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1)
- 2023(18498)
- 2022(14833)
- 2021(13835)
- 2020(11083)
- 2019(25483)
- 2018(25243)
- 2017(46833)
- 2016(25667)
- 2015(29396)
- 2014(29654)
- 2013(27986)
- 2012(25472)
- 2011(22717)
- 2010(22983)
- 2009(20489)
- 2008(18817)
- 2007(16555)
- 2006(14155)
- 2005(12426)
- 学科
- 济(95057)
- 经济(94949)
- 管理(72330)
- 业(68403)
- 企(57052)
- 企业(57052)
- 方法(42119)
- 数学(37173)
- 数学方法(36408)
- 中国(33526)
- 融(27673)
- 金融(27665)
- 农(27278)
- 银(26204)
- 银行(26178)
- 财(25704)
- 行(25191)
- 业经(25003)
- 地方(21610)
- 技术(21124)
- 制(21112)
- 理论(20723)
- 农业(18632)
- 学(17661)
- 务(16917)
- 财务(16836)
- 财务管理(16793)
- 贸(16102)
- 贸易(16086)
- 企业财务(15846)
- 机构
- 学院(344383)
- 大学(336876)
- 管理(129416)
- 济(128476)
- 经济(125285)
- 理学(110893)
- 理学院(109674)
- 研究(107654)
- 管理学(107257)
- 管理学院(106599)
- 中国(86129)
- 京(70632)
- 科学(65557)
- 财(61434)
- 江(54368)
- 中心(53424)
- 农(52084)
- 所(52084)
- 范(49180)
- 业大(48787)
- 师范(48644)
- 财经(48487)
- 研究所(47152)
- 技术(45924)
- 州(45323)
- 经(43948)
- 北京(43805)
- 农业(40568)
- 院(40075)
- 经济学(39297)
- 基金
- 项目(233745)
- 科学(184493)
- 研究(178808)
- 基金(164760)
- 家(141856)
- 国家(140566)
- 科学基金(121972)
- 社会(109794)
- 社会科(103982)
- 社会科学(103958)
- 省(95870)
- 教育(87608)
- 基金项目(86394)
- 划(79723)
- 自然(77180)
- 编号(76941)
- 自然科(75413)
- 自然科学(75396)
- 自然科学基金(73986)
- 资助(67311)
- 成果(62049)
- 课题(54648)
- 重点(53207)
- 发(51137)
- 部(50992)
- 创(50270)
- 创新(46783)
- 项目编号(46734)
- 年(45585)
- 国家社会(44613)
- 期刊
- 济(138338)
- 经济(138338)
- 研究(97713)
- 中国(76956)
- 教育(58896)
- 财(49910)
- 学报(49803)
- 管理(48162)
- 农(46813)
- 科学(45146)
- 技术(41626)
- 融(40616)
- 金融(40616)
- 大学(39146)
- 学学(36006)
- 农业(31392)
- 业经(24036)
- 财经(23203)
- 职业(23189)
- 经济研究(21678)
- 图书(20774)
- 经(19975)
- 坛(18029)
- 论坛(18029)
- 问题(17533)
- 业(16960)
- 技术经济(16865)
- 科技(16508)
- 版(16249)
- 统计(16047)
共检索到51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爱平 许晓宇
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面临的诸如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的缺失,尤其是企业参与程度低的问题。从校企双方的诉求出发,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以课程产教融合为载体,探索在现有机制下,细化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行深度融合的高职育人模式。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主动参与程度明显改变,专业师资有效提升、专业资源库日趋完善,学生的技能水平稳步提升,就业质量更高。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课程体系 育人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甲珉 徐占鹏
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表现出总量不足,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外语能力弱,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等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十几年服务外包类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了产教融入的专业建设平台搭建、产教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通的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整合、产教融汇的专业服务社会机制等服务外包专业建设"四融"模式,培养了大批服务外包产业需要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了青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坤建 周红莉 李作为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和以产业为纽带以及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建立产业学院已成为四川、广东等地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重大战略举措。借鉴成功经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轻工行业,面向生活产业,确立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建设目标,通过资源整合重点成立与建设了轻化工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并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下设多个产业学院,有效下放人财事权,促进跨界深度融合,增强了办学活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振华
介绍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模式实施的条件,并介绍了该模式在实现企业、学校、社会、学生多方共赢等方面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詹峰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存在偏差,供需存在较大问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从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应用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试图探索出新的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季瑶娴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且稳定的双师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基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专业链、人才链与产教链"三链合一",建设校企双向交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海东 郝超 周同根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厂中校 合作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耘
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彰显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专业群建设能否耦合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布局。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改革创新建设现代品牌专业群所实施的主要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为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专业集群 示范性建设 高职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文斌
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不断兴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构建了以"课程项目化、管理企业化、师资多元化、过程职业化、成果社会化"为核心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依据工作流程对工作室的内部进行分隔布局,包括教学培训区、接待区、公共办公区、独立办公、会议区、设备材料展示区、人流通道等;依托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块从传统的模拟项目转变成校企合作的真实设计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建筑装饰 工作室制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俊
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竞赛体系的实践探索为例,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特征和要素,并提出职业素质竞赛体系提升教育资源整合度、人才培养贡献度和企业用人满意度的三大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竞赛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丹 黄一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的瓶颈之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和协同实训平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长效机制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雷 陈振棠 黄志杰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当前正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内涵建设和提质培优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双高”建设首先必须建设优质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当前专业群课程建设面临课程定位不清、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融通不足、“双创”教育和评价体系缺失等现实问题。从产教融合视域下开展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明确课程目标,对接岗位标准和岗位群开发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开展“三教”改革;全方位推进课程评价体系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既是职业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职业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一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要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振华
围绕江苏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相关文件,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以校行企合作为主线,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服务类专业建设为主线,辐射制造类和艺术类相关专业,共建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平台。从机制建设、设施设备建设、实训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纯 张林龙 朱正湖 李建国 刘华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又体现本校特色的育人模式,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本文对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主干专业链与地方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教"融合、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双元"互动的"四双"育人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四双” 育人模式 高职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专业群建设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诊改赋能人才高质量培养探索与实践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BP神经网络在高职图书馆需求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职业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多媒体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在中职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区域高职教育常州模式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