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2)
- 2023(15143)
- 2022(13286)
- 2021(12591)
- 2020(10471)
- 2019(24218)
- 2018(24042)
- 2017(45953)
- 2016(25149)
- 2015(28394)
- 2014(28270)
- 2013(27025)
- 2012(24587)
- 2011(21721)
- 2010(21294)
- 2009(19136)
- 2008(18209)
- 2007(15573)
- 2006(13205)
- 2005(10927)
- 学科
- 济(95002)
- 经济(94907)
- 管理(70609)
- 业(63664)
- 企(53008)
- 企业(53008)
- 方法(46463)
- 数学(40961)
- 数学方法(40371)
- 农(25521)
- 中国(23989)
- 财(22840)
- 业经(21034)
- 地方(20164)
- 学(19624)
- 农业(17220)
- 理论(16799)
- 贸(15951)
- 贸易(15944)
- 易(15434)
- 环境(15370)
- 和(15240)
- 务(15034)
- 技术(15026)
- 财务(14962)
- 财务管理(14926)
- 制(14574)
- 企业财务(14055)
- 教育(13910)
- 划(13301)
- 机构
- 大学(338553)
- 学院(336899)
- 管理(136142)
- 济(128059)
- 经济(125152)
- 理学(119378)
- 理学院(118090)
- 管理学(115765)
- 管理学院(115176)
- 研究(105735)
- 中国(76443)
- 京(70926)
- 科学(67116)
- 财(56316)
- 业大(51339)
- 所(50522)
- 农(50438)
- 中心(49138)
- 范(47184)
- 江(47168)
- 师范(46792)
- 研究所(46587)
- 财经(46391)
- 北京(43967)
- 经(42324)
- 院(39692)
- 农业(39422)
- 州(38971)
- 师范大学(37632)
- 经济学(37534)
- 基金
- 项目(242295)
- 科学(190510)
- 研究(179414)
- 基金(173927)
- 家(150188)
- 国家(148925)
- 科学基金(129399)
- 社会(111303)
- 社会科(105263)
- 社会科学(105236)
- 省(95925)
- 基金项目(93663)
- 自然(84825)
- 教育(84464)
- 自然科(82852)
- 自然科学(82833)
- 自然科学基金(81273)
- 划(80104)
- 编号(74952)
- 资助(71054)
- 成果(59557)
- 重点(53723)
- 部(53049)
- 发(51156)
- 课题(51091)
- 创(50469)
- 创新(46899)
- 科研(46404)
- 大学(46227)
- 项目编号(46132)
- 期刊
- 济(132346)
- 经济(132346)
- 研究(94489)
- 中国(60766)
- 学报(51399)
- 管理(47708)
- 科学(47232)
- 教育(45584)
- 农(44451)
- 财(42905)
- 大学(40128)
- 学学(36794)
- 技术(31788)
- 农业(31612)
- 业经(23063)
- 融(22091)
- 金融(22091)
- 财经(21233)
- 图书(21060)
- 经济研究(20938)
- 经(18103)
- 问题(17273)
- 科技(17094)
- 业(16142)
- 技术经济(16059)
- 资源(16016)
- 理论(15625)
- 版(15586)
- 实践(14458)
- 践(14458)
共检索到469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姝 朱灿
基于人体对景观环境的视觉感知反应,可以实现对景观要素与景观空间吸引元素的分析,提出贴近人们预期的设计建议。基于照片问卷调研法与情绪评价方法,调查与分析成都工业学院郫都校区师生在校园景观环境中对景观要素与景观空间感知的愉悦度。结果表明:植物、建筑、道路、水体和设施五类景观要素感知均为正向,分数在3.0~3.5。各景观空间感知以正向为主,分数在3.0~4.0,其中,愉悦度较高的空间多沿湖区与校园重要建筑分布。五类景观要素类型与空间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植物要素相关性最强。师生对自然要素丰富与审美特征较强的空间感知愉悦度较高。校园景观的建设与更新可通过符号介入来改善景观要素具体问题、满足需求以强化景观空间积极体验、生态优化来促进校园景观格局良性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吴丹子 李倞 王向荣
【目的】城市滨河景观视觉质量对城市滨河景观品质和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筛选对城市滨河绿道视觉感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通过视觉感知量化处理,实现智能化分析滨河景观,是未来滨河景观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拟人的视觉感知,训练一套用于城市滨河绿道景观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视觉景观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各项量化的景观特征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二环水系为例,分析视觉感知下的景观特征,总结关于滨河绿道景观视觉感知提升的策略。【结果】(1)训练出的城市滨河绿道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达到了0.93的准确率;(2)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在10项指标(绿视率(GVI)、蓝色视野指数(BVI)、驳岸硬质度(HRI)、滨河建筑密度(RBD)、桥梁可视度(BV)、干扰因素指数(IFI)、滨河自然开阔度(WO)、滨水围护度(WG)、道路宽广度(RWI)、乔灌草比率(RTG))体系中,有5项对视觉感知的影响作用显著,分别为GVI、WO、BVI、IFI和RTG,其中GVI、WO与视觉感知呈正相关,其余3项呈负相关;(3)北京二环水系绿视率北部高于南部,WO与BVI呈较为均质的状态,IFI整体较低,RTG呈现按河道划分的特征;(4)当提升视觉感知效果时,可重点从影响显著的5项指标出发,根据影响作用的强弱进行权衡。【结论】本文为研究城市滨河景观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测度方法,为人本视角的大规模滨河绿道景观的量化分析提供更多可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彪 李卫朝
铭贤学校校园景观的形成与变迁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演变,其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逻辑。铭贤学校的整体布局由充满中国传统特色意境美的私家园林过渡到深深烙印着几何美的教会学校校园。从孟家花园到南院别墅群再到亭兰图书馆与嘉桂科学楼的建成,其变化反映了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近代中体西用、"折中主义"等思潮演变的历史轨迹。铭贤学校校园景观无论是在整体布局的演变上,还是具体建筑形态所折射思想的变迁上,都展现了近代中西思想文化的交融与汇通,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生动体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多以主观定性为主,客观定量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引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选择乡村旅游地宏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眼动追踪仪记录大学生被试在观看景观图片时的客观眼动数据,运用美景度和语义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并将客观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对不同景观具有不同眼动特征,三个眼动指标(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频率)在四类景观上呈现显著差异,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景观的主体建筑物、独特的景观元素或景观元素交界处;(2)客观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重、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及眼跳时间比重与主观调查问卷得出的景观视觉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3)构建景观视觉质量的眼动评价模型,计算可得宏村四类景观的视觉质量值分别为:聚落景观5.99、生态景观5.98、农业景观5.96、文化景观5.90,模型显示注视频率越大,观看时间越长(注视时间比重越小),则旅游景观视觉质量评价越高。本研究以旅游景观为例,运用实测数据探讨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多以主观定性为主,客观定量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引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选择乡村旅游地宏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眼动追踪仪记录大学生被试在观看景观图片时的客观眼动数据,运用美景度和语义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并将客观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对不同景观具有不同眼动特征,三个眼动指标(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频率)在四类景观上呈现显著差异,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景观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凤阳 王子强
以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图式的角度,总结苏州地区视觉图式要素,探讨其在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中的运用。区别于常见的三大景观空间类型,本文提出图式视角下节点景观空间、街巷景观空间、整体景观空间和景观意境空间四大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类型,并通过传统图式符号景观化方法的总结,分别对四大景观空间的组织进行讨论,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总结的方法,为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视觉图式 历史街区 景观空间组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燊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景观设计人才,但我国高校景观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往往相脱节。因此,景观设计理论教学急需创新改革,优化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加强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项目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成熟的景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课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勇格
目前我国很多院校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均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为了切实提升应用型院校成本会计教学的效果,文章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背景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模式,分别从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四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包括: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案例与数据作为授课抓手、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实训内容等具体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成本会计 教学改革 设计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宋心宇 谢小淞 蹇明
指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内涵要求,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SWOT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成都工业学院依托办学特色,创新实施"12345"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机制,落实以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人豪 杨庆媛
基于对成都市郫都区的长期田野观察,构建了“资本下乡-经营土地-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两个村庄的资本下乡过程和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资本下乡对两村进行了不同的塑造,但导致的农政变迁结果殊途同归。为建立乡村振兴模板,战旗村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各类规划和国有企业投资,打造乡村振兴博览园核心示范区;白云村的发展则主要是市场引导的“消费性建成空间”塑造,投资企业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将乡村空间符号化和商品化,供追求文化符号产品的城市中产消费。虽然两村资本下乡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其农政变迁具有一致性: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化和资本化为核心,农业逐渐现代化和产业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民减少,职业农民和“新农人”增加,乡村地域更深地嵌入城市资本循环。研究表明,农政变迁的一致性源于两地的正式、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和相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治理方式仍可塑造相似的农村社会经济实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人豪 杨庆媛
基于对成都市郫都区的长期田野观察,构建了“资本下乡-经营土地-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两个村庄的资本下乡过程和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资本下乡对两村进行了不同的塑造,但导致的农政变迁结果殊途同归。为建立乡村振兴模板,战旗村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各类规划和国有企业投资,打造乡村振兴博览园核心示范区;白云村的发展则主要是市场引导的“消费性建成空间”塑造,投资企业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将乡村空间符号化和商品化,供追求文化符号产品的城市中产消费。虽然两村资本下乡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其农政变迁具有一致性: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化和资本化为核心,农业逐渐现代化和产业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民减少,职业农民和“新农人”增加,乡村地域更深地嵌入城市资本循环。研究表明,农政变迁的一致性源于两地的正式、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和相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治理方式仍可塑造相似的农村社会经济实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安国 乔丽芳 李保印
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要素层指标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权重值最高,色彩搭配权重值最低;指标层形式美权重值最高,时空美权重值最低;样点中植物景观综合品质达到Ⅰ级的有3个(占15%),达到Ⅱ级有14个(占70%),达到Ⅲ级有3个(占15%)。该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关键词:
园林植物景观 评价 AHP 河南新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杨士乐 张莉
为探索环境声音对人们美学感知的作用,通过在城市公园中拍摄的20张照片作为视觉美学评价的媒介,选取五种声音与照片进行配对组合,以大学生为评判者对该组合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纯视觉的美学质量与添加了流水声及鸟鸣声的美学质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添加了风声、古典音乐和现代轻音乐的美学质量差异不显著;把流水声设置在拥有自然水体,较高植被覆盖率以及较多大树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流水声的美学效应,而把鸟鸣声放置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环境中能够更多地提升游人的环境美学体验;声音的视觉联想以及该联想与声音所处环境
关键词:
声景观 视觉美学 感知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杨士乐 张莉
为探索环境声音对人们美学感知的作用,通过在城市公园中拍摄的20张照片作为视觉美学评价的媒介,选取五种声音与照片进行配对组合,以大学生为评判者对该组合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纯视觉的美学质量与添加了流水声及鸟鸣声的美学质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添加了风声、古典音乐和现代轻音乐的美学质量差异不显著;把流水声设置在拥有自然水体,较高植被覆盖率以及较多大树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流水声的美学效应,而把鸟鸣声放置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环境中能够更多地提升游人的环境美学体验;声音的视觉联想以及该联想与声音所处环境的吻合程度对于人们的美学感知较为重要;声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选择或创建与声音的视觉联想相一致的环境。
关键词:
声景观 视觉美学 感知效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于苏建 袁书琪
本文以福州市主要的几个城市公园为研究样本,运用SD法,将声、味环境因素纳入公园景观的感知研究中,就声、味环境因素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影响规律;并结合因子分析法,进行主要影响因子提取,为人性化的公园景观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的视觉感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且负面因素产生的影响比正面因素更为显著;声、味环境因素对于不同的公园景观视觉效果评价要素和因子的影响有所不同,心理要素和整体要素受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要素;声、味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公园景观视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