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6)
- 2023(14475)
- 2022(12655)
- 2021(11971)
- 2020(10008)
- 2019(23184)
- 2018(22917)
- 2017(44421)
- 2016(24149)
- 2015(27180)
- 2014(27110)
- 2013(26254)
- 2012(23879)
- 2011(21310)
- 2010(20900)
- 2009(18811)
- 2008(17865)
- 2007(15314)
- 2006(12970)
- 2005(10794)
- 学科
- 济(91737)
- 经济(91623)
- 管理(70507)
- 业(64985)
- 企(54835)
- 企业(54835)
- 方法(45990)
- 数学(39936)
- 数学方法(39397)
- 农(25002)
- 财(23882)
- 中国(22807)
- 学(21118)
- 业经(20579)
- 地方(17831)
- 理论(16899)
- 制(16778)
- 农业(16532)
- 务(15474)
- 财务(15394)
- 财务管理(15361)
- 贸(15316)
- 贸易(15309)
- 和(15036)
- 技术(14929)
- 易(14854)
- 企业财务(14565)
- 环境(14132)
- 划(13231)
- 银(13160)
- 机构
- 大学(333200)
- 学院(331408)
- 管理(135440)
- 济(127219)
- 经济(124468)
- 理学(118963)
- 理学院(117685)
- 管理学(115465)
- 管理学院(114873)
- 研究(105788)
- 中国(76621)
- 京(69625)
- 科学(67535)
- 财(57207)
- 农(54564)
- 业大(52117)
- 所(51564)
- 中心(48895)
- 研究所(47570)
- 财经(47010)
- 江(46623)
- 范(43998)
- 师范(43488)
- 经(43004)
- 北京(42856)
- 农业(42853)
- 院(39213)
- 州(37691)
- 经济学(37536)
- 技术(35931)
- 基金
- 项目(239578)
- 科学(188952)
- 基金(174593)
- 研究(173615)
- 家(152400)
- 国家(151162)
- 科学基金(130825)
- 社会(108562)
- 社会科(102753)
- 社会科学(102728)
- 省(93825)
- 基金项目(93309)
- 自然(86963)
- 自然科(84990)
- 自然科学(84968)
- 自然科学基金(83418)
- 教育(81147)
- 划(79086)
- 资助(71502)
- 编号(71078)
- 成果(56319)
- 重点(53185)
- 部(52749)
- 创(49916)
- 发(49765)
- 课题(48368)
- 创新(46514)
- 科研(46285)
- 教育部(45370)
- 大学(44832)
- 期刊
- 济(130482)
- 经济(130482)
- 研究(91215)
- 中国(58464)
- 学报(54882)
- 科学(49702)
- 农(48551)
- 管理(48374)
- 财(43275)
- 大学(41914)
- 学学(39536)
- 教育(38565)
- 农业(33676)
- 技术(29782)
- 融(23243)
- 金融(23243)
- 业经(22818)
- 财经(22105)
- 经济研究(20647)
- 经(18843)
- 图书(17392)
- 问题(17153)
- 业(16668)
- 科技(16488)
- 版(16102)
- 理论(15609)
- 技术经济(15213)
- 实践(14418)
- 践(14418)
- 业大(14396)
共检索到459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万县 李丹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员工更倾向于把组织公民行为视为工作角色内行为,而不是角色外行为。对我国349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也表明,其组织公民行为更多地被认为是工作角色内行为,而且在年龄、职位和性别这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呈现出规律性特征:年龄越大,越倾向于把组织公民行为视为角色内行为;职位越高,组织公民行为的角色内知觉越强;在一些公民行为维度上女性对公民行为的角色内知觉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结果验证了西方学者关于组织公民行为偏重于角色内取向的结论,并且得出了年龄、职位和性别是组织公民行为重要的预测变量。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角色知觉 角色取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燕萍 涂乙冬
长期以来研究者分别以志愿主义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组织公民行为的伦理基础,本文整合了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97份配对问卷检验了整合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个人—组织匹配和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提升作用,员工做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应该是多样的,兼具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价值取向;(2)组织认同和对领导的满意度分别在个人—组织匹配、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部属交换通过对领导的满意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要远远大于个人—组织匹配通过组织认同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彬 林志扬 李贵卿
提高个体工作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本文认为,个体在组织内建构的社会网络与人际公民行为不仅能够分别对其工作绩效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它们都非常强调个体间的交互作用,所以可以被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因此,在借鉴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对个体在组织内建构的社会网络、人际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这三个分别代表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合性研究,并利用306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公民行为在组织内社会网络影响个体工作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员工在组织内建构的社会网络影响其个体工作绩效的机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秀芹 车宏生 孙晓敏
随着组织研究中多层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已成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回顾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介绍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并指出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旭东 蒋黎
为探究个体差异、组织支持感与员工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建华管桩集团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和员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关心利益维度是组织支持感的三个维度之一,然而这一维度和员工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对员工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个体差异 组织支持感 工作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晓灵 蓝海林 刘向阳 刘善仕
组织公民行为的事实效度的论证是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互惠被认为是员工实施利组织的公民行为的心理动机。组织公民行为的角色自定义提出以后成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的中间变量。本文探讨了角色模糊性争论的源起与个体行为研究中行为主体自我角色意识的中心性,以及角色自定义与互惠在研究框架内的互补关系。
关键词:
主动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 角色自定义 互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旭华 仇勇
近年来对于大学教师评价的思辨越来越多,究竟如何才算是大学好老师?大学好教师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本研究试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视角,结合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回答这一问题。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分为5个层面,14个维度,并以此为据,分析了大学好教师应该有效诠释的六种角色:与时俱进的知识传授者、循循善诱的职业规划者、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者、多元开放的经验分享者、豁达开朗的组织维护者、热心公益的社会领航者。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组织公民行为 结构 六种角色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鲁直 施欢欢
目前,证券投资中的追风行为受到越来越多金融和经济学家的重视,用追风行为(HerdBehavior)研究证券市场,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波动和市场泡沫的形成机制,成为西方金融理论与证券市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芦慧 阮浩
学术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日益深入,这说明组织公民行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但研究中凸显的问题也应值得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现状出发,对于完善我国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 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永军 廖建桥 赵君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践总结,发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有"心甘情愿"和"被迫无奈"两种;文章在比较这两类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潜在影响之后,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动机 心甘情愿 被迫无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宽 石继红
通过实验研究群体决策和大五人格对报童订购的影响。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开放性维度能很好地预测个体和群体决策者的订购行为。在个体实验中,开放性越高的个体更不易产生锚定效应,其他四种人格特性与锚定偏差无显著关系;在群体实验中,群体的开放性得分均值、群体中高开放性成员所占的比例与锚定偏差呈负相关关系。通过比较两种实验结果,发现群体锚定倾向明显小于个体锚定倾向,而群体决策并没有优于个体决策。该研究结果对企业人员招聘、构建决策团队及降低决策偏差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宽 石继红
通过实验研究群体决策和大五人格对报童订购的影响。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开放性维度能很好地预测个体和群体决策者的订购行为。在个体实验中,开放性越高的个体更不易产生锚定效应,其他四种人格特性与锚定偏差无显著关系;在群体实验中,群体的开放性得分均值、群体中高开放性成员所占的比例与锚定偏差呈负相关关系。通过比较两种实验结果,发现群体锚定倾向明显小于个体锚定倾向,而群体决策并没有优于个体决策。该研究结果对企业人员招聘、构建决策团队及降低决策偏差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根长
通过对182名高职教师复原力的调查发现:教师心理复原水平中等偏上,不同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的教师复原力有明显差别。因子分析发现,教师复原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晋升"和"专业能力"。男性、副教授在"专业晋升"中复原力显著占优,讲师、硕士及以上在"专业能力"中复原显著占优,年龄"30-40"岁(教龄10-20年)在各领域复原都显著占优,中层干部和一般员工在各个领域都无显著差异。高职教师心理复原力受制于经验和社会角色定位,高职院校应采取差异而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教师复原力。
关键词:
高职 教师 复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李果 李蓉
考虑个体差异的多维标度模型分析表明,哈尔滨市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既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时是造成结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促进经济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哈尔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其主攻方向在于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低耗能和低排放的工业行业并加速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关键词:
工业结构 个体差异的多维标度 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苗仁涛 孙健敏 刘军
本文采用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组织支持感与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即组织支持与公平感是否会通过员工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公平感均对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情感承诺对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分别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工作满意度仅对互动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其余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工作满意度仅对组织支持感、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分别与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