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4)
- 2023(12220)
- 2022(10255)
- 2021(9573)
- 2020(8039)
- 2019(18576)
- 2018(18185)
- 2017(34199)
- 2016(17890)
- 2015(20360)
- 2014(19952)
- 2013(19872)
- 2012(18141)
- 2011(16485)
- 2010(15938)
- 2009(14819)
- 2008(13996)
- 2007(11860)
- 2006(10401)
- 2005(9107)
- 学科
- 济(99223)
- 经济(99125)
- 管理(51353)
- 业(45821)
- 方法(42260)
- 数学(38381)
- 数学方法(37913)
- 企(37315)
- 企业(37315)
- 中国(23550)
- 财(19634)
- 地方(19448)
- 农(19139)
- 学(17342)
- 业经(16863)
- 贸(16280)
- 贸易(16272)
- 易(15860)
- 环境(13503)
- 制(13333)
- 地方经济(13238)
- 农业(12786)
- 务(12154)
- 财务(12112)
- 和(12106)
- 财务管理(12081)
- 融(12069)
- 金融(12067)
- 银(11546)
- 银行(11536)
- 机构
- 大学(261628)
- 学院(258195)
- 济(126064)
- 经济(124131)
- 管理(102120)
- 研究(91329)
- 理学(88883)
- 理学院(87984)
- 管理学(86500)
- 管理学院(86015)
- 中国(70369)
- 京(54187)
- 财(53009)
- 科学(51300)
- 所(43986)
- 财经(43587)
- 经济学(41400)
- 中心(41347)
- 研究所(40189)
- 经(39950)
- 经济学院(37180)
- 农(36113)
- 业大(34848)
- 江(34805)
- 北京(34368)
- 院(33432)
- 财经大学(32685)
- 范(31143)
- 师范(30867)
- 经济管理(28479)
- 基金
- 项目(177590)
- 科学(142643)
- 基金(135007)
- 研究(128202)
- 家(117877)
- 国家(117065)
- 科学基金(101584)
- 社会(87051)
- 社会科(82927)
- 社会科学(82910)
- 基金项目(69936)
- 自然(64506)
- 省(64456)
- 自然科(63079)
- 自然科学(63063)
- 自然科学基金(61941)
- 教育(57977)
- 资助(56604)
- 划(55541)
- 编号(48019)
- 部(41353)
- 重点(40055)
- 国家社会(38543)
- 发(38503)
- 成果(37370)
- 创(36469)
- 教育部(36184)
- 人文(34708)
- 科研(34599)
- 创新(34419)
- 期刊
- 济(132848)
- 经济(132848)
- 研究(78321)
- 中国(44193)
- 财(41115)
- 管理(38486)
- 学报(36233)
- 科学(36071)
- 农(30672)
- 大学(28800)
- 学学(27461)
- 技术(23967)
- 经济研究(23448)
- 财经(22528)
- 农业(21381)
- 融(21363)
- 金融(21363)
- 经(19576)
- 教育(17946)
- 业经(17761)
- 问题(17638)
- 统计(16759)
- 贸(15533)
- 技术经济(15314)
- 世界(14868)
- 策(14150)
- 国际(13846)
- 决策(13106)
- 业(12307)
- 资源(11448)
共检索到378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本文利用消费序列非平稳下的贝弗里奇—尼尔森分解方法估算了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并与基于消费序列平稳下的线性方法和HP滤波分解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很大,约为美国的2-5倍;且基于消费序列平稳下的线性方法和HP滤波分解方法低估了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政府在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熨平宏观经济波动上,使中国经济更加平稳的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林浩
本文在Lucas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时间和就业的波动,笔者发现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分为消费波动的福利损失和劳动时间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且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看作消费和劳动时间错配的结果。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到总劳动时间波动以就业波动的形式存在,估算值最大将达到4.476%,远大于基准模型0.135%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益与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就业率对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且风险规避系数为5时,消除经济波动的收益远大于提升长期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收益。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资源错配才是经济周期成本计算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关于增长还是稳定的权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彬 周宇楠
基于省份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善性,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与经济增长的福利得益。两者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周期成本不容忽视,其高于美国州级数据的估算结果,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并不弱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结果表明,省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经济增长得益和经济稳定的相对重要性与工业化、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省份特征相关。
关键词:
省份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空间计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彦斌
当家庭对于中国经济波动具有异质性信念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信念从两个途径影响我们对于经济周期进行的福利评价:第一个途径是信念的异质性可以减小家庭的风险厌恶系数,从而增加家庭的风险容忍能力;第二个途径是信念的异质性改变了中央计划者对于经济波动的主观概率分布函数的形态。按照本文的这一结论以及相应的中国宏观经济数值模拟结果,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按照以往模型所计算的结果要略小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估算模型,在克服"完全有效市场"假设的缺陷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对中国在1992~2009年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估算发现,中国1952~1977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高于1992~2009年的成本,低于1978~1991年的成本。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低于美国1948~2009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经济决策部门仍然应该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基于Lucas基准模型,采用中国1985 ̄2005年间的国家一级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省一级居民消费数据、省一级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城乡间差异性、地区间差异性、地区内城乡间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并且通过1952 ̄2005年间的国家一级居民消费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阶段差异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国省一级的居民消费数据得到的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不仅大于国家一级居民消费数据估计的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而且远远大于Lucas(1987)的估计结果;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存在显著的城乡间差异性、地区间差异性、地区内城乡间差异性和阶段差异性。因此,中国政府在重视经济增...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异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太明
本文通过Lucas理论模型,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在取相同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情况下,中国居民消费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导致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显著小于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中国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是美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4倍多,中国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小于美国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为尽可能减小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地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从而最终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消费波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华川 白仲林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同比数据的优势、准确反映和及时调控宏观经济,本文提出一种估计同比数据混频近似因子模型的EM算法,并得到了我国月度GDP同比增长率的估计,然后利用此指标分析了我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研究发现,月度数据的局部极差大于季度数据,尤其在宏观经济经历严重外部冲击时期,月度和季度GDP增长率数据相差较大,即季度GDP平滑了经济的波动性,低估了外部冲击效应。另外,月度GDP增长率数据能够更加精确、及时确定经济周期的转折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富华 汪红驹 张晓晶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基于转轨时期"市场成长"背景,将我国的经济周期分为体制性波动和市场性波动两个方面。进一步,根据改进的Koren和Tenreyro分解方法将我国的地区经济周期分为体制性波动、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三个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周期呈现出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不断增强,体制性波动不断减弱的长期趋势;东部地区的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要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性波动,中西部地区的体制性波动要显著大于东部地区的体制性波动。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地区经济周期差异化的重要原因,而稳步的区域市场化推进策略,培育完善、健全的全国统一市场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周期"高位收敛"的必由之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学峰 李政寰 朱勇
本文利用EEMD对中国实际GDP季度序列进行分解,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识别了中国GDP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实际GDP可以分解为5个IMF和1个趋势项,分别代表着3、6、16、58、66的季度不同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中国实际GDP。研究结果表明了EEMD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方面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分解经济增长序列,预测结果显示了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第2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
EEMD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学峰 李政寰 朱勇
本文利用EEMD对中国实际GDP季度序列进行分解,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识别了中国GDP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实际GDP可以分解为5个IMF和1个趋势项,分别代表着3、6、16、58、66的季度不同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中国实际GDP。研究结果表明了EEMD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方面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分解经济增长序列,预测结果显示了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第2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
EEMD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预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宋志勇
借鉴盲数理论,以公路工程为例,研究如何更加精确地估算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结果表明:基于盲数理论的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专家估算的区间和可信度,充分地显示了其简洁性和准确性。把参数作为盲数处理,不必关心随机变量的分布问题,匹配了专家判断回答模式的本质特点,包容了未来的不可确知因素,使得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足之处是盲数的四则运算阶数增加很快,必须借助计算机程序解决。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成本 盲数理论 公路工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张甜
为了准确地刻画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文章运用正则化辅助粒子滤波方法估计了一个状态转移概率具有随机时变性的区制转移状态空间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周期具有区制转移、经济波动及振幅的非对称性,并且区制转移概率具有显著的随机时变性;与非随机时变转移概率的模型相比,具有随机时变转移概率的模型对经济增长率的预测更为准确。
关键词:
粒子滤波 经济周期 区制转移 非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后平 王丽英
个人心理预期、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不完全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大众个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即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变化。个人心理预期的形成和波动对消费和投资带来直接影响,从而产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积极效果,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适时调整个人心理预期,使社会大众个人心理预期保持适度乐观状态。
关键词:
个人心理预期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