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9)
- 2023(12834)
- 2022(11328)
- 2021(10684)
- 2020(8960)
- 2019(20819)
- 2018(20579)
- 2017(39987)
- 2016(21530)
- 2015(24291)
- 2014(24011)
- 2013(23439)
- 2012(21162)
- 2011(18731)
- 2010(18221)
- 2009(16117)
- 2008(15234)
- 2007(12743)
- 2006(10739)
- 2005(8671)
- 学科
- 济(82122)
- 经济(82031)
- 管理(62886)
- 业(59032)
- 企(50201)
- 企业(50201)
- 方法(43001)
- 数学(37584)
- 数学方法(37053)
- 农(21209)
- 财(20954)
- 中国(19449)
- 学(19029)
- 业经(18334)
- 地方(15784)
- 技术(14587)
- 理论(14406)
- 农业(14332)
- 贸(14165)
- 务(14161)
- 贸易(14159)
- 财务(14092)
- 财务管理(14063)
- 易(13754)
- 和(13662)
- 企业财务(13345)
- 环境(13279)
- 制(12517)
- 划(12122)
- 银(10536)
- 机构
- 大学(295859)
- 学院(294210)
- 管理(122827)
- 济(112490)
- 经济(110115)
- 理学(108514)
- 理学院(107364)
- 管理学(105345)
- 管理学院(104833)
- 研究(91295)
- 中国(65308)
- 京(61157)
- 科学(59373)
- 财(49217)
- 业大(46445)
- 农(46415)
- 所(43913)
- 中心(42494)
- 财经(41117)
- 研究所(40740)
- 江(39839)
- 范(38637)
- 师范(38227)
- 经(37630)
- 北京(37365)
- 农业(36561)
- 院(33820)
- 经济学(33210)
- 州(32766)
- 商学(31461)
- 基金
- 项目(216741)
- 科学(171555)
- 基金(159008)
- 研究(156563)
- 家(138450)
- 国家(137340)
- 科学基金(119625)
- 社会(97771)
- 社会科(92706)
- 社会科学(92681)
- 基金项目(85648)
- 省(84904)
- 自然(80214)
- 自然科(78386)
- 自然科学(78368)
- 自然科学基金(76932)
- 教育(72442)
- 划(71496)
- 资助(64495)
- 编号(63942)
- 成果(49864)
- 重点(47858)
- 部(47438)
- 创(45660)
- 发(45141)
- 创新(42554)
- 课题(42512)
- 科研(42185)
- 教育部(40915)
- 大学(40641)
- 期刊
- 济(111364)
- 经济(111364)
- 研究(78719)
- 学报(48199)
- 中国(47643)
- 科学(44163)
- 管理(42937)
- 农(41053)
- 财(37085)
- 大学(36615)
- 学学(34562)
- 教育(31245)
- 农业(28990)
- 技术(26454)
- 业经(19295)
- 融(19191)
- 金融(19191)
- 财经(18909)
- 经济研究(17601)
- 图书(16752)
- 经(16007)
- 科技(15245)
- 问题(14683)
- 理论(14568)
- 业(14508)
- 技术经济(13991)
- 版(13895)
- 实践(13642)
- 践(13642)
- 情报(13075)
共检索到397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 乔晓东 朱礼军
隐性知识的表达需要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如隐性知识的隐喻、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认知地图是隐性知识表达的有效工具。为在企业中能够推广使用认知地图用于表达企业隐性知识,本文借助认知地图工具拟构建一套通用、实用的隐性知识表达流程。
关键词:
认知地图 隐性知识 表达流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
文章介绍知识管理工具认知地图的概念及其由来,基于人们普遍知晓的狭义认知地图定义了广义认知地图的概念,作出详细说明,介绍广义认知地图的由来、范畴及统一方式,同时也介绍狭义认知地图的由来及定义、方法解析,以及狭义认知地图的优缺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认知地图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费成 张凌
介绍了认知地图的内涵,探讨了认知地图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三种应用:隐性知识的表达,隐性知识的共享及作为决策支持工具。最后提出了认知地图的应用流程及分析方法。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福潮 解建仓
因为隐性知识的传播受其难以表达的限制,使企业知识管理不能有效地实现。本研究通过对经验类隐性知识的分析,建立了经验类隐性知识传播的触发模型,讨论了经验类隐性知识传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便于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经验类隐性知识的表达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才唤
知识地图步入了一个需要明晰概念,并且从显性知识地图深化到隐性知识地图研究的阶段。文章在厘清显、隐性知识概念和知识地图本质、概念和分类,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隐性知识地图的基础上,对知识地图构建的关键因素(寻找联系)、隐性知识主体之间联系的载体(合著、引用认同、学术博客)和隐性知识地图实现的技术和方法(社会网络分析)进行了综述和深入探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 乔晓东
文章介绍组织认知地图的概念,围绕组织认知地图是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展开讨论,并介绍了两种实现模式:一是通过会话交流的方式,得出基于集体映射的组织认知地图;二是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联合认知地图,将多人的个体认知地图通过计算合成组织认知地图,以使人们对隐性知识共享工具——组织认知地图有更深的认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才唤
从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的假设出发,揭示其要么集中在显性知识的组合上,要么集中在隐性知识的外在化过程上,而对于知识共享的典型形式——隐性知识社会化却缺乏关注,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作某种程度的补充和修正,提出隐性知识地图的概念,对它在克服上述局限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构建步骤和应注意的关键点展开初步探索。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地图 过程 框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培林
在分析隐性知识地图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机构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属性,分析推动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需满足的需求。结果发现,要促进信息机构的隐性知识转移,必须突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揭示知识主体能力,构建隐性知识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需在确定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识别研究方向中的知识单元,最后确定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者间的关系网络。
关键词:
隐性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地图 信息机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才唤
通过内部专家与外部专家之间的文献引用关系构建隐性知识地图是组建和管理虚拟科研团队的一种有效策略。文章以某科研机构为例,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引用数据为基础,应用Ucinet和Netdraw等软件工具进行研究,得出虚拟科研团队组建管理的具体步骤和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认为,在应用合著、引文、博客等各种策略构建隐性知识地图的过程中,应主辅结合,综合运用,扬长避短,适时调整,以达到虚拟科研团队组建管理的最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楠楠 侯勤
未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是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知识将成为信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提出将知识地图应用于信息机构,用来促进机构内隐性知识共享;分析了静态知识地图用以显性化和传承专家知识,动态知识地图用以及时共享知识和基础积累;探讨了用于信息机构隐性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原型构建和激励环境构建。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知识地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才唤
文章在分析合著、引文、博客现象与人际网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合著现象为例,以某大学信息管理系全体教师为起点的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主要应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分析阐述了社会网络分析在隐性知识地图构建中应用的一般方法、步骤和注意点。得出如下几条结论:①作者合著现象是我们获取其真实社会网络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其合著网络的分析是构建隐性知识地图的一种有效方法;②构建的隐性知识地图是否合适,问题解决是否彻底,可以考虑我们的成本控制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③合著频次能比较有效反映作者关系密切程度,对其进行限定可以找到更为适合的专家;④对合著网络可以进行局部研究,使得网络关系更加清晰,问题解决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国峥 赵嵩正 王娟茹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集成利用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知识集成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知识吸收的角度出发,考察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将激励和组织氛围纳入研究框架,分析激励和组织氛围在知识吸收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然后在相关研究评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命题并构建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关系的理论模型,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宁伟 王欢 张丽华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原因、方式、主体、场合、内容和时间至今在研究领域存在"黑箱"。由于隐性知识转化对个体和组织绩效提升都起着积极作用,在国企改革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拟选择一家行业领先、与国际标准接轨、市场竞争激烈而规范的服务类企业,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企业情境下个体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企业显性知识,发现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主渠道。通过长达2年的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企业推动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主体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企业获取的显性知识主要源自个体层次的技术因素;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在其范围内积极推动隐性向显性知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