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2)
- 2023(14756)
- 2022(13000)
- 2021(12162)
- 2020(10020)
- 2019(23349)
- 2018(22969)
- 2017(45016)
- 2016(24063)
- 2015(27028)
- 2014(26934)
- 2013(26308)
- 2012(23973)
- 2011(21458)
- 2010(21133)
- 2009(19093)
- 2008(18353)
- 2007(15629)
- 2006(13495)
- 2005(11460)
- 学科
- 济(97864)
- 经济(97743)
- 管理(72496)
- 业(66091)
- 企(55645)
- 企业(55645)
- 方法(48073)
- 数学(41455)
- 数学方法(40888)
- 中国(25526)
- 农(25357)
- 财(24956)
- 业经(21534)
- 学(21409)
- 地方(20128)
- 环境(18630)
- 理论(17746)
- 农业(17152)
- 和(16069)
- 务(16023)
- 财务(15953)
- 财务管理(15926)
- 贸(15696)
- 贸易(15690)
- 制(15382)
- 划(15246)
- 易(15167)
- 企业财务(15139)
- 技术(15021)
- 银(12574)
- 机构
- 大学(340715)
- 学院(338068)
- 管理(139615)
- 济(134001)
- 经济(130895)
- 理学(122743)
- 理学院(121405)
- 管理学(119226)
- 管理学院(118610)
- 研究(107281)
- 中国(78095)
- 京(71605)
- 科学(67065)
- 财(59315)
- 所(51276)
- 业大(50415)
- 农(50086)
- 中心(49540)
- 财经(49196)
- 研究所(47201)
- 江(46876)
- 范(45200)
- 经(44931)
- 师范(44820)
- 北京(44433)
- 经济学(40706)
- 院(39997)
- 农业(39075)
- 州(38480)
- 财经大学(36957)
- 基金
- 项目(242950)
- 科学(192678)
- 基金(178391)
- 研究(176881)
- 家(154695)
- 国家(153426)
- 科学基金(133928)
- 社会(112975)
- 社会科(107083)
- 社会科学(107055)
- 基金项目(95572)
- 省(93611)
- 自然(87958)
- 自然科(85913)
- 自然科学(85894)
- 自然科学基金(84312)
- 教育(81274)
- 划(79189)
- 资助(72738)
- 编号(71988)
- 成果(56440)
- 重点(53680)
- 部(53599)
- 发(50738)
- 创(50269)
- 课题(48254)
- 创新(46839)
- 国家社会(46710)
- 科研(46598)
- 教育部(46413)
- 期刊
- 济(137687)
- 经济(137687)
- 研究(95885)
- 中国(56617)
- 学报(51321)
- 管理(48804)
- 科学(48413)
- 财(44632)
- 农(43699)
- 大学(39766)
- 学学(37441)
- 教育(35766)
- 农业(30349)
- 技术(29419)
- 融(23469)
- 金融(23469)
- 财经(23336)
- 业经(22855)
- 经济研究(21765)
- 经(19905)
- 问题(19570)
- 图书(18054)
- 理论(16163)
- 科技(16160)
- 资源(16090)
- 技术经济(15877)
- 版(15297)
- 现代(15067)
- 业(14884)
- 商业(14856)
共检索到468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伟
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形成受到环境敏感度、环境知识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主观规范和态度等中介变量对环境行为意图和环境行为产生作用。针对山东省内大中城市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知识不仅影响居民的环境敏感度,而且直接影响环境态度,是环境行为最重要的前置变量;环境敏感则通过外部规范压力、内在态度和行为控制感影响环境行为意图;环境价值观能直接影响居民的环境态度。因此,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激发应以环境知识和敏感度为基础,进而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环境行为。
关键词:
环境行为 环境敏感 环境知识 行为意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明月 陈亚琼 杜建国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增加母公司跨境环境管理变量,构建FDI企业环境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FDI企业环境创新行为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企业环境创新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母公司跨境环境管理均能影响环境创新意愿,并通过意愿变量间接影响FDI企业实际环境创新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和母公司跨境环境管理则能够直接对环境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FDI企业 环境创新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复宏 胡继连
本文基于山东省16个地市479户果农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和Interpre-tive Structure模型分析了影响果农种植无公害优质苹果行为实施意愿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者文化程度、种植规模、种植方式、专业化程度、行为态度、对化肥农药安全使用的认知程度、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和果品营销企业是否对收购的苹果进行严格的分级与检验8个因素对种植无公害优质苹果行为实施意愿有显著正影响;适当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创建标准化示范园是优化果农种植质量行为的一条切实有效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智轩 胡宏
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但较少将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从理性行为角度分析居住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论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以南京为实证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居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传统社区、单位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和商品房小区的居民社会经济特征和健康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居民健身意向和健身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为知觉健身行为控制强度感知。消减居民健身的主观限制,包括为其提供健身设备、公共健身资源和对健身进行补贴,可提升其健身活动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改善建成环境进行健康行为的主动干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雪春 杜建国 陈万明 王文华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Triandis模型,构建实践社群成员知识流动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利用312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流动工具性态度、情感性态度、规范信念和遵从动机对知识流动意向具有积极影响,知识流动自我效能感和知识发送控制力对知识流动意向和知识流动行为均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吸收控制力对知识流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吸收控制力对知识流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知识流动习惯和知识流动意向对知识流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易用条件在知识流动意向与知识流动行为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雪春 杜建国 陈万明 王文华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Triandis模型,构建实践社群成员知识流动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利用312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流动工具性态度、情感性态度、规范信念和遵从动机对知识流动意向具有积极影响,知识流动自我效能感和知识发送控制力对知识流动意向和知识流动行为均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吸收控制力对知识流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吸收控制力对知识流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知识流动习惯和知识流动意向对知识流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易用条件在知识流动意向与知识流动行为间发挥正向调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丽 张晓杰
基于S市407名居民的调查,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构建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个体规范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增;主观规范通过个体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对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结果认知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及主观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高亮 张璐璐 邱咸 朱文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讨渔民参与专业合作组织行为产生的机理。通过界定渔民合作态度、主观规范和直觉行为控制的内涵,将其细分为合作态度、指令性规范、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和控制力等5个变量,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它们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合作态度主要通过合作意愿的中介作用对参与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通过合作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参与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指令性规范对合作意愿无影响但可以直接正向作用于参与行为,政府支持在合作意愿向参与行为转换中起重要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君茹 王宇
为了更好地引导城镇居民的家庭节能行为,促进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城镇居民节能行为的心理动因理论模型。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节能意愿是导致其实施节能行为的最直接心理动因,居民的节能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节能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此外,用能习惯对城镇居民节能行为起到了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节能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用能习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敬俊 权锡鉴 葛珊珊
本文以宁波市和青岛市322份高铁乘客问卷为样本,通过建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铁乘客选择行为模型,提取影响选择行为意向的因子,运用回归分析对数据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个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个人直觉行为控制对高铁乘客选择意向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乘客感知价值与期望价值的差距直接影响着高铁乘客的行为选择。因此,高铁企业要通过广泛宣传,品牌化运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注意进行市场细分,实行弹性价格,提供特色服务,满足乘客社会、经济属性的异质化,以促使异质性高铁乘客选择意向的形成。同时,不断提高体制内治理水平,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进而树立良好铁路运输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旌 谢欢艳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乡愁、返乡政策宣传效果、返乡手续操作难度3个变量,探究了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意向模型。选取137个在外务工人员为样本,运用Mplu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返乡态度、感知返乡行为控制对返乡意愿有正向影响,乡愁对返乡意愿有间接的正向影响,返乡手续操作难度对返乡意愿有间接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娟 刘永胜 肖为群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因素、风险行为和风险后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企业调查问卷数据,运用AMOS软件实证检验了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企业风险行为和风险后果的主要因素是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风险认知水平,供应链内外部环境等制度特征借由个人风险认知而作用于风险行为和风险后果。政府需要从外部提供适当的"助推"或"刺激",以推动企业高管做出有益的行为选择。外部"助推"或"刺激"仅靠直接干预和事后惩罚难以起到良好的成效,政府监管思路应该转向加强信息管制,加快对食品可追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缩短食品供应链企业之间、食品供应链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距离,缓...
关键词:
行为视角 食品供应链 安全风险 微观机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严玲 郭亮 韩亦凡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意愿—行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工程总承包情境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3个行为意愿要素对承包人尽善履约意愿以及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回收的195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承包人感知价值态度、感知合作态度越积极,其尽善履约意愿就越强烈,承包人就越容易产生尽善履约行为;主观规范对承包人尽善履约意愿也有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显著;承包人知觉行为控制水平越高,其尽善履约意愿越强烈,并直接驱动尽善履约行为的产生。研究结果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组织行为研究搭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框架,也明确了相关部门诱导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的制度设计关键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彬彬 孙虹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旅游专业学生酒店业从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同时增加实习经历这一变量验证其对酒店业从业的意向。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实习经历均对旅游专业学生的酒店业从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态度最为显著;感知行为控制与旅游专业学生的酒店业从业意愿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醒 覃睿 庆锋
良好的航空职业操守是民航运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文章关注航空职业操守的教育问题,在明确航空职业操守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分析目前航空职业操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态度引导、主观规范加强和知觉行为控制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提出了将航空职业操守整合进民航特色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建议,为后续进行实证研究并形成完善的整合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航空职业操守 计划行为理论 学历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