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0)
- 2023(10578)
- 2022(9159)
- 2021(8643)
- 2020(7481)
- 2019(17324)
- 2018(17137)
- 2017(33155)
- 2016(17735)
- 2015(19903)
- 2014(19960)
- 2013(19479)
- 2012(17868)
- 2011(15949)
- 2010(15583)
- 2009(14408)
- 2008(14018)
- 2007(12358)
- 2006(10170)
- 2005(8670)
- 学科
- 济(74731)
- 经济(74665)
- 管理(48163)
- 业(46712)
- 方法(39198)
- 企(37672)
- 企业(37672)
- 数学(34494)
- 数学方法(34054)
- 农(20225)
- 财(18376)
- 中国(16215)
- 地方(15890)
- 业经(15131)
- 学(14342)
- 贸(14341)
- 贸易(14337)
- 易(13926)
- 农业(13750)
- 务(12185)
- 财务(12144)
- 财务管理(12113)
- 理论(11581)
- 企业财务(11458)
- 制(11142)
- 环境(11070)
- 和(10852)
- 技术(10058)
- 银(9236)
- 银行(9213)
- 机构
- 学院(251621)
- 大学(248326)
- 济(99992)
- 管理(99713)
- 经济(97946)
- 理学(86987)
- 理学院(86019)
- 管理学(84401)
- 管理学院(83922)
- 研究(78632)
- 中国(57986)
- 京(50742)
- 科学(50296)
- 财(44096)
- 农(41257)
- 业大(38539)
- 所(38479)
- 中心(38025)
- 财经(36426)
- 江(36046)
- 研究所(35469)
- 范(33512)
- 师范(33162)
- 经(33012)
- 农业(32637)
- 北京(31162)
- 经济学(30431)
- 州(29088)
- 院(28834)
- 经济学院(27792)
- 基金
- 项目(175988)
- 科学(138587)
- 基金(127996)
- 研究(126044)
- 家(111787)
- 国家(110908)
- 科学基金(95768)
- 社会(79661)
- 社会科(75579)
- 社会科学(75558)
- 省(69977)
- 基金项目(69062)
- 自然(63713)
- 自然科(62176)
- 自然科学(62158)
- 自然科学基金(61018)
- 划(58695)
- 教育(58693)
- 资助(52783)
- 编号(51317)
- 重点(39673)
- 成果(39171)
- 部(38567)
- 发(38327)
- 创(36509)
- 科研(34672)
- 课题(34530)
- 创新(34127)
- 教育部(33020)
- 大学(32885)
共检索到34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奕爽 邓森文 李艳芳
旅游地意象研究对于目的地管理者认识当地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更好地管理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比较新颖且切实可行的认知地图法在旅游意象研究领域的应用还少见,特别是针对特定景区的研究相对匮乏。以岳麓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地图法来研究其旅游意象。首先,在对国内关于旅游意象与认知地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认知地图与旅游意象研究的现状。其次,综合运用认知地图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87份有效认知地图进行分类与分析。再次,借助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构成五要素对岳麓山景区的旅游意象状况进行探讨,以此通过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4个基本步骤构建岳麓山旅游意象图。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地图、景区规划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认知地图 旅游意象 意象热点 岳麓山景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杨雪白
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旅游地资源空间数量、游道长度及分布作为衡量指标,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城市山岳型旅游地——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瞬时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承载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景区的旅游资源综合空间承载力。研究表明:岳麓山核心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夏半年为11449人/天,冬半年为10304人/天,年均承载量为396.97万人次。以上结果可为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承载力 岳麓山风景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明艳 覃艳
解说需求研究是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的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解说媒体和解说内容两个方面,对峨眉山景区游客的解说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解说媒体有偏好,需求度最高的媒体是讲解员,其次是标识牌和解说牌;最感兴趣的解说内容是表现峨眉山突出特征的自然生态和佛教文化,其次是旅游活动项目,且游客特征与部分解说内容相关性显著。分析发现,景区游客对旅游解说内容有扩展需求,解说还具有扩散旅游客流的功能。根据游客的解说需求特点和对景区解说现状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完善解说媒体布局、加强景区重要特征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奕爽 邓森文 徐佳
以石牛寨景区旅游者网络游记和官方网站宣传内容为样本,首先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官方网站投射及游客感知的石牛寨旅游意象;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将照片分为13类,并根据聚合意象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玻璃桥"、"丹霞风貌"是石牛寨景区最重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意象;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文本语义网络基本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圈层结构;但石牛寨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由于身份与立场不同造成双方塑造的旅游意象主体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陈建设 刘沛林
受启发于"城市意象"理念和图论学说,文章从游客感知出发,提出"旅游意象图"的旅游景区规划设想,认为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道路、旅游节点、旅游边界、旅游标识和旅游区域5个方面,旅游意象图的构建过程可分解为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链→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5个基本步骤,指出可从资源类旅游意象、产品类旅游意象、市场类旅游意象3个层面确定具体的旅游意象,并分析了旅游意象调研的4大基本方法:传统问卷调查、绘制心智地图、旅游意象游戏法和旅游意象访谈法。
关键词:
旅游意象 游客感知 旅游景区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国兴 齐新征
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不同区位的饭店存在着巨大差异。文章以黄山风景区的旅游饭店为实证,针对饭店的功能项目、产品价格、员工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所在地区的城市饭店进行比较,探讨山岳型景区旅游饭店与城市饭店的差异表现及形成机制,旨在为山岳型风景区饭店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竑 陈坚 李金玉
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景区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探知长白山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结果效应,特构建长白山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发现,游客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中,景区管理对游客公共服务感知价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依次为信息和安全维度、交通和通讯维度。同时,游客对公共服务的感知价值直接影响其满意度,游客预期满足与满意度为负相关关系,景区形象与满意度无直接联系,游客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其后续行为。研究结果对于提升长白山景区的旅游公共服务满意度,增强景区的竞争力和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文章基于对"红色旅游的摇篮"——井冈山景区的游客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旅游对政党认同的影响模型,分析并刻画了旅游活动对政党认同的影响及其作用于政党认同的具体路径,探讨了游客对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认知差异、政党认同的阶层差异以及旅游的政治功能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政党认同更多的是人们理性认知的结果。红色旅游活动对于增进游客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并可间接地促进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行为。通过唤起记忆、讲述历史和情景体验,红色旅游有助于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人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占红 程锦红 张奥佳
文章以五台山景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游客低碳旅游认知及其非人口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游客低碳旅游认知主要由6个隐变量构成,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是低碳住宿认知、低碳出行认知、低碳循环认知、低碳购物认知、低碳就餐认知、低碳游览认知。(2)影响因素由9个隐变量构成,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是社会参照规范、碳排放认知、制度约束感知、低碳成本认知、个体专业技能、外部条件认知、碳减排意识、人地价值观、个体-社会责任感,但是个体-社会责任感对游客低碳旅游认知无显著影响。(3)从游客认知角度看,五台山
关键词:
低碳旅游 认知 影响因素 五台山景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龚延春 张海英 吴铁明
对麓山景区9个具代表性的植物群落1200 m~2的样地进行了调查,测量并记录其物种种类、株数和胸高断面积等,比较分析其群落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1)调查群落中共有乔灌木59种,枫香在每个样地中都有出现;白花苦灯笼的数量最多,占物种总数的20.26%;样方4(枫香+飞蛾槭—冬青—杜茎山+木苎麻群落)和样方7(香樟+枫香—白花苦灯笼—稗荩群落)的显著度较大,分别为0.053和0.052;样方9(马尾松—山矾+油茶—苎麻群落)的重要值最大,达318.85;2)9个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乔木层物种较丰富,层次多样,结构复杂,而灌木层物种相对较少,层次与结构单一.
关键词:
麓山景区 植物群落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瑞 黄慧玲 刘竞
伏牛山重渡沟景区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性,探讨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机制和发展路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既有助于旅游扶贫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可以促进旅游扶贫实践的科学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一手资料,采用企业经济分析的理论方法,揭示了重渡沟景区经济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博弈图景。研究表明:伏牛山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景区公司+农户的互补型旅游企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旅游公司对农家宾馆的垄断管理和一体化的经营机制、旅游公司与社区合作博弈中政府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作用的发挥等;结论是农户深度参与景区旅游企业经营体系,保证社区居民旅游受益最大化,是旅游扶贫成功的关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 黄跃飞 朱运海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游客空间分布(腾讯区域热力图)与游客规模(游客人数)等旅游活动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随着距核心景区距离的增加,植被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核心景区建设活动、主要景点的游客活动以及景区周边的发展,不利于景区植被的生长;旅游活动较少区域,植被生长较好.时间上,庐山景区植被由2个先降后升、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的变化过程组成,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和林木类型演变有关;第二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环境持续处于"透支"状态有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燕伟 冯卫红 杨小莉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地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作关系对旅游地的市场发展和产品服务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五台山景区作为山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研究其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企业自身的竞争规范和整个景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论文就五台山景区旅游企业的合作态度和认知、合作内容、合作原因以及合作障碍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五台山景区旅游企业认为合作重要,之间存在合作,并以非正式合作为主,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地关系和资源等成为了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原因,同时利己主义和缺乏行业领导者成为了企业合作的障碍。最后,
关键词:
五台山 旅游企业 合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屈小静 曾渤
木兰山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如今旅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引入体验营销是十分必要的。论文结合木兰山的旅游特色,将体验营销引入木兰山景区的发展规划中,为其找到营销策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体验价值,也实现木兰上景区发展的新的转型。通过对木兰山旅游景区的实地访问以及问卷调查,为木兰山景区的发展提出有效的营销策略,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消费者和景区的双赢。
关键词:
体验营销 木兰山景区 营销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新生
在泛旅游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新兴旅游开发模式和旅游产品层出不穷,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区已经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难题和发展思路上的困境。需求的提升驱动着旅游转型和升级,多元化和多样化成为旅游模式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推动传统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解决路径。中国社会正在从整体上进入城市社会和现代化社会,传统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