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2)
- 2023(7391)
- 2022(6345)
- 2021(5913)
- 2020(5112)
- 2019(11780)
- 2018(11480)
- 2017(22290)
- 2016(11714)
- 2015(12892)
- 2014(12528)
- 2013(12068)
- 2012(10769)
- 2011(9351)
- 2010(8770)
- 2009(7639)
- 2008(6936)
- 2007(5490)
- 2006(4207)
- 2005(3236)
- 学科
- 济(46476)
- 经济(46433)
- 管理(33636)
- 业(31580)
- 方法(28448)
- 企(26658)
- 企业(26658)
- 数学(25932)
- 数学方法(25497)
- 财(12255)
- 农(10684)
- 中国(9877)
- 学(9066)
- 业经(8859)
- 务(8547)
- 财务(8511)
- 财务管理(8490)
- 企业财务(8088)
- 技术(7681)
- 环境(7590)
- 贸(7492)
- 贸易(7490)
- 易(7325)
- 农业(7265)
- 理论(6935)
- 和(6799)
- 地方(6757)
- 划(6465)
- 制(6081)
- 融(5378)
- 机构
- 大学(156027)
- 学院(154428)
- 管理(64837)
- 济(62546)
- 经济(61459)
- 理学(57661)
- 理学院(57137)
- 管理学(55907)
- 管理学院(55629)
- 研究(46422)
- 中国(33706)
- 京(31075)
- 科学(30207)
- 财(26852)
- 业大(25953)
- 农(25569)
- 中心(23143)
- 财经(23080)
- 所(21673)
- 经(21259)
- 江(20634)
- 研究所(20339)
- 农业(20315)
- 经济学(19980)
- 北京(18320)
- 经济学院(18308)
- 院(18055)
- 范(17873)
- 财经大学(17666)
- 师范(17607)
- 基金
- 项目(120445)
- 科学(95800)
- 基金(90084)
- 研究(83324)
- 家(79925)
- 国家(79349)
- 科学基金(69343)
- 社会(54296)
- 社会科(51760)
- 社会科学(51749)
- 基金项目(47883)
- 自然(47034)
- 省(46547)
- 自然科(46067)
- 自然科学(46054)
- 自然科学基金(45201)
- 划(39655)
- 教育(39164)
- 资助(37350)
- 编号(31773)
- 部(27059)
- 重点(27001)
- 创(25760)
- 发(24680)
- 科研(24431)
- 创新(24159)
- 国家社会(23499)
- 教育部(23309)
- 成果(23247)
- 计划(23150)
共检索到19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翔 段宏兵 徐胜勇 宋波涛 陈志鹏 余参参
为实现马铃薯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指标和播种精确性指标检测,设计一种由铺砂、排种、输送、控制以及图像处理等工作部分组成的马铃薯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并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即排种器固定于试验台上方正常工作,种薯掉落在移动的输送带上,使用工业相机拍摄输送带上种薯的视频。依据输送带运动参数和相机帧率,确定和提取视频的关键帧。通过识别和定位输送带上粘贴的二维码,实现对关键帧的拼接,得到1次测试中全部的、无重复的一幅种薯图像。对种薯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种薯的中心坐标,继而计算种薯的相对位置信息,以评估排种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测量精度高,大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莹莹 林菁菁 焦玉霞 施朴才 李正跃 桂富荣 黄琼
利用NCM-ELISA方法对来自云南省3个县(市)50个样本的马铃薯种薯青枯病菌的带菌量进行检测,检查是否具有青枯病潜在感染。结果表明:寻甸的24个样品中11个带菌;宣威的17个样品中10个带菌;来自昭通的所有样品都不带菌。其中马铃薯主栽地区的主栽品种的青枯病潜在感染量较大。
关键词:
NCM-ELISA 青枯菌 马铃薯种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缪云琴 孟然然 唐唯 杨仙 李灿辉
晚疫病是云南省马铃薯第一大病害,近年在云南省种植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从1998年发现晚疫病菌的2种交配型以来,有性生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文章以2010年来自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86个晚疫病菌菌株为材料,以对峙培养检测法检测结果为准,比较分析了CAPs标记和A2特异性DNA片段扩增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证实了2种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均可以准确检测出晚疫病菌A1和A2交配型,但不能区分A2和A1A2交配型。A2交配型占总菌株的82.56%,在云南省所有马铃薯主产区都存在,已成为云南省晚疫病菌群体中的优势交配类型。
关键词:
晚疫病菌 交配型 对峙培养 分子标记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振军 李小霞
【目的】针对在原始马铃薯病害图像上提取特征时计算量大、病害识别准确率低以及传统病害区域分割算法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关键特征点的病害感兴趣区域(ROI)快速检测与融合颜色和纹理特征的识别方法。【方法】对马铃薯病害图像作适当预处理后,首先提取ORB特征点,当其特征点数目小于给定阈值时提取SIFT特征点,再对所提特征点的坐标值按水平和垂直方向排序,并通过计算K个近邻点的均值来确定病害区域的坐标并提取ROI。然后融合病害ROI的HSV颜色直方图和UPLBP纹理直方图构成总特征向量。最后采用非线性SVM识别马铃薯病害。【结果】利用该方法对240幅马铃薯叶部、果实和茎部10种混合病害图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每幅病害图像ROI检测平均时间为0.013 s,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5.83%,最高达100%,平均运行时间为0.083 s。【结论】基于ORB和SIFT关键特征点的病害ROI检测方法原理简单、易实现且实时性好。本文方法可实现对10类马铃薯病害的快速识别且准确率高,为其它农作物病害识别提供了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关平 孙伟
针对现有的链勺式排种器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漏播现象,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提出了一种由漏播检测启动信号生成电路、红外漏播检测电路和窝眼轮式排种系统构成的漏播检测补偿新方案。漏播检测启动信号生成电路主要由永磁铁和干簧继电器电路构成,每当固定于取种勺底板上的永磁铁略过干簧继电器时,都会触发系统进行一次基于红外信号发射、接收的漏播检测工作,系统软件基于PIC16F877特定引脚上一定时间段内发生电平变化的次数做出是否漏播的判断;如果确定漏播事件发生,PIC16F877将迅速发出补种指令,窝眼轮式排种器在步进电机带动下迅速旋转90°将待补薯种排入导种槽,从而实现漏播补偿。试验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庆喜 邓在京 黄海东
针对光电传感器无法判断种子破碎而产生检测误差的缺陷 ,提出以高速摄影弥补光电传感器检测误差 ,提高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精度的新方法 ,并对光电传感器和高速摄影同时用于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融合分析。台架试验表明 ,高速摄影用于排种性能和种子破碎检测不仅可剔除光电传感器检测时 ,因种子破碎引起重播指数增大而产生试验结果的误差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而且可以通过对高速摄影拍摄的图片进行再现观察与分析 ,真实地反映精密排种器种子破碎特征和排种器的排种均匀性 ,为改善精密排种器性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高速摄影 光电传感器 精密排种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才 许绮川 彭传友 倪开基 吕德权
采用压电声电传感器将单粒排种落粒物理量转变为电量,通过惠斯登电桥和比较放大器进行信号变换。代表落粒脉冲的电压矩形波被送到单片机系统的定时/计数器,精确检测每两次落粒之间的时间,通过软件设计,可以检测单粒排种器排种的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性能参数。将本检测系统所测结果同人工检测所测结果进行比较,最大误差为5.2%。
关键词:
单粒排种器 单片机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广涛 杨志辉 朱杰华 赵冬梅 韩彦卿
【目的】利用双重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和黑胫病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a)。【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马铃薯环腐病菌pCS1质粒上纤维素酶A基因序列,对比近缘种及马铃薯上几种重要病原菌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CMS1/CMS2,将设计的引物与已发表的PCR检测马铃薯黑胫病菌特异性引物ECA1f/ECA2r结合,经过条件优化后,建立了双重PCR体系。【结果】利用引物CMS1/CMS2扩增出了1条913 bp的马铃薯环腐病菌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锴 段宏兵 宋波涛 陈志鹏 余参参 黄翔 梅红成
排种器作为马铃薯机械化播种的关键部件,其目前仍存在重漏指数高、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适应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排种链呈三角形布置、取种勺为半杯勺式的新型马铃薯排种器。结合农艺要求和理论分析,对排种器的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搭建了试验台架,对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进行试验,以主动轮转速、清种角度、杯勺大小为试验因素,排种性能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相关因素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并得到合理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主动轮转速为37.5r/min,清种角度为-5°,杯勺选取大号杯勺时,排种器合格指数
关键词:
马铃薯 排种器 半杯勺 排种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文军 朱水芳 夏明星 陈红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芳銮 沈建国 史凤阳 方治国 谢联辉 詹家绥
【目的】查明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病在中国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鉴定出PVY并对其分子变异进行分析。【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中国14个省(直辖市)马铃薯种植区疑似受PVY感染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的部分材料镜检验证,然后根据CP基因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针对随机选择感染PVY的14个省(直辖市)代表样品进行CP基因扩增克隆,将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并使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系统发育关系。【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691份样品中220个样品与PVY抗体呈阳性反应,其余呈阴性反应;ELISA检测的阳性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凤柳 张海颖 于秀梅 赵伟全 刘大群
【目的】马铃薯疮痂病菌具有明显的组成多样性,通过筛选不同疮痂病菌的通用探针引物,建立针对该类病原菌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以目前中国存在的不同致病种的代表菌株CPS-1(Streptomyces scabies)、CPS-2(S.galilaeus)、CPS-3(S.acidiscabies)、CPS-4(S.turgidiscabies)为材料,根据NCBI GenBank中已登记的疮痂病菌特有毒素合成基因簇中的基因txtA、txtB、txtC(P450)、txtD(nos)等序列设计引物,对不同菌株的基因组扩增,选择特异性和稳定性较高的引物作为探针引物,经温度梯度筛选优化反应体系后建立成熟...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菌 PCR检测 特异性引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瀚 唐唯 郝大海 王培 李灿辉
分析细胞质遗传背景是马铃薯育种亲本选配和早世代选择工作的重点。以4个携带不同细胞质遗传背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已开发的cpDNA/mtDNA多态性标记,建立了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能同时鉴别不同细胞质遗传背景的多重pcR扩增体系。结果表明:多重pcR和单一pcR扩增体系对马铃薯cpDNA上4个位点(NDh c/tRN V、Rps16/tRN Q、1/11A、10)和mtDNA上位点BAND 1的扩增及经BAm h I酶切后的片段一致。用该体系鉴别大规模群体的细胞质遗传背景,可大大降低实验成本,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在马铃薯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重PCR 细胞质遗传背景 马铃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娇 张本华 赵利军
应用自制的冲击摆对马铃薯的坚实度进行了检测研究。利用3种不同形状的冲击针头(圆柱型、圆锥型和三棱锥型)作为工作部件,采用电测方法对摆锤摆动角度进行检测,并以此来衡量马铃薯的坚实度。试验所得数据经过spss软件分析,分别得出不同针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方差检验及利用Scheffe方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冲击的试验方法来检测马铃薯的坚实度原理可行,三棱锥型的针头更能真实地反映马铃薯的坚实度,可为其他果蔬产品的坚实度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冲击试验 针型 坚实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建明 杨琼芬 李先平 隋启君
采用TR IZOL试剂盒和异硫氰酸胍法2种方法提取了带PVX马铃薯试管苗的总RNA。根据设计好的1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反转录PCR技术对提取的总RNA进行了体外扩增。结果表明,所用2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提取马铃薯RNA,并适合于反转录合成病毒cDNA,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720 bp片段,而对照未得到任何产物。但利用TR IZOL试剂盒进行RNA提取价格较贵,而异硫氰酸胍法所用试剂可自己配制,方法灵活,价格较TR IZOL试剂盒便宜。从而建立了经济简便的PVX RT-PCR检测体系,为PVX的防治、脱毒种薯和核心种苗的检测提供有效手段。
关键词:
PVX RT-PCR 病毒检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