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7)
2023(14168)
2022(12506)
2021(11758)
2020(9837)
2019(22811)
2018(22452)
2017(43774)
2016(23615)
2015(26547)
2014(26269)
2013(25729)
2012(23521)
2011(20962)
2010(20487)
2009(18449)
2008(17479)
2007(14922)
2006(12791)
2005(10773)
作者
(67254)
(55821)
(55316)
(52827)
(35477)
(26876)
(25210)
(22118)
(21371)
(19699)
(19043)
(18831)
(17664)
(17466)
(17369)
(17204)
(16767)
(16761)
(15998)
(15930)
(13797)
(13536)
(13425)
(12913)
(12532)
(12312)
(12307)
(12209)
(11252)
(11045)
学科
(92311)
经济(92201)
管理(68221)
(63347)
(52415)
企业(52415)
方法(45892)
数学(40463)
数学方法(39919)
(27663)
(24793)
中国(22866)
(20628)
业经(19826)
地方(18077)
农业(16875)
(15597)
贸易(15592)
(15494)
(15137)
(15078)
财务(15008)
理论(14988)
财务管理(14972)
技术(14533)
(14318)
企业财务(14198)
环境(14175)
(12801)
(12029)
机构
大学(328658)
学院(325942)
管理(132161)
(128765)
经济(126103)
理学(116100)
理学院(114848)
管理学(112683)
管理学院(112120)
研究(107773)
中国(77452)
(69269)
科学(69067)
(58670)
(54603)
(53374)
业大(51762)
研究所(49169)
中心(48810)
财经(47472)
(45223)
(43486)
农业(43053)
北京(42974)
(42121)
师范(41623)
(39927)
经济学(38872)
(36709)
财经大学(35807)
基金
项目(235928)
科学(185487)
基金(172648)
研究(168869)
(151787)
国家(150588)
科学基金(129519)
社会(106129)
社会科(100574)
社会科学(100542)
基金项目(92012)
(91605)
自然(86444)
自然科(84462)
自然科学(84436)
自然科学基金(82895)
(77765)
教育(77540)
资助(71445)
编号(67778)
成果(53520)
重点(52770)
(51929)
(49582)
(49033)
课题(46221)
科研(46008)
创新(45818)
教育部(44473)
大学(43988)
期刊
(132428)
经济(132428)
研究(92281)
中国(56095)
学报(55165)
科学(49945)
(48198)
管理(47258)
(44490)
大学(41888)
学学(39649)
农业(33744)
教育(33404)
技术(28318)
(22808)
金融(22808)
财经(22484)
经济研究(21623)
业经(21393)
(19139)
问题(17231)
(16998)
图书(16507)
科技(16086)
理论(15583)
(15460)
技术经济(15346)
业大(14503)
实践(14279)
(14279)
共检索到45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贵权  
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一,巩固市场基础作用规范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阶段,改变国民收入过多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的做法势在必行。要提高劳动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菊  刘浩  
文章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及再分配格局。采集2000~2011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及税收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程度及间接税比重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起到消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方面支出,使得分配格局偏向于企业;另外,由于长期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乏力,影响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投资率居高不下,进一步缩小了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兆庆  
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必要性、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为基础,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比例变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留存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劳动报酬占比下降6.66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的经营性留存占比有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的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生产税净额和社会保险收入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由于缴纳收入税,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则继续上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与初次分配相比有所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的幅度趋小,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对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相对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强化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万军  张懿佼  
利用中国2005—2014年资金流量表和财政年鉴的数据,探究居民、政府和企业部门在国民总收入的占比变化。结果表明:在初次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在2005—2009年间有明显的大幅上升,而在2009年之后的上升幅度则较小,政府部门上升幅度变化不大,但企业部门却逐年下降;在再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上升幅度并不明显,企业部门逐年下降趋势不变,政府部门上升幅度较明显。因此,为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必须提高劳动者和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韩晓明  李婕  
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来临之际,更是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三大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关系及现存问题,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提高居民收入、重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方向,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1)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把握正确的调节方向,发挥好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应有作用;(3)坚持税收中性原则,构建中长期稳定的税收体系;(4)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实现企业用资成本合理化;(5)理顺科技创新机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夯实基础;(6)...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子红  余志鹏  陈婕  
基于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引致政府非税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文章利用2007-2016年省级数据构建了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深入探究政府非税收入变动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政府非税收入变动对居民、政府和企业等部门收入变化的贡献度分别约为10%、5%和3%,表明政府非税收入对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形成一定的"挤压",却相对地提升了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进而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作用,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的企业收入调节机制、拓宽居民的财富性收入增长渠道等举措,不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重不断下降。原因在于"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和转移性支出制度不完善等"。最后,文中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太增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方博弈的结果。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是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偏向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住户部门所占份额偏低,政府偏向、企业偏向严重是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与提高住户部门份额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总是被动的。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平等的工资谈判机制,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平衡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罗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整体上看呈现下降趋势,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高的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