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0)
- 2023(13817)
- 2022(12240)
- 2021(11621)
- 2020(9989)
- 2019(22524)
- 2018(22401)
- 2017(43785)
- 2016(23591)
- 2015(26697)
- 2014(26515)
- 2013(25883)
- 2012(23482)
- 2011(20961)
- 2010(21175)
- 2009(19539)
- 2008(17655)
- 2007(14818)
- 2006(12497)
- 2005(10414)
- 学科
- 济(92013)
- 经济(91917)
- 管理(67947)
- 业(64384)
- 企(54665)
- 企业(54665)
- 方法(48256)
- 数学(42570)
- 数学方法(41821)
- 农(23413)
- 财(22274)
- 中国(21675)
- 业经(20326)
- 学(19807)
- 理论(17032)
- 地方(16968)
- 贸(16225)
- 贸易(16218)
- 易(15779)
- 农业(15693)
- 技术(15039)
- 务(14996)
- 财务(14912)
- 财务管理(14878)
- 和(14852)
- 制(14522)
- 企业财务(14060)
- 环境(13760)
- 划(12881)
- 融(12541)
- 机构
- 大学(328544)
- 学院(327678)
- 管理(135052)
- 济(125239)
- 经济(122535)
- 理学(118903)
- 理学院(117646)
- 管理学(115131)
- 管理学院(114555)
- 研究(101808)
- 中国(73752)
- 京(68523)
- 科学(65791)
- 财(54882)
- 业大(51291)
- 农(50723)
- 所(49512)
- 中心(46938)
- 研究所(45815)
- 财经(45694)
- 江(44906)
- 范(42754)
- 北京(42531)
- 师范(42348)
- 经(41786)
- 农业(39907)
- 院(37823)
- 经济学(37245)
- 州(37131)
- 技术(35604)
- 基金
- 项目(236644)
- 科学(186290)
- 基金(172260)
- 研究(170245)
- 家(150302)
- 国家(149122)
- 科学基金(129469)
- 社会(105926)
- 社会科(100394)
- 社会科学(100367)
- 省(92670)
- 基金项目(91779)
- 自然(86904)
- 自然科(84946)
- 自然科学(84925)
- 自然科学基金(83363)
- 教育(79717)
- 划(77969)
- 资助(71886)
- 编号(69799)
- 成果(54566)
- 重点(52482)
- 部(51676)
- 创(49345)
- 发(49005)
- 课题(47138)
- 创新(45981)
- 科研(45790)
- 教育部(44591)
- 大学(44490)
- 期刊
- 济(125880)
- 经济(125880)
- 研究(88008)
- 中国(54532)
- 学报(53111)
- 科学(48423)
- 管理(48045)
- 农(44861)
- 财(40995)
- 大学(40662)
- 学学(38332)
- 教育(36630)
- 农业(31643)
- 技术(30744)
- 融(22457)
- 金融(22457)
- 业经(21831)
- 财经(21076)
- 经济研究(20479)
- 图书(18387)
- 经(17891)
- 科技(16423)
- 业(16282)
- 问题(16076)
- 技术经济(15893)
- 理论(15572)
- 版(15432)
- 统计(15197)
- 商业(14476)
- 实践(14468)
共检索到447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一文 齐佳音 方滨兴 李欲晓
网络舆情态势作为衡量社情民意的主要指标,在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网络舆情作用主体复杂多样、作用关系难以预知、作用程度难以计量等特点,将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和网络舆情态势评估相结合,同时基于贝叶斯网络三个重要特点——复杂关联关系表示能力、概率不确定表示能力以及因果推理能力,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建模的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方法。通过对关键指标数据进行仿真和学习,建立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模型,从而对网络舆情态势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菊玲 勒中坚 薛圈圈
首先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运用到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中,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实现网络舆情的安全态势的定量评判。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合具体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网络舆情 危机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赟
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为了提前并更加准确地判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化方向,以便做出比较合理的预测监控。文章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了关于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测监控模型。通过关联概率的计算,对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节点变量进行预测。并以分析2014年上海踩踏事件为例,确定此事件对象中的节点变量,并通过10位专家评分的方式给出了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预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得到比较合理的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珊珊 李欲晓 徐敬宏
近10年,不断出现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罕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网络的发达更加剧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复杂性。本文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意见领袖进行分析研究,将非常规突发事件发展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包括潜伏期和突发期,后期包括持续期和消失期,分别对前后期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群体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意见领袖 政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菁 孙宝文 赵岩
本文以典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从触发危机因素的视角验证了网友数量和网友态度对危机水平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舆情新闻引起的危机程度主要体现为网友数量;过程回应引起的舆情危机程度体现为网友数量和网友态度,且影响系数分别是0.518和0.444;结果回应引起的舆情危机程度主要体现为网友态度。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危机评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世海 于越 邓舒予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社会治理难题,探究该事件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过程,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认知舆情发展态势,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方法/过程]文章首先基于知识元模型,从情景事件、情景驱动要素、情景推理要素、情景目标要素四个方面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情景进行结构性表达,并构建预警情景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其次结合EM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明确各情景下舆情危机预警重点关注的影响要素;最后以南京市禄口机场疫情事件为例,对各情景舆情危机预警等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结论]训练出来的动态贝叶斯网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同情景状态中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会对舆情危机预警级别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动态制定危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兰月新 董希琳 苏国强 赵红培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响对策,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世海 孙美琪 张家毓
[目的/意义]近年来频发的自媒体平台舆情反转事件稀释了社会信任,弱化了政府公信力,扰乱了舆情生态平衡,文章提出自媒体环境下规避网络舆情反转的方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从平台控制性、信息准确性、主体批判性、传播突变性四个维度识别自媒体舆情反转的影响要素,然后构建预测模型的贝叶斯结构,利用70个舆情案例数据集完成参数学习,建立自媒体舆情反转预测模型。结合3个检验样本完成模型有效性的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诊断和最大可能解释。最后结合罗尔诈捐事件进行舆情反转预测。[结果/结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提出的自媒体舆情反转预测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自媒体 舆情反转 预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张岚岚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号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并把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分为两个维度:信号纵向挖掘和信号横向防控。其次在两个维度中分别尝试提出了分析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分析步骤。最后总结了信号分析应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优点。
关键词:
信号分析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预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朱玲玲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突发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引发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预警是引导网络舆情,进而管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的前提,在大数据环境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需要大数据分析,其对应急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方法/过程]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出发,文章将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结合,强调网络舆情预警中的大数据分析既需要大数据分析能力,更需要在网络舆情预警的数据采集、舆情分析和监测预警三阶段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结果/结论]着眼于网络舆情预警的特点,将"有形资源"——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无形资源"——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业勤 郑向敏 张俊
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经由网络媒介曝光、触发或经网络舆情传播而被扩散和放大的旅游危机事件。若不及时应对处理,将对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运用多案例研究、网络文本分析与最优尺度分析等方法,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间的分布规律及事件涉及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为进一步的旅游网络舆情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是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一个新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应对机制 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军 王学金 李鹏 庄云蓓
[目的/意义]在数据驱动下开展群体行为计算,设计舆情传播建模方法,为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提供支持。[方法/过程]结合群体行为理论和收敛交叉映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建模方法。首先从群体结构、群体规范和群体过程视角提取舆情系统特征,之后根据最邻近方法和时间序列收敛判断法识别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舆情传播模型。该方法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强化机制计算化,通过系统特征的因果关系强弱和差异分析,揭示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机理。[结果/结论]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中“双黄连事件”“白银越野赛事件”“十堰爆炸事件”和“青海地震事件”等4组舆情数据的实证结果发现,各事件中的群体交互持续能力和聚集度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典型的群体事件。此外,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系统特征的因果关系强弱程度不同,因果关系越弱舆情演化不确定性越大。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唐雪梅 赖胜强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大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这导致网络舆情高发。为了防止虚假言论的传播,以及加强和民众沟通,各级政府机关应积极回应,化解舆情危机。[方法/过程]研究以危机情景沟通理论为基础,选择患癌教师被开除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组织的回应时机和沟通策略等进行研究,分析博文学院回应网络舆情失败的原因。[结果/结论]组织在网络舆情回应时,需要分析舆情危机的类型,选择与情景适配的回应策略,同时注意回应策略与回应时机的关联。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回应策略 情景危机沟通理论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艳丰 李贺 彭丽徽
[目的/意义]挖掘网络舆情相关信息,构建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对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施拉姆大众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提取指标要素,以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要素权重,通过直觉模糊推理算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结果/结论]能够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有效监测,为网络舆情预警评估的实现和应用提供一个整体、系统的科学依据,提高网络舆情实时监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