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2)
- 2023(16413)
- 2022(14300)
- 2021(13400)
- 2020(11154)
- 2019(25832)
- 2018(25584)
- 2017(49693)
- 2016(26748)
- 2015(30077)
- 2014(29859)
- 2013(29490)
- 2012(26922)
- 2011(24277)
- 2010(24176)
- 2009(22037)
- 2008(21387)
- 2007(18627)
- 2006(16556)
- 2005(14261)
- 学科
- 济(108974)
- 经济(108841)
- 业(78557)
- 管理(74126)
- 企(57503)
- 企业(57503)
- 方法(50254)
- 农(49395)
- 数学(43599)
- 数学方法(43007)
- 农业(32772)
- 业经(27254)
- 财(27212)
- 中国(26900)
- 学(24035)
- 贸(22522)
- 贸易(22513)
- 易(21994)
- 地方(20865)
- 制(19966)
- 理论(18128)
- 技术(16837)
- 务(16226)
- 财务(16155)
- 财务管理(16116)
- 和(16080)
- 环境(16024)
- 企业财务(15262)
- 银(15049)
- 银行(14995)
- 机构
- 大学(378530)
- 学院(378076)
- 济(151781)
- 管理(151308)
- 经济(148605)
- 理学(132390)
- 理学院(130987)
- 管理学(128538)
- 管理学院(127891)
- 研究(124977)
- 中国(93747)
- 京(80010)
- 科学(79114)
- 农(78861)
- 财(66440)
- 业大(63952)
- 所(62293)
- 农业(61128)
- 中心(58036)
- 研究所(57060)
- 江(54659)
- 财经(53921)
- 北京(49534)
- 经(49401)
- 范(48965)
- 师范(48440)
- 院(45317)
- 经济学(45224)
- 州(43960)
- 经济管理(40984)
- 基金
- 项目(265905)
- 科学(208995)
- 基金(194010)
- 研究(192367)
- 家(170040)
- 国家(168617)
- 科学基金(144887)
- 社会(121265)
- 社会科(114580)
- 社会科学(114548)
- 省(103764)
- 基金项目(103222)
- 自然(95473)
- 自然科(93237)
- 自然科学(93211)
- 自然科学基金(91541)
- 教育(87596)
- 划(87286)
- 资助(79683)
- 编号(78885)
- 成果(62391)
- 重点(59235)
- 部(58932)
- 发(56676)
- 创(55018)
- 课题(52901)
- 科研(51335)
- 创新(51333)
- 教育部(50066)
- 国家社会(49954)
- 期刊
- 济(164335)
- 经济(164335)
- 研究(107168)
- 农(77524)
- 中国(70488)
- 学报(63785)
- 科学(58059)
- 农业(52967)
- 管理(51796)
- 财(49379)
- 大学(49075)
- 学学(46459)
- 教育(39047)
- 技术(32270)
- 业经(31673)
- 融(31461)
- 金融(31461)
- 财经(25670)
- 业(25466)
- 经济研究(24485)
- 问题(22935)
- 经(21876)
- 版(19846)
- 图书(18956)
- 科技(18442)
- 技术经济(17961)
- 业大(17686)
- 理论(17611)
- 资源(16955)
- 现代(16774)
共检索到543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滋 李超伟 张士彬
[目的]农民耕地原子化程度不断加深,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能适应农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山东部分农村地区农户进行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对比分析,以促进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加速农村地区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文章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11个可测变量构建农户耕地转出和转入意愿模型,以山东省6个地区54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都具有显著影响,且标准化路径系数都为正;主观态度对耕地转入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负,对转出意愿的标准化系数为正; 11个可测变量分别对相应的潜在变量都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行为态度对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效果不同,转入耕地的农户主要从耕地固有价值出发,而转出耕地的农户主要从经济理性考虑;主观规范中4个可观测变量对农户耕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知觉行为控制中农户的契约意识对耕地转出重要性大于耕地转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徐玉婷
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选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结果表明:(1)整体上农户退出意愿较高,明显大于退出行为,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异的特征;(2)退出意愿是农户处于理想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退出行为是农户处于现实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其指令性规范;赋予农户利益诉求机会,同步提高农户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开展宅基地价值评估,给予农户足额全面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徐玉婷
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选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结果表明:(1)整体上农户退出意愿较高,明显大于退出行为,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异的特征;(2)退出意愿是农户处于理想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退出行为是农户处于现实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其指令性规范;赋予农户利益诉求机会,同步提高农户退出意愿与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牛星 周惠敏 俞振宁 吴冠岑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从影响农户意愿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层面出发,建立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方法]基于上海市涉农郊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农户的环境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农户环境感知三个维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禀赋环境感知(0.503)>政策环境感知(0.208)>公共服务环境感知(0.175)。农户对禀赋环境、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三个维度的感知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户的禀赋环境感知路径系数最大,政策环境感知次之,公共服务环境感知的路径系数最小。[结论]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在改进宅基地退出有关政策时,应着重注意宅基地退出的经济补偿和退后农户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保障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知情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2)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堇寒 徐秀英
基于浙江省38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户生计非农化、林地转出意愿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和非农就业时间所占比例对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所占比例每提高1%,农户不愿意转出林地的概率降低20.63%,愿意转出部分林地的概率提高4.30%,愿意转出全部林地的概率提高16.34%;非农就业时间所占比例每提高1%,农户不愿意转出林地的概率降低18.40%,愿意转出部分林地的概率提高3.87%,愿意转出全部林地的概率提高14.53%;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收入及荒山面积所占比例对林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总面积对林地转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萌 甘臣林 陈银蓉 梅昀
本文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利用武汉城市圈4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观决策因素。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意向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感知行为控制,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控制力较弱;2)经济收益是农户农地转出的最大动力,而就业保障程度则是农户农地转出的最大阻力,感知风险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3)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村集体的信任度;4)受制于村集体的统一流转,农户的自我决策能力较弱,对行为意向的作用不明显。因此,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本文建议建设因地制宜的租金制度,促进农地信息交易平台的建立,同时优化务工环境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秋佳 魏远竹 徐龙顺 黄森慰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实地调查数据,探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选择林权交易中心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闽浙赣3省样本农户选择通过林权交易中心交易的意愿较高;林权交易中心交易更快更高效、保护林权交易各方合法权益和提供更专业的交易服务的认知对农户选择林权交易中心意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林权流转规范程度的认知对农户选择林权交易中心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家人支持通过林权交易中心交易、村集体支持通过林权交易中心交易的认知对农户选择林权交易中心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林权交易中心的了解程度和林权交易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均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选择意愿;流转风险承受能力的认知对农户选择林权交易中心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受教育水平、是否兼业、是否参加过林业培训、林业收入比例等因素对农户选择林权交易中心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冬梅 高岚
解读林地市场上农户意愿与契约行为的不一致,厘清外部制度政策、公共服务体制、农户行为决策和林地市场运行的内在逻辑关系;产权制度安排下农户意愿与契约行为不一致的形成逻辑;林地经营制度安排下产权市场契约行为的困境;公共服务体制如信息、监管、评估和保障等等服务作用下农户行为的理性决策与行为结果的理性程度;以及探明微观市场上农户产权交易意愿与契约行为不一致的表现。制度与政策效率与适应、公共服务体制健全与到位、农户行为决策自主与理性以及林地市场运行机制有效与规范是农户行使林地产权权能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根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冬梅 高岚
解读林地市场上农户意愿与契约行为的不一致,厘清外部制度政策、公共服务体制、农户行为决策和林地市场运行的内在逻辑关系;产权制度安排下农户意愿与契约行为不一致的形成逻辑;林地经营制度安排下产权市场契约行为的困境;公共服务体制如信息、监管、评估和保障等等服务作用下农户行为的理性决策与行为结果的理性程度;以及探明微观市场上农户产权交易意愿与契约行为不一致的表现。制度与政策效率与适应、公共服务体制健全与到位、农户行为决策自主与理性以及林地市场运行机制有效与规范是农户行使林地产权权能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根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潘亚茹 罗良国 王娜娜 尼雪妹 刘宏斌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久 吴林海 杜丽丽
本文利用山东省济南、青岛、淄博、日照等四个城市的562个样本数据,利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 lanned Behavior,TPB),构建了网上购物意愿的Logit模型,并运用spss13.0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t回归处理,研究了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意愿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网上购物意愿受文化程度、网络应用技能、网上购物的安全性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消费者的年龄、收入状况、便利性评价等因素影响较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伟艳 李梦燃 张娇娇 朱庆莹
[目的]农户作为农地的直接利用者和管理者,对农地生态功能的供给行为直接决定农地能否可持续利用。文章探讨影响农户生态功能供给行为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武汉市蔡甸区37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将农户对农地生态功能的认知分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运用多因素斜交模型分析3个维度间的交互作用,运用二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的生态功能认知对农户参与生态功能供给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行为规范、主观态度、知觉行为规范3个维度的认知之间相互作用显著;农户对生态功能的认知是农地生态功能供给行为产生的基础,通过正向影响农户对农地生态功能供给意愿进而促使供给行为发生。[结论]宣传农地生态功能,营造积极社会压力氛围,并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激发农户参与农地生态功能供给行为的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清 王成 邓春
承包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农户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依赖程度,准确测算农户耕地流转潜力并对其合理有序流转,有利于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产深度融合提供土地基础生产资料。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凤寺村为例,运用可持续生计量化方法测度农户五种生计资本,进而测算耕地转出潜力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构建农业空间组织经营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生计资本对凤寺村农户耕地转出潜力的贡献差异显著,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对耕地转出起正向作用,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对耕地转出起负向作用;(2)凤寺村村域耕地转出潜力为82.45h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清 王成 邓春
承包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农户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依赖程度,准确测算农户耕地流转潜力并对其合理有序流转,有利于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产深度融合提供土地基础生产资料。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凤寺村为例,运用可持续生计量化方法测度农户五种生计资本,进而测算耕地转出潜力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构建农业空间组织经营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生计资本对凤寺村农户耕地转出潜力的贡献差异显著,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对耕地转出起正向作用,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对耕地转出起负向作用;(2)凤寺村村域耕地转出潜力为82.45hm~2,占村域耕地总规模的28.11%,呈现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异趋势;(3)将凤寺村耕地划分为流转先行区、次行区、末行区三大区域,构建了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的农业企业带动型(先行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辐射型(次行区),农民合作社链接型(末行区)的农业空间组织经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认知视角下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
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
家庭分工视角下农户耕地转入和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以赣抚平原农区农户样本为例
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风险认知对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526份农户调研问卷的实证
关系网络、农户分化与农地转出行为研究
符合二胎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
农户土地权益维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2省(市)1030份土地转出农户的实证数据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耕地转入稻农生产行为及其耕地利用技术效率研究——以赣抚平原农区的农户样本为例
劳动力配置与保障替代:兼业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研究——基于五省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