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2)
2023(7401)
2022(6328)
2021(6001)
2020(5098)
2019(11847)
2018(11562)
2017(22342)
2016(11735)
2015(13288)
2014(12808)
2013(12211)
2012(10926)
2011(9483)
2010(8947)
2009(7736)
2008(7085)
2007(5576)
2006(4383)
2005(3487)
作者
(29019)
(24444)
(24305)
(23266)
(15492)
(11537)
(11093)
(9703)
(9497)
(8420)
(8354)
(8126)
(7634)
(7547)
(7451)
(7279)
(7236)
(7215)
(6986)
(6956)
(5749)
(5725)
(5685)
(5676)
(5524)
(5505)
(5187)
(5063)
(4776)
(4752)
学科
(47839)
经济(47797)
管理(34312)
(31783)
(26907)
企业(26907)
方法(26759)
数学(24258)
数学方法(23947)
(11840)
中国(11370)
(11078)
业经(9485)
理论(8762)
(8416)
贸易(8411)
(8231)
(7977)
(7929)
财务(7899)
财务管理(7883)
地方(7841)
技术(7694)
(7611)
企业财务(7521)
农业(7505)
环境(6839)
(6666)
(6480)
(5845)
机构
学院(153078)
大学(152851)
管理(65410)
(65170)
经济(64126)
理学(58176)
理学院(57657)
管理学(56665)
管理学院(56367)
研究(43524)
中国(32343)
(29739)
(27802)
科学(25235)
财经(23527)
中心(21923)
(21803)
业大(21794)
经济学(20855)
(20301)
(19772)
经济学院(19106)
(18874)
师范(18691)
(18575)
财经大学(18027)
经济管理(17630)
北京(17439)
商学(17420)
商学院(17265)
基金
项目(115665)
科学(93531)
基金(86432)
研究(85844)
(74390)
国家(73798)
科学基金(65818)
社会(56400)
社会科(53644)
社会科学(53634)
基金项目(46500)
(44928)
自然(42696)
自然科(41810)
自然科学(41801)
自然科学基金(41047)
教育(40951)
(37676)
资助(34522)
编号(34197)
(26445)
重点(25827)
成果(25388)
(25305)
(24283)
国家社会(24029)
教育部(23611)
创新(23568)
人文(23238)
科研(22673)
期刊
(59200)
经济(59200)
研究(38872)
中国(24235)
管理(23870)
(21827)
学报(20686)
科学(19835)
大学(17176)
教育(16118)
技术(16081)
学学(15917)
(15877)
财经(11365)
农业(11286)
(10468)
金融(10468)
经济研究(10028)
(9804)
业经(9698)
问题(8368)
图书(8011)
技术经济(7615)
理论(7373)
统计(7222)
资源(7135)
科技(6860)
财会(6753)
实践(6710)
(6710)
共检索到202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培兰  申学武  
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根本是人的“贡献”的竞争。基于贡献力的人才观强调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倡人才的竞争和激励,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管理的客观要求,是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基本原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江山  
谈商业银行的人才观中国银行人事部副总经理罗江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已经颁布执行,这使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银行业内对早已流传的“未来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个人才的竞争”这句话,也越来越有了明确和共同的认识。然而,国家专业银行向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魏纯锌  
谈谈领导干部的人才观魏纯锌人才,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市场经济竞争的焦点。现实告诉我们,人才是综合实力的突出标志,谁拥有人才,谁便拥有市场,谁便会赢得竞争的胜利。在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不仅经营需要人才、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人才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近代商人怀着富强救国的强烈愿望 ,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 ,呼唤近代人才。对专门人才的重视 ,对科举制度的抨击 ,对兴建学校、学习西学的积极倡导 ,以及唯才是用、用其所能的用人之道 ,构成了近代商人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桂勤  
从《劝学篇》比较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桂勤培养人才,这是各国共同的教育目的。但什么是人才?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国的人才观却不尽相同,存在着历史与文化的差异。比较历史文化背景对人才观的影响则是比较教育研究一个十分重要课题,因为人才观作为对所期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方勤敏  杨伶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身。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数量、结构与质量规划,文章在分析企业各职种价值贡献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结构规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琳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以企业人力资源的贡献产出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价。人力资本定价重点在于其创造的价值,即劳动的贡献,包括科学技术贡献和管理贡献。人力资本的贡献成果与企业的无形资产密切相关。本文尝试用产出法即"贡献货币化"法来计量人力资本并建立相应的操作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广涛  
2011年以来,整个寿险业面临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如何顺利实现转型发展战略成为关注的焦点。从人才建设角度,利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寿险公司作为代表,借鉴国际通用要素贡献率计算方法,对我国寿险业人才贡献率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从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全明  张广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学人才观的基础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中心环节。"以人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实施科学人才观应遵循人才规律,建立"人成其才"机制,平衡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结构,建立动态、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引进人才甄选与评价的市场机制,实施人才共享,形成人才辈出的格局,变人口大国为人才资源强国,最终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志林  
一、统计事业的发展急需大批统计人才 近十年来,我国的统计工作在迅速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统计工作在许来方固发生了重大变化。统计服务内容在变,统计调查方法在变,统计服务方式在变。这一切变化集中到一点,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计人才。 二、统计人才的基本标准 所谓统计人才,是具有统计专业等知识、立志献身统计事业、能独挡一面工作且业绩政绩显著的统计人员。由于不同的统计岗位对统计人材的需要不同,而且不同层次的统计人才又具有各自的衡量标准,因而对统计人才的定义与标准,很难做出准确完整的归纳概括。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桂勤  
反叛与复归─—中日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人才观比较桂勤中日两国,作为同属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传统教育中居主导地位的人才观均源于儒家君子型人才设计,即伦理道德型的统治人才观。面对源于西方的现代化挑战,中日两国均面临着共同的人才观现代化的课题。这一课题的解答或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世平  
人才强国战略,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促进干部培训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华明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09年相关数据,以卢卡斯模型为理论依据,以劳动力投入量、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本文认为,我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新增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没有较大的差异,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远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政娥  陈惠兰  季诚昌  
针对h指数在评价科研人员业绩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调查引入了个人贡献指数hc实现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科研生涯、被引次数较低或被引次数为0的科研人才间科研绩效评价。实证分析表明,评价中个人贡献指数hc不仅避免了相同数值的出现,而且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涯较短研究人员的潜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贵营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规格与民生期盼存在落差、多元办学与均衡发展存在落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打造高职名校、提升人才地位和推进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