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3)
2023(10865)
2022(9463)
2021(8879)
2020(7496)
2019(17520)
2018(17338)
2017(33751)
2016(17995)
2015(20349)
2014(20190)
2013(19418)
2012(17417)
2011(15525)
2010(15411)
2009(13894)
2008(13323)
2007(11269)
2006(9688)
2005(7926)
作者
(49853)
(41778)
(41551)
(39273)
(26705)
(20008)
(18872)
(16353)
(15963)
(14603)
(14311)
(14086)
(12988)
(12923)
(12894)
(12471)
(12396)
(12306)
(12007)
(11933)
(10105)
(10092)
(10021)
(9703)
(9334)
(9317)
(9044)
(8911)
(8331)
(8236)
学科
(75999)
经济(75925)
管理(57415)
(51454)
(44555)
企业(44555)
方法(40290)
数学(36061)
数学方法(35404)
中国(18514)
(18460)
(17471)
环境(15590)
业经(15317)
(14477)
地方(14306)
(13172)
理论(12945)
(12537)
财务(12478)
财务管理(12452)
技术(12175)
企业财务(11840)
(11721)
农业(11625)
(11546)
贸易(11542)
(11190)
(11152)
(9247)
机构
学院(253094)
大学(253033)
管理(105694)
(101064)
经济(98958)
理学(93455)
理学院(92460)
管理学(90557)
管理学院(90094)
研究(77052)
中国(56170)
(52233)
科学(48940)
(44131)
业大(37459)
财经(36803)
(36643)
(36608)
中心(36432)
(35320)
研究所(34012)
(33682)
(32908)
师范(32583)
北京(31439)
经济学(30867)
(28864)
农业(28814)
(28109)
经济学院(28066)
基金
项目(184295)
科学(148019)
基金(137117)
研究(131242)
(119585)
国家(118694)
科学基金(104513)
社会(85275)
社会科(81081)
社会科学(81055)
基金项目(73365)
(71804)
自然(70000)
自然科(68480)
自然科学(68464)
自然科学基金(67212)
教育(61850)
(60867)
资助(55980)
编号(51861)
重点(41531)
(41142)
成果(39317)
(38995)
(38492)
创新(36483)
科研(36000)
教育部(35728)
国家社会(35722)
课题(35086)
期刊
(98472)
经济(98472)
研究(65064)
中国(40911)
管理(37040)
科学(36344)
学报(36187)
(34726)
(30625)
大学(28504)
学学(27134)
技术(24618)
教育(23282)
农业(21313)
财经(17317)
业经(16223)
(15879)
金融(15879)
经济研究(15691)
(14811)
统计(14474)
问题(14408)
(13501)
资源(13481)
技术经济(13268)
决策(11986)
(11965)
科技(11929)
(11691)
现代(11165)
共检索到339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红  周智玉  
本文针对城市环境绩效评价的特点,以方向距离函数和环境DEA生产技术为基础,基于规模报酬可变假设,构建了潜在产出测量模型,应用于城市环境绩效水平测量;并引入共同前沿曼奎斯特—伦伯格指数,构建动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数,从而实现对城市环境绩效的动态分析和成因分解。以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高环境绩效城市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城市环境绩效差异主要由能源消费方式带来,对动态环境绩效改善贡献最大的因素是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效率对环境绩效改善的贡献尚不明显等结论。并提出了不同城市应当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以实现高环境绩效,着重推进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发挥技术进步在环境绩效改善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深化改革的环境红利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安国  马睿娟  王美艳  杨开忠  
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在不完全竞争框架内用技术创新、递增报酬、运输成本以及这些因素的消长解释区域发展差异。我们针对2014年中国270个地级城市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的经济计量研究表明:(1)城市劳动产出弹性与城市技术水平或创新能力正向关联;(2)资本产出弹性与人口密度正向关联,与运输成本负向关联;(3)270个地级城市中有267个城市的规模弹性值大于1,表明中国城市和区域非农产业经济活动具有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4)中国城市和区域非农产业经济活动的规模报酬依东、中、东北和西部顺序梯度递减,这为杨开忠(2001)解释中国四大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涓  刘丰  王维国  
本文放宽规模报酬不变和决策单元技术相似性的假定,构建非径向区域潜在产出测量模型,深入探讨环境绩效的测量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分解,并结合共同前沿ML指数测算环境绩效的动态变化,考察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低能耗低排放区域的环境绩效均值最高,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有利于该区域环境绩效的提高;高能耗高排放区域及中能耗中排放区域环境绩效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观测期间内,我国大部分省份要素配置效率得到改善,环境技术有所进步。尽管低能耗低排放区域环境技术进步显著,但由于高能耗高排放区域及中能耗中排放区域技术缺口较之相对扩大,使得我国环境绩效均值总体呈现负增长。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胜会  李红锦  
笔者研究了我国地区要素集聚以及由此导致的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通过计算各省就业密度和就业集中度指数发现,在我国的确存在地区劳动力集聚的情况。通过计算各地区的劳均资本存量的绝对差距指数和相对差距指数以及运用马尔可夫转换矩阵的分析,发现我国资本存量在省际间具有明显的两极化趋势。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算的结果发现不同地区要素集聚的规模弹性效应差异很大,并且中、西部地区的规模弹性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于东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已经出现要素集聚过度的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陈武  
为了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续不断的环境治理投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环境治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文章使用199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修正的环境绩效模型同时估计了经济产出和污染存在下的地区环境绩效(即环境TFP)指数,并分析了地区环境绩效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能够同时处理面板数据存在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的FGLS方法,研究了环境治理技术和治理投资对污染控制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不仅环境治理技术对环境治理起着积极作用,而且治理投资也产生了递增的规模报酬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振智  王晨辉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而全域统筹是沿海城市进行城乡统筹、陆海统筹所形成的一种指导区域发展的创新思维。文章立足沿海城市这一极具截面特征的城市类型,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结合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遴选,提出了沿海城市环境绩效评价的应用思路及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典运  栾胜基  
城市环境展望是对城市未来环境保护发展模式的评估和选择。首先论述了"参与式的程序"和"结构化的评价方法"是整合环境评价的本质内涵,然后以深圳市为典型案例,提出了一套城市整合环境评价工具包,包括组织策略集、本地化指标集、情景分析故事集、系统动力学模型集等模块,以期展望深圳未来城市环境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整合环境评价方法适用于城市环境展望的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制订城市未来的优化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恒全  王旭华  谢丹  
城市水环境治理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整体,本文根据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特点和要求,选取影响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构建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绩效进行评价,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提供了可量化的科学评价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光彬  张  
在对管理报酬、公司规模与绩效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性回顾的基础上,综述了该领域主要研究成果,重点考察了经验研究方法论,并从经济学含义与计量模型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管理报酬与公司规模的"统一弹性假说"的存在,但报酬绩效敏感性随不同国家、行业、阶段而异,通过横截面数据估计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晓艳  鲁红英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取PM2.5、PM10、SO2、NO2、O3和CO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和权重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北京市的五个区域(城六区、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2013年10月23-29日期间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期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次是PM10、NO2、O3和CO,最后是SO2。空气质量评价结果由好到坏的顺序为:西北部、东北部、城六区、东南部、西南部。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从而为改善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伟  王修来  张丽丽  
文章研究了科研组织在资源稀缺时所采取的合作与非合作两种策略下收益与费用(成本)的差异,结论显示:合作对于科研组织来说是个"优"策略,在合作策略下科研组织基于规模报酬递增,能获得不断增长的技术发展程度,合作费用也会随着合作程度的加深而减少,非合作策略下却无法获得这些优势。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在推进科研资源整合、促进科研组织合作时存在的限制性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斌  曹娜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建立城市功能空间紧凑度模型来从城市功能的角度评价中国35个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并以此来探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内部结构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绩效的几个主要因素,规模合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形态的环境绩效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丹  
为有效地评价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文章构建了一个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一级指标分为总体情况、自然情况、人文情况和治理情况等4项,第二级指标分为29项。实证结论显示,黑龙江省的12个主要城市中,6个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较好"水平,6个城市处于"一般"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  
本文在分析各种逃税规模测算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合中国增值税实际情况的逃税规模测算方法,并对1995-2003年期间的增值税逃税规模进行了实际测算。在保守估测下,测算结果和分析表明,我国增值税的逃税率在经历了实施初期近37%的高峰后,从1998年开始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到2003年达到了12%左右的水平,管理绩效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与欧盟大部分国家的增值税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浩  
~~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