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8)
- 2023(11450)
- 2022(9586)
- 2021(8904)
- 2020(7336)
- 2019(16898)
- 2018(16572)
- 2017(31361)
- 2016(16059)
- 2015(17682)
- 2014(17265)
- 2013(16484)
- 2012(14667)
- 2011(12960)
- 2010(12550)
- 2009(11041)
- 2008(10348)
- 2007(8869)
- 2006(7303)
- 2005(6100)
- 学科
- 济(65582)
- 经济(65521)
- 管理(54233)
- 业(53581)
- 企(47478)
- 企业(47478)
- 方法(33612)
- 数学(28531)
- 数学方法(28153)
- 技术(21890)
- 中国(16219)
- 财(16098)
- 业经(16097)
- 农(15881)
- 技术管理(14402)
- 理论(13668)
- 学(12648)
- 贸(11486)
- 贸易(11480)
- 易(11191)
- 农业(11032)
- 地方(10895)
- 和(10578)
- 务(10543)
- 财务(10500)
- 财务管理(10482)
- 制(10265)
- 划(10179)
- 企业财务(9999)
- 银(9382)
- 机构
- 大学(221930)
- 学院(220682)
- 管理(96184)
- 济(92590)
- 经济(90935)
- 理学(84807)
- 理学院(84025)
- 管理学(82743)
- 管理学院(82314)
- 研究(63672)
- 中国(47544)
- 京(43744)
- 财(40471)
- 科学(37473)
- 财经(33627)
- 中心(31776)
- 江(31061)
- 经(30912)
- 业大(29577)
- 范(29086)
- 经济学(29030)
- 师范(28823)
- 所(27738)
- 农(26885)
- 经济学院(26323)
- 北京(25979)
- 商学(25661)
- 财经大学(25605)
- 研究所(25507)
- 商学院(25430)
- 基金
- 项目(160889)
- 科学(131758)
- 基金(120609)
- 研究(120185)
- 家(103824)
- 国家(103031)
- 科学基金(92516)
- 社会(80445)
- 社会科(76652)
- 社会科学(76637)
- 基金项目(64854)
- 省(63021)
- 自然(58970)
- 自然科(57780)
- 自然科学(57771)
- 自然科学基金(56791)
- 教育(56399)
- 划(52523)
- 编号(47498)
- 资助(46381)
- 创(39981)
- 创新(36459)
- 成果(36384)
- 部(36309)
- 重点(35788)
- 国家社会(34558)
- 发(33832)
- 教育部(32365)
- 人文(32056)
- 课题(31332)
共检索到30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蒋军锋
基于分形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数学描述,解决研究方法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网络中不同结点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对应的主丛联络,分别建立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时空在不同结点处的时空曲率和时空温标的数学结构,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经验解释。研究表明,对技术创新网络的分形描述可以克服不同层次技术创新网络研究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引入知识规范可以形成知识时空,研究知识时空可以决定真实世界的技术创新活动;知识时空是对应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场与其上面特定的结构形成的,可以与信息流结合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知识时空的曲率特征刻画技术创新网络中特定知识对外部信息(不确定性)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军锋 党兴华 刘兰建
本文利用图论对技术创新网络进行描述,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的组成,以产品为顶点,给定知识的维度特征;在提出知识能量概念的基础上,分别由给定知识的动能与势能来描述知识在知识时空中的明晰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场理论构造模型研究既定知识明晰性和模糊性之间的互动变化。以此为工具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阶段与扩散阶段的知识测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知识测度模型。
关键词:
知识时空 知识动能 知识动能 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党兴华 刘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间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间知识资源依赖不对称产生知识权力。因此,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网络更能体现出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本质性关系,测度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作为分析网络发展和治理的基础,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资源依赖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和分析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的概念内涵和构成特性,构建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测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推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受企业间知识结构依赖和知识过程依赖所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过聚荣 茅宁
本文运用进入权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治理作尝试性分析与研究。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更多地将依赖于网络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加。一方面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协调机制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以契约为主的协调机制因合同的不完全性而难以奏效。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治理的目的是促进网络参与者对技术创新网络的专用性投资并维护其完整性,从而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 网络 治理 进入权 竞争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吉迎东 党兴华 弓志刚
知识权力在技术创新网络结点间多呈非对称分布,这一特征容易导致知识共享不足、知识泄漏风险加大。本文构建了知识共享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权力强弱方知识共享贡献率、创新绩效分配系数、组织间信任、已有知识基础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发现各方创新绩效分配系数与知识共享贡献率正相关,知识共享稳定系数对知识共享总量与创新收益均有积极影响,网络中知识共享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知识权力强势方绩效分配系数与弱势方绩效分配系数之和的比值大于知识转化系数+1,绩效分配对知识权力强势方激励效应的敏感度低于对知识权力弱势方的敏感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卫峰 楼旭明 党兴华
随着研发网络化环境的形成,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对网络结构演变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同时,技术创新网络的本质体现为其自身就是一种知识流动的复杂适应系统。因此,从复杂适应系统(CAS)视角分析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节点间的不同流动方式,以及在技术扩散过程中知识流动特征与核心节点形成过程,从节点的初始状态、节点间知识流动和节点状态变化等3个方面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规则,分析了网络中企业间知识流动过程对节点企业核心地位形成的影响,为下一步的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张国红 魏云凤 刘晓燕
企业进行跨边界网络化合作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整体效应,实现创新和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间协同。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5种协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OLED产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得出全球OLED产业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协同成熟度模型的管理级,即组织协同阶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 孙国强 张宝建
知识共享机制设定对组织间创新合作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是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研究对象。从网络整体优化和网络成员利益角度,探讨技术创新网络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六大核心问题;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针对每个问题构建系统基模,解析每一问题的反馈环并给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知识共享 系统动力学 基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可 何桢 王瑞
网络惯例是维系和协调技术创新网络顺畅运转的核心要素,权力和关系承诺作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关键因素,也影响着网络惯例的形成和发展。构建技术创新网络环境下知识权力、结构权力对网络惯例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中国13个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和AMOS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组织成员间关系承诺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权力积极显著影响规范性承诺和工具性承诺,结构权力积极显著影响工具性承诺而对规范性承诺没有影响;知识权力和结构权力积极显著影响网络惯例;规范性承诺和工具性承诺积极显著影响网络惯例;规范性承诺在知识权力与网络惯例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但是在结构权力与网络惯例关系中不具有中介效应...
关键词:
知识权力 结构权力 网络惯例 关系承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惠青 邹艳
以产学研合作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的角度对知识整合进行了界定,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整合在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网络 知识整合 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技术创新网络是企业和其它各不同层次的相关企业或组织,基于共同的技术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像其他生命体一样存在着生成、成熟到衰退的生命周期。文章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生阶段、扩张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讨论了各阶段网络演化的特征,并从资源依赖、动态能力、社会网络多个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不同阶段的演化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李非凡
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生阶段、扩张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指出创生阶段的演化动力是获取互补性资源,扩张阶段的演化动力是提升社会资本,成熟阶段的演化动力是保障组织协同,衰退阶段的演化动力是实现组织创新。并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对IBM专利合作网络的数据进行挖掘,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构建知识协同概念模型用以描述概括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协同创新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经济环境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参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参量之间的关系是构建该模型的两大难点。以协同学的核心指标序参量分析网络的知识和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以共生度作为模型的调节参量。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协同是知识、组织能力熵变过程与节点共生关系演化过程相互融合的结果;进而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概念模型。
关键词:
知识协同 概念模型 序参量 共生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文章以41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在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构建,及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维度的影响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创新网络—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路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构成三维度之间的路径关系及其演化路径,也证明了创新投入、网络构建利用、内外资源整合的顺序依赖关系。实证结果也表明:创新网络中心性和关系质量是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投入和对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态能力 创新网络 技术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