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9)
2023(15431)
2022(13521)
2021(12794)
2020(10642)
2019(24640)
2018(24540)
2017(46958)
2016(25589)
2015(28961)
2014(28897)
2013(28013)
2012(25698)
2011(22738)
2010(22393)
2009(20071)
2008(19086)
2007(16177)
2006(13736)
2005(11411)
作者
(71224)
(59395)
(58643)
(56090)
(37806)
(28460)
(26868)
(23476)
(22716)
(20802)
(20392)
(19818)
(18856)
(18445)
(18419)
(17878)
(17726)
(17582)
(16927)
(16911)
(14571)
(14334)
(14255)
(13678)
(13238)
(13043)
(13036)
(12988)
(11887)
(11774)
学科
(96973)
经济(96853)
管理(70916)
(65392)
(53541)
企业(53541)
方法(46235)
数学(40561)
数学方法(39971)
(27415)
(25061)
中国(24699)
地方(22391)
(22061)
业经(21318)
农业(18452)
(17474)
理论(16952)
(16499)
贸易(16489)
(15945)
(15476)
(15439)
财务(15395)
财务管理(15362)
环境(15326)
技术(15146)
企业财务(14393)
(13580)
银行(13536)
机构
大学(346850)
学院(346493)
管理(138026)
(131003)
经济(128000)
理学(120500)
理学院(119111)
管理学(116763)
管理学院(116129)
研究(112542)
中国(82184)
(73194)
科学(72352)
(59442)
(57114)
(55102)
业大(54249)
中心(52213)
研究所(50756)
(49786)
财经(48313)
(47243)
师范(46755)
北京(45410)
农业(44776)
(43979)
(42312)
(42064)
经济学(38638)
技术(38028)
基金
项目(249478)
科学(195364)
研究(181714)
基金(179781)
(156938)
国家(155632)
科学基金(133884)
社会(112582)
社会科(106430)
社会科学(106402)
(98091)
基金项目(96360)
自然(88599)
自然科(86475)
自然科学(86450)
自然科学基金(84824)
教育(84065)
(82716)
编号(75130)
资助(73459)
成果(59667)
重点(55419)
(54295)
(52650)
(51736)
课题(51325)
创新(48263)
科研(47906)
大学(46584)
教育部(46433)
期刊
(137759)
经济(137759)
研究(96914)
中国(63693)
学报(57510)
科学(51530)
(50970)
管理(48451)
(45355)
大学(43631)
教育(41309)
学学(40949)
农业(35333)
技术(31493)
(25013)
金融(25013)
业经(24023)
财经(22261)
经济研究(21572)
图书(19675)
(18916)
问题(18403)
(17981)
(17222)
科技(17052)
资源(16438)
理论(16089)
技术经济(15514)
实践(14929)
(14929)
共检索到489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敏  汤虞秋  陶卓民  
以青果巷历史街区为案例,通过认知地图法研究居民的集体记忆。研究结果表明青果巷历史街区的空间感应发展阶段为成长阶段。青果巷历史街区意象空间的构成要素中,道路、边缘、节点的熟悉程度体现了记忆的当下性和动态性;区域、标志的熟悉程度体现了记忆的连续性。最后青果巷历史街区居民集体记忆的影响因素中主观因素"拥有青果巷的生活经历"、客观因素"主干道附近的建筑/事物"、中介因素"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了解青果巷历史街区"对居民的集体记忆影响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雪霏  陈梓聪  廖书琪  马大卫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正处于一种存量更新阶段,大拆大建与底蕴流失使得历史地标街巷中的内聚、交流和拓展等功能逐渐弱化,导致具有记忆传承价值的历史街区呈现出绅士化现象。通过分析历史地标街巷的现状及与其关联人群需求,从街区记忆视角探析其在构建“新活力”过程中对“旧印记”的植入,从人群目标和街巷空间两个路径来建构复生居民日常化场景、适应传统文化特色的更新模式。进而以广州某街巷为例,尝试通过文化资源的提升与完善、闲置空间的置入与重组、游憩模式的筹划与搭建、街巷运营模式的组织与再生四个层面构建具有韧性的、迎合未来发展的历史地标街巷的更新实践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思利  李鹏鹏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崔景  倪烨昭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变量路径效应与满意度的关系特征、居民满意度特征,最后分析3个维度满意度差异性的成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岚麟  董晶晶  王凯伦  赵丽璐  
地方感综合了人对地方的认知、感受与情感,通过地方感的研究能更好地展现地方的独特性,也能探知在地者所依恋的地方构成状况。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案例地,从当地居民、商户和外来游客的主体视角出发,采取扎根理论,以现场调研访谈文本为基础进行编码,提取29个地方认知因子,归结为地方感六大次维度:环境质量、景观风貌、人文特性、性质功能、整体印象、主体感受;和认知空间、生活空间、主体空间三大主维度。同时,研究还发现了居民、商户、游客三类主体在地方感因子和主次维度上的差异状况:居民评价值最高,游客评价值最低;认知空间分值最高,主体空间分值最低;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因子约占三分之一,集中在居民和游客之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时少华  
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治理是制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出发,在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数据收集,从网络密度、关联性、互惠性、等级性、传递性以及中介性展开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一从凝聚性看,要疏解当地政府机构以及压力集团两个利益集团内部的派系林立问题;二从关联性看,加强当地政府机构与社区之间的有效关联;三从互惠性以及传递性看,加强企业内部、社区和压力集团之间的利益互惠关联,建立利益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的利益互赖与合作交流机制;四从等级性看,增加NGO保护组织和行业协会、媒体和专家在街区保护中的话语权与决策权;五从代理性看,要重点培养企业和社区利益集团的协调人、守门人和代理人角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司洁  李欣鹏  薛靖裕  李锦生  
伴随着旅游文化消费的兴起,通过商业开发改善历史街区的人居环境品质和整体空间活力,已是当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以西安市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北院门历史街区核心区人群活动的热力值、热区占比分析,发现了餐饮业在该区域占主导地位,而历史遗产则处于衰败的现状。同时,结合对原住居民的调查访谈,认为北院门历史街区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且对历史街区的地方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提出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商业开发,应当以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前提的观点,并提出规划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天蓉  叶胜发  邓金平  吴宁  童磊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本文以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剖析了其现状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基于GIS技术评估了其火灾风险;构建了集预防、救援、评估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消防安全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消防规划策略,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适应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凤阳  王子强  
以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图式的角度,总结苏州地区视觉图式要素,探讨其在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中的运用。区别于常见的三大景观空间类型,本文提出图式视角下节点景观空间、街巷景观空间、整体景观空间和景观意境空间四大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类型,并通过传统图式符号景观化方法的总结,分别对四大景观空间的组织进行讨论,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总结的方法,为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黎丝  
历史街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开发必须以传承文化精神为首要前提,诺伯格·舒尔茨创建的"场所精神"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文章在分析"场所精神"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进行解读,并以成都宽窄巷子的个案研究剖析了"场所精神"在其保护和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营造"场所精神"的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苏彦  徐坚  
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收集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媒体《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和《城市商报》在1995-2013年间有关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报道,通过描述性编码、解释性编码和主题提炼的定性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文本数据,并借助SPSS软件运用对应分析法研究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较为典型的城市历史街区,其旅游发展过程经历了探讨阶段、整治阶段、旅游开发初级阶段和旅游深度开发阶段;整治阶段主要是对历史街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确保历史街区内一定规模的原住民,提高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的推广贯穿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初级阶段和深度开发阶段;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文化挖掘则是历史街区旅游深度开发的核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巍  何依  
绕开街区保护的原真性问题争论,历史建筑的去留争论,以及商业化等争论,从街区衰败的历史性问题出发,提出"简装修"的保护更新原则。从物质环境和社会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历史街区"简装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总结历史街区"简装修"的方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