)
中国(60081)
(52473)
学报(49992)
管理(47210)
科学(45953)
(42675)
大学(38926)
教育(37541)
学学(36448)
农业(30054)
技术(29993)
财经(23131)
(23018)
金融(23018)
业经(22732)
经济研究(21285)
(19709)
问题(18707)
图书(18338)
科技(15776)
理论(15439)
(15235)
技术经济(15218)
资源(14943)
财会(14836)
(14692)
现代(14638)
共检索到466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凡  马万里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新的视角、新的思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建设低碳城市作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大多数与此相关的政策建议,要么只是直接提出问题的严峻性和采取行动的必要性;要么忽视各个级次政府对于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作用,只讲责任而不顾能力和激励;要么把能力和激励问题视作理所当然的前提,忽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这样的讨论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缺乏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从多级次政府的现实出发,说明财政分权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巨大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莹  
低碳城市建设是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国内外许多城市均开展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文章从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入手,论述武汉建设低碳城市拥有的基础,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炜  钟海  贺圣标  
结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点,选取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从非户籍类公共物品角度出发,就财政分权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正相关;随着财政分权指标的增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改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炜  钟海  贺圣标  
结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点,选取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从非户籍类公共物品角度出发,就财政分权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正相关;随着财政分权指标的增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改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孙艾青  
文章通过解释当前财政分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认为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并导致土地财政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其高度依赖,并引发违法用地、贪污腐败、金融风险增加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加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均衡性,调整财政收入体系并严控金融风险,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赵国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中国开始出现低碳城市的提法,之后国内专家学者也更多地关注低碳城市的研究。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低碳城市研究的背景现状,然后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内涵和特征目标等方面总结我国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当前发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最后总体概述了我国专家学者对构建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超骕  马振邦  郑憩  邵天然  曾辉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众多低碳城市建设案例,其中的先进经验亟待剖析和总结。基于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的梳理和概述,针对其发展模式、实践要点、空间发展策略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多个维度对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国内外案例城市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低碳城市建设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景新  郭志远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挑战。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也迅速增加,低碳城市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在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目前把社会成本(SocialCost)概念引入到低碳城市的碳排放控制指标与政策手段中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只是在过去10多年来,特别是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后,才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高度重视。政府在城市发展领域推动低碳城市的政策和行动都有其相对的社会成本和效益,因此这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成本分析就是要将客观而科学的工具引入到城市规划建设政策制定过程中,把有关的社会成本量化为经济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以实现社会整体资源的最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剑玲  
以低碳绿色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围绕低碳绿色经济、城市建设以及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城市建设目标分解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中国低碳绿色城市建设中的挑战与机遇,SWOT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于"三生"共赢理论,分析低碳绿色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分析中国城市建设的战略问题,依据PEST分析法,统筹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从理念、政策、体制、人才、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探索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适合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低碳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健  郝珍珍  
产能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在探究低碳城市内涵和梳理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从产业影响和空间重构两个视角,分析了天津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思路。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本文构建了天津市各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其中工业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大都在1附近波动,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八大优势产业中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天津市各行业发展比较均衡,八大优势产业是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石油加工炼焦业等重化工行业的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比较高,说明了这些行业是高碳排放行业,是天津市实现碳减排目标应重点调整的行业。各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瑞  
我国出现低碳城市建设热,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伪低碳现象,其原因是城市建设者缺乏正确的低碳理念,导致低碳城市建设出现盲目跟风现象。低碳城市建设应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采取措施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量化碳排放目标,实施碳足迹信息公开制等多种形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减碳目标,走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广耀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广耀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四个城市重点领域的具体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